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等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在这里,你将见识到一个奇妙而神秘的昆虫世界。你将看到圣甲虫那极具科学性的育婴室,争相照料幼虫的蜣螂父母,小身材却有大智慧的红蚂蚁令人惊叹的探路巡回技能,你还会目睹大块头蝗虫惊心动魄的蜕皮过程…… 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作者简介 让-亨利·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科普作家。生于贫困农家,依靠自学取得业士、双学士和博士学位。从教中学二十年,业余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发表了非常出色的论文,出版有多种科普著作。1879年起陆续出版了十卷本《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目录 上册 我的荒石园 憨厚得让人操碎心的隧蜂一家 昆虫界的奶爸典范——西绪福斯蜷螂 拥有细腻母爱本能的圣甲虫 让你意想不到的高级净化器——苍蝇 喜欢歌唱的夏日精灵——蝉 冷面剪刀手——螳螂 身披刺棘铠甲的战士——蝗虫 欧洲最大的蝴蝶——大孔雀蝶 下册 地下王国的统治者——蚂蚁 让你读不准它名字的象态橡栗象 你的日常好邻居——蜘蛛 大铁嘴伐木工——天牛 给黑夜点亮小灯笼的萤火虫 田园的诗意演奏家——螺蜂 喜欢把孩子都背在身上的朗格多克蝎 昆虫们的迷惑行为大赏 序言 走进普罗旺斯的昆虫世 界——《昆虫记》 全国优秀辅导员 戴荔 提起普罗旺斯我们脑中 总能浮现这样的场景:清晨 ,听着风吹麦浪的声音起床 ,去感受这片土地最原始的 气息,去感受薰衣草的芬芳 。在这里,总有你想不到的 惊喜。1823年在这里出生 了一个孩子,从小喜欢“细 心地设置下陷阱,然后每天 不断地观察并记录所获得的 结果”。于是,我们就在他 的“钟情宝地”看到了昆虫世 界的普罗旺斯,这就是《昆 虫记》。 有人说他是“荷马”,有 人说他是“维吉尔”,而他的 名字叫做“让-亨利·卡西米 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这位法国 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 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 界的维吉尔”。这种赞誉在 我看来一点不夸张,根据维 基百科的资料,1879年56 岁的法布尔开始创作,历时 28年最终完成了这部关于昆 虫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被誉为“昆虫学的百科全 书”。 我们所嫌弃的“空姐”苍 蝇,在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它竟然是意想不到的高级净 化器,而它的大家族还有喜 欢在野外流浪的肉灰蝇,以 及叉叶绿蝇、食尸绿蝇和居 佩绿蝇等。 我们熟知的能“上网和编 程”的蜘蛛种类繁多,“横行 霸道的蟹蛛”“喜欢住地下堡 垒的黑腹舞蛛”“喜欢住在光 秃秃荒野的迷宫蛛”…… 还有欧洲最大的蝴蝶大 孔雀蝶,食“夫”的昆虫新娘 ,憨厚得让人操碎心的隧蜂 …… 法布尔说“经过四十年的 艰苦努力、顽强奋斗,我最 终获得那块宝地”。他孜孜 不倦地在那“美丽迷人的伊 甸园”里观察着、记录着, 向我们一点点展示出奇妙的 昆虫世界。 “这个暄腾溜圆的大面包 是我这个一家之长动手制成 的,是我为儿女们准备的… …”喧腾溜圆的大面包,你 是不是立刻会对这一美食的 外形充满幻想? “即使在平地上赶车,也 并非易事。只要途中偶然遇 到一颗石头子儿,货物就会 被颠得倾斜,随即车辕翻转 ,六脚朝天,一阵踢蹬。夫 妻二人并不气馁,立即爬起 ,各就各位,又开始赶起车 来,而且仍旧那么开心、那 么快活。”这是艰巨又快活 的家庭劳动教育吗? 不,往下看你就会笑翻 肚皮。 “它们心里甚至在想,越 这么摔越好,粪球这么摔来 掷去,反而更加瓷实,何乐 而不为?这种热情高涨、推 拉拖拽式的运输一连持续了 好几个小时。” 是的,辛勤劳作的成果“ 大面包”出自伟大的母亲, 以及细心呵护它的父亲—— 西绪福斯蜣螂,也是昆虫界 的奶爸典范,但俗称为“屎 壳郎”的物种。 这套书,不仅有法布尔 用迷人的语言向我们诉说有 趣的昆虫,精美的插画图案 更是一场视觉盛宴,通过色 彩和图案构成的视觉形象进 一步展现昆虫世界,让读者 “看画儿就能明白故事”,从 视觉途径解读各种昆虫的生 活习性、繁殖方式、食性等 ,还有昆虫们的迷惑行为、 装死行为、“自杀”行为…… 让人一旦捧读便有种一气呵 成的欲罢不能。 法布尔创作《昆虫记》 的时代,正值法国处于工业 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他 在书中通过对昆中的观察和 描写,更表达了对生态环境 的关切和对自然界的热爱所 以,《昆虫记》也被认为是 极具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 著作对现代生物学、生态学 、环境科学等领域都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书 中细腻的文字感受到作者对 自然的敬畏之情。这种情感 的传递,无疑助力了作品对 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再加之美绘版天然契合孩 子的需要,与其思维形式相 一致,利于孩子的情感体验 ,让孩子成为主动的阅读者 。 让我们跟随法布尔,一 起搭乘通往普罗旺斯的列车 ,在鸟鸣虫叫中倾听大自然 的天籁,尽情享受,走近昆 虫的世界吧。 导语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传世杰作,跨越文学与科学的史诗巨著! 本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先后被翻译成六十多种语言,出版一百余年来长销不衰。 鲁迅先生早在“五四”以前就提到过《昆虫记》这本书。昆虫记已被列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指定推荐必读书目。 书评(媒体评论) 《昆虫记》不愧为“昆虫 的史诗”,法布尔不愧为“昆 虫界的荷马”。 ——雨果 法布尔的书中所讲的是 昆虫的生活,但我们读了却 觉得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 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他 以人性观照虫性,并以虫性 反观社会人生。 ——周作人 打开这本书的时候,第 一次,我忘了这个世界。 ——顾城 这套书,不仅有法布尔 用迷人的语言向我们诉说有 趣的昆虫,精美的插画图案 更是一场视觉盛宴,通过色 彩和图案构成的视觉形象进 一步展现昆虫世界,让读者 “看画儿就能明白故事”,从 视觉途径解读各种昆虫的生 活习性、繁殖方式、食性等 ,还有昆虫们的迷惑行为、 装死行为、“自杀”行为…… 让人一旦捧读便有种一气呵 成的欲罢不能。 ——全国优秀辅导员 戴 荔 精彩页 那儿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不算太大,却是我的“钟情宝地“。一圈儿围墙把那块地与公路上的熙来攘往、喧闹沸腾隔绝开来,虽说是偏僻荒芜的不毛之地,无人问津,又遭烈日的暴晒,却是刺茎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所喜爱的地方。正因无人问津,我便可以在那里不受过往行人的打扰,一心一意地对砂泥蜂和石泥蜂等进行艰难的探索。这种探索难度极大,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完成。在那里我无须分心、劳神东寻西觅,无须耗费时间、慌忙地赶来赶去,我只消周密地安排好自己的计划,细心地设置下陷阱,然后,每天不断地观察并记录所获得的结果。是的,一块“钟情宝地”,这就是我的夙愿、我的梦想,这就是我一直苦苦追求但每每难以实现的一个梦想。 在这儿大量存在着而又无须我去亲手侍弄的,是那些最初随着风吹的土粒裹挟而来,而后又长年积存繁衍下来的植物。最主要的是犬齿草,那是一种令人十分讨厌的禾本植物,三年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都没能让它们灭绝,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数量上占第二位的是矢车菊,全都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浑身长满了刺,各种各样的矢车菊相互交织,彼此纠缠,乱糟糟地簇拥在一起。其中可见一种菊科植物好像枝形大烛台般支棱着,凶相毕露,被称为西班牙刺棒,其枝权末梢长着很大的橘红色花朵,如同火焰一般,而其刺茎硬如铁钉。当然了,还有刺茎菊科植物:首先必须提到的是恶蓟,浑身带刺,致使采集者无从下手;其次是披针蓟,阔叶,叶片顶部长着梭镖状的硬尖;最后是越长颜色越黑的染黑蓟,这种植物缩成一团,状如插满针刺的玫瑰花结。如果想要在这杂乱的荆棘丛中观察膜翅目昆虫采蜜,就得穿上半高筒长靴,否则腿肚子就会被划得满是血丝,又痒又疼。这就是我意欲从此永远与我的昆虫亲密无间地生活的宝地——美丽迷人的伊甸园;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从开始拥有这片园子时,它就是这样的一座荒石园。经过四十年的艰苦努力、顽强奋斗,我最终获得了这块宝地。 我称它为美丽迷人的伊甸园,还是恰如其分的。这块没人看得上的荒地,可能没一个人会往上面撒一把萝卜籽儿,但是,对于膜翅目昆虫来说,它可是个天堂。我以前在野外捕捉昆虫时,从未遇到过任何一个地方像荒石园这样聚集着如此多的昆虫,可以说,各种各样的膜翅目昆虫全都聚集到这里了。它们当中,有专以捕食活物为生的“捕猎者”,有用湿土造房的“筑窝者”,有梳理绒絮的“整理工”,有在花叶和花蕾中修剪材料备用的“备料工”,有以碎纸片建造纸板屋的“建筑师”,有搅拌泥土的“泥瓦工”,有为木头钻眼的“木工”,有在地下挖掘坑道的“矿工”,有加工羊肠薄膜的“技工”……还有不少做其他什么活儿的,我也记不清了。我曾经把我新发现的昆虫呈送给波尔多的昆虫学家佩雷斯教授,他问我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捕捉方法,怎么会捕捉到这么多稀罕的昆虫新品种。我并不是什么捕捉昆虫的专家学者,更不是一心一意地寻找昆虫、捕捉昆虫、制作标本的专家学者,我只是一位对研究昆虫的生活习性颇感兴趣的昆虫学爱好者。我所有的昆虫,都是我在长着茂密的蓟类植物和矢车菊的草地上捕捉到并精心喂养的。 值得观察研究的对象实在太多太多了,这里提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这座荒石园,人去楼空,房屋闲置,地也荒芜了。这座没有人住的荒石园便成了动物的天堂,没有人会伤害它们,它们也就占据了这儿的各个角落。黄莺在丁香树丛中筑巢搭窝;翠鸟在柏树那繁茂的枝叶间落户安家;麻雀把碎布头和稻草麦秆衔到屋瓦下;南方的金丝雀们在梧桐树梢搭建的还不足半个黄杏大的小安乐窝里呜叫;红角鸦习惯了这儿的环境,晚间飞来唱它那单调的歌曲,声似笛音;被人称为“雅典娜鸟”的猫头鹰也飞临此地,发出刺耳的咕咕声。这座废弃的屋子前有一个大池塘,向村子里输送泉水的渡槽,顺带着也把清清的流水送到了这个大池塘里。在动物发情的季节里,两栖动物便从方圆一公里处往池塘边爬来。灯芯草蟾蜍——有的个头儿大如盘子——背上披着窄小细长的黄绶带,在池塘里幽会、沐浴。日暮黄昏时,“助产士”雄蟾蜍的后腿上挂着一串胡椒粒似的雌蟾蜍的卵袋。这位宽厚、满怀温隋的父亲带着它珍贵的卵袋从远方蹦跳而来,把这卵袋没人池塘中,然后它躲到一块石板下面,发出铃铛般的声响。成群的雨蛙躲在树丛间,此时此刻不想哇哇乱叫,而是以优美动人的姿势跳水嬉戏。5月里,夜幕降临之后,这个大池塘就变成了一个大乐池,各种鸣声交织,震耳欲聋,以至于你若是在吃饭,就甭想在饭桌上交谈,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成眠。为了让园内保持安静,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不然怎么办?想睡而又被吵得无法入睡的人,心当然会变硬的。 这儿的昆虫确实又多又全,而我所见到的只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如果我能与它们交谈的话,我就会忘掉孤苦寂寥,变得兴致勃勃。这些昆虫,有的是我的新朋,有的则是我的旧友,它们全都在我这里,挤在这方小天地之中,忙着捕食、采蜜、筑巢搭窝。若是想要改变一下观察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