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当我们或徒步,或乘小汽车、公共汽车、火车环游城市时,我们就会被视觉设计以及标识对象所包围,它们不仅指明了方向,还告诉我们身处何地,比如道路标记、道路设施、公共花园,以及像雕塑、钟楼、屏幕和横幅等一些其他的“图形对象”。 罗伯特·哈兰德的创新研究引入了城市图形对象的概念,并为将视觉设计理解为空间实践提供了一个关键框架。他的分析引用了广博的案例,包括东京的新宿区、旧金山的吉尔德利广场、纽约的剧院区和时代广场以及威斯敏斯特市的街道铭牌,据此论述了图案和装饰等形式元素,以及类型学、象征主义和符号学等理论概念。 作者简介 罗伯特·哈兰德是英国拉夫堡大学视觉传达专业的讲师。在开始其学术生涯之前,罗伯特在伦敦的一家专业设计机构工作了十五年。他拥有诺丁汉大学的建筑学博士学位,是《传媒设计》(Communication Design)杂志的编委会成员。 目录 前言 致谢 1 引言 每天都在发生的 本书是写给谁的 起源、偏见和方法 本书所不包括的 章概述 2 论据 简介 一系列城市对象 部分城市系统的研究 艺术与设计的观点 寻找观点 视觉设计的立场 以视觉设计的名义 视觉设计作为空间实践 超越视觉设计 总结 3 历史 简介 城市图形对象 什么是城市(设计)? 视觉设计的城市历史 罗马图拉真纪功柱 约翰斯顿的”地铁”字体 新兴的“环境信息系统” 总结 4 意向性 简介 城市图形类比 城市形象及其“图形”元素 与符号和比例相关的问题 关于中观分析 东京新宿区 伦敦威斯敏斯特市街道铭牌 总结 5 模式 简介 视觉维度 形式和文脉 对象模式 道路交叉口(斑马线) 装饰(作为统一) 总结 6 表象 简介 从排版到类型学 符号学标志 作为符号再现体的对象 图形对象的功能 旧金山吉拉德利广场(1962-1967,1982-1984) 法国上塞纳省拉德芳斯(1958至今) 纽约剧院区和时代广场(1967-1974) 改变生计的象征性资源 总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序言 营造视觉传达环境的要 求是什么?城市区域的功能 如何通过视觉形象实现?为 什么理解构建城市环境的专 业人士如此稀缺?本书通过 将视觉设计作为城市设计的 视角探讨了这些问题。 本书通过查阅视觉设计 史学家、城市理论家和符号 学家等学者的理论方法以及 一些历史资料,揭示了关于 本书话题中跨学科交流的困 难性。在概述了基础论据和 基础立论之后,笔者通过四 个关键途径来分析:历史、 可成像性、模式和表象。其 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得到了 笔者在过去十年累积的摄影 作品集中的经验性案例研究 的支持。 通过将视觉设计视角叠 加到城市设计分析的既定单 元,以及其他相对不太正式 的环境中,《城市环境中的 视觉设计》着眼于视觉设计 作为城市设计的某一个层面 上的设计方式,从而对城市 设计的工作有所贡献。 这本书不仅填补了视觉 传达和城市发展之间相关思 考的空缺,还将关于类型设 计的小问题和对城市设计大 的期许通过“字体-版式-视 觉-城市”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供 了“微观-中观-宏观”的城市 设计框架。 书中提出的理念得到了 许多人的支持和鼓励,尤其 是文中所提到的许多学者, 我将在致谢里对这些曾经给 予过我帮助的人致以最真诚 的感谢。 罗伯特·哈兰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