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马尔萨斯到火星(极速变化时代的工作投资指南)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丹)陈家舟//拉斯·特维德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1798年,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曾预测,世界上的粮食将很快被耗尽,因为呈线性增长的粮食生产已无法养活呈指数级增长的人口。快进200年,世界人口增长了近10倍,我们离移民火星更近了,而食物不仅没有被耗尽,反而越来越丰盛。
是创新创造了这一奇迹——由大规模数字化和指数级增长的技术融合驱动的创新。在《从马尔萨斯到火星》中,两位作者尼科莱·陈·尼尔森和拉斯·特维德基于自己多年的研究与商业实践,从创新力的角度为我们勾勒了正在加速变化的未来生活,并从抗衰老、密集型农业、机器人、新能源解决方案到快速、动态和灵活的组织管理策略等方面,对即将到来的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做出了具体的预测。
我们也将从“世界是如何演变的”这一核心问题出发,通过探索推动每一种变化发生的潜在力量,理解这些变化在过去是如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从而更好地抓住剧变时代的历史性机遇。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极速变化中的世界
第一章 一成不变的终结
第二章 如何跳脱马尔萨斯陷阱
第三章 “蓝色香蕉地带”与创新的5个C
第四章 创新促进因素
第五章 未来的指数趋势
第六章 富足之路
第七章 编写生命代码
第八章 IT的力量
第九章 从婴儿潮一代到Z世代
第十章 微观市场看得见的手
第十一章 灵活多变的未来工作
第十二章 关于未来的25种关键趋势
第二部分 另一种未来视角
第十三章 应对涂尔干
第十四章 敏捷导航
第十五章 清晰思考
第十六章 学会学习
第十七章 更大的抱负
第十八章 把前面的点串起来
第十九章 1年提高37倍
第二十章 要橡胶球,不要玻璃球
第三部分 未来的领导者 转变与决策
第二十一章 为什么要完成10种转变?
第二十二章 明确价值立场
第二十三章 确定方向,而不是确定终点
第二十四章 为一人细分市场提供按需体验
第二十五章 激活构架
第二十六章 管理的本质
第二十七章 技术为先
第二十八章 保持组织活力
第二十九章 关于学习过程
第三十章 从管理人才到支持人才
第三十一章 马斯洛在行动
结论
致谢
导语
从投资人的视角,通过对历史进程中人类面临的每一次危机与转机的量化分析,帮助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趋势、波动和周期,用理性思考与回应当下的各种不确定性,为迷茫中的组织与个人带去启示。
结合当下最新的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用故事与案例串联起一个由大规模数字化和技术融合驱动的未来世界全景图,以科幻小说般的全新讲述方式,对当前的前沿技术、产业布局做了一次全面科普。
通过剖析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推动变化发生的每一种潜在力量,揭示这些变化在过去是如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以及我们该如何识别这种变化和抓住这种机遇,为每一个渴望改变的创新者提供具体的行动建议。
精彩页
无论从何说起,我们终究绕不开一个问题:为什么创新的爆发最早发生在西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先看看绝大多数创新活动发生在西欧的哪些地方:它们大多发生在一条狭长地带。它有时也被人们称为“蓝色香蕉”地带(Blue Banana)。
“蓝色香蕉”包括很多现代城市,例如米兰、苏黎世、慕尼黑、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和伦敦等等。如今谈到蓝色香蕉时,人们有时也会把巴黎、佛罗伦萨和布拉格也包括在内。无论是哪种情况,这根巨大香蕉覆盖的始终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一片区域。它之所以成为创新的沃土,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在于,平均而言,这片区域为公民提供的富足和繁荣程度远大于全球任何其他区域,包括欧洲其他地区在内。也就是说,“蓝色香蕉”是一片繁荣富强的膏腴之地。
“蓝色香蕉”之所以独享繁华,最关键的两个原因是知识的传播和创造力的扩散。事实上,这里也是15世纪欧洲最早开始印制书籍的地方4。
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结果?这个创新核心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0.1%和全球人口的1%左右。
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在2,750年的漫长历史里,全球1%的人口(他们居住的土地面积仅为全球陆地面积的0.1%)居然贡献了创新成就的半壁江山!不仅如此,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全球其余的创新几乎都产生于欧洲其他地区,而这些地区总共不过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而已。这意味着,全世界其余99%的人口仅仅完成了人类创新总量的2.5%。因此,想要理解马尔萨斯经济的突围之道,看懂自发创新的喷涌,我们就必须把目光聚焦在这个地区,研究它在1450年之前——包括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欧洲核心区域的创新是由一件事触发的——它就是印刷术的引进。实际上,这项技术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它在那里并没有发挥最大的优势,因为中国使用形体各异、数以千计的方块字,这让印刷工艺变得极为繁复。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439年,古腾堡(Gutenberg)在德国推出了活字印刷术,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主要因为欧洲使用字母文字,所需字符少得多。这使得欧洲的语言更接近数字化。
从这里开始,我们把类似古腾堡印刷术的技术称为“10倍技术”(10x technology)。它指的是一项技术在解决问题时比它替代的旧技术好出10倍左右。在古腾堡之前,一本手抄版《圣经》价值大约300弗洛林(Florins)。到了1454年,古腾堡销售的《圣经》只要30弗洛林一本。这意味着10倍的进步。不仅如此,短短29年之后,也就是(欧洲)引入印刷术的44年之后,Ripoli出版社的书籍售价已经低到了手抄版本售价的1/500。5这意味着书籍印刷已经不再是一项10倍技术。它在44年里发展为一项500倍技术,相当于成本效益大约每5.5年翻一番。
当一项技术实现10倍跃进(更不用说500倍跃进)时,它会走进更广大的人群,打破极少数人的专享。欧洲的书籍生产就是这样。它从14世纪的280万册迅速提高到18世纪的10亿册——大约360倍的增长6。
这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力量,帮助他们减少了对他人的依赖。也就是说,印刷术让人们有能力独立获取信息,不再需要依赖教会或者政府。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它也许是世界上重要的“去媒介化”事件。“去媒介化”(disintermediation,又作“脱媒”)就是对中间媒介的摆脱,它是10倍技术的常见结果。
它也是10倍技术第三种常见结果的绝佳例证:这些技术通常把市场机制逐渐从供方推动(即主动将产品推向顾客)变为需方拉动(即顾客个体的活动自动决定了向其推销或为其提供的产品内容)。在印刷术诞生之前,信息是由教士和国王推向大众的;这项创新诞生之后,民众开始越来越多地决定自己该读哪些书籍和宣传品。如此一来,信息就成了一种武器,人们用它来对抗权力中心。顺便提一句,类似的现象同样发生在互联网上。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基于Web的拉动模式正在逐步取代原本的推动模式。
10倍及以上技术,例如印刷术和后来的互联网,往往还会产生广泛的级联效应,影响其他技术,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群组织。在欧洲,印刷术产生的一大组织效应是新教信仰的出现。我们先前提到过这一点。1517年,这场运动兴起于“蓝色香蕉”地带,包括维腾贝格(Wittenberg)和萨克森选侯国(Kurfürstentum Sachsen,现属德国)在内。教士、神学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正是在这里完成了他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并把它钉在了维腾贝格诸圣堂(All Saints’ Church)的大门上。
当时,天主教会是很多国家里最大的地主,从土地和其他来源获得巨额收入,包括出卖所谓“赎罪券”(indulgences)的行为。据说这种赎罪券可以减轻信徒及其家人的地狱之苦。路德和他的新教徒们针锋相对地反对赎罪券以及天主教会的种种做法。新教教义认为,人们用不着通过牧师来找到亲近上帝的路,相反地,人们应当对自己负责:独立地阅读《圣经》、陶冶自身道德情操、找到自我救赎的道路。这种去中心化的道路让新教分解成了数百个分支派别,而天主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20: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