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问(桑塔格短篇小说集)(精)/苏珊·桑塔格全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苏珊·桑塔格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心问:桑塔格短篇小说集》由原《我,及其他》增补而成。本书收录的这11篇短篇中,每一篇都是一场寻求智慧的激烈战斗——在经历了某种打击之后的总结报告会。这些短篇是最为贴近作者内心的作品。
作者简介
苏珊·桑塔格(1933—2004),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先后求学于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著名学府,长期为《党派评论》、《纽约客》等重要刊物撰稿,主要作品包括随笔文集《反对阐释》、《论摄影》、《疾病的隐喻》等,以及小说《恩主》、《火山情人》、《在美国》等;此外,桑塔格还积极介入各类社会事件,发挥作为独立知识分子的巨大影响力,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
目录
前言
朝圣
中国旅行计划
美国魂
书信场景
假人
没有向导的旅行
旧怨重提
宝贝
杰基尔医生
心问
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
序言
短篇小说对于苏珊·桑
塔格而言并不是一种习以
为常的创作形式。她只有
在心中涌起某种无法用其
他方式满足的表达需求时
,才会转而采用这一文体
。在本书收录的这11篇短
篇中,每一篇都是一场寻
求智慧的激烈战斗——在
经历了某种打击之后的总
结报告会(debriefing)
。读完这些短篇后——尤
其是最为私密的那几篇,
读者就能够理解个中原委
了。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
安东·契诃夫曾经谈到过
他自己的“自传恐惧症”,
对此桑塔格也深有同感。
在诸如《中国旅行计划》
、《心问》、《没有向导
的旅行》等名篇中,她巧
妙地克服了自己天生的内
敛与沉默。这些短篇所移
开的心头重石——父亲的
死;朋友的自杀;绝症的
阴影——使得它们迥异于
她那些创作数量更大、创
作频率更高的散文。虽说
后者永远会更加出名,但
这些短篇却是近距离了解
桑塔格的不二法门。她曾
经对一位采访者说过,虽
说客厅很适合散文,但短
篇小说却必须在卧室中写
。这一外层与内层密室的
差别似乎是理解本书内容
的一个绝好途径。这些短
篇是最为贴近她内心的作
品。
一些评论家说,桑塔
格的短篇小说倒不如叫“
私人散文”更合适。这种
说法不得要领。桑塔格将
散文看作是理解她的思想
,打定主意的竞技场。对
比之下,她的短篇却是源
于另一种需求:保持悬而
未决的状态,紧抓住矛盾
不放,同时却又让这团乱
麻结出果实。“我会欣然
同意保持沉默,”她在《
中国旅行计划》中写道。
“不过,哎,那样我就未
必能知晓了解什么……可
以证明我的无知。”她的
语言有时近乎格言体,譬
如在《宝贝》或《美国魂
》中;有时哀婉悲鸣,譬
如在《没有向导的旅行》
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
》中,还有在《中国旅行
计划》中;但自始至终都
简洁、清新、凝练。“我
是西西弗斯,”她在《心
问》中写道。“我紧紧托
住我的石头……没有什么
能把我从这块石头上扯开
。”渴望一种在散文中无
法达到的不确定性,桑塔
格时不时地就会求助于另
一种文体——具有无限柔
韧性与可塑性的短篇小说
,它所要求的仅仅是锲而
不舍的坚持,而无需在任
何事情上打定主意。
本书收录的作品采自
《党派评论》、《时尚芭
莎》、《美国评论》、《
花花公子》与《纽约客》
。这是首次将它们以全文
结集成册。我猜想,新一
代的读者——他们比前辈
们更少纠结于体裁问题—
—会发现这些作品一丁点
也不过时。一如既往,桑
塔格总是领先于时代一步

(宋佥译)
导语
“大西洋两岸批评家”、“美国公众的良心”苏珊·桑塔格所有作品的总汇编,全布面典雅精装。
本书是桑塔格的著名创作之一,收入的短篇代表了她的几个重要主题,并且互相关照,可以串在一起阅读。
从桑塔格的文字里,去体会在这个八面来风的大时代,在道德、良知、知识与艺术不断失声,甚至遭到否定的现实当中,桑塔格对艺术的执著和热爱、对真的探索和追问。
精彩页
朝圣
围绕着我和他会见的一切都蒙有一层让人羞愧难当的色彩。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我十四岁。我的心里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烈的憧憬,不耐烦地等待着它的到来。在服满了漫长的童年的刑期之后,我将会被释放出来,踏上现实生活的旅途。
结束几乎就在眼前。我已进入少年时代,我要在十五岁念完高中,然后,再然后……一切都会揭晓。与此同时,我在等待,在计算着时间(还是十四岁)。我们家不久前从亚利桑那州南部的沙漠地区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南部的海岸边。这是一个新环境,有新的消遣的机会,我对此表示欢迎。一九四五年,我那到处漂泊的寡妇母亲再次结婚,嫁给了一个英俊的陆军航空队的王牌飞行员。他的胸前挂满了勋章,身体里还留有炮弹的碎片,被送到这沙漠地区来住一年的医院(他在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五天后被击落),在这里他把她击落了。第二年,我们这个重组的家庭的一家人——母亲,继父,小妹妹,小狗,从过去的日子里留下来的名义上领取工资的爱尔兰保姆,加上总是和大家格格不入的我——搬出了我们在图森市郊的一条泥路边的灰泥粉刷的平房(桑塔格上尉就是在这里加入我们家的),搬进了圣费尔南多谷的一座小房子里。小房子有舒适的百叶窗,周围是蔷薇花丛篱笆,门口还有三棵白桦树。在这里,为了重现家庭生活和我那难以让人信服的剩余的童年,我通常假装安静地坐着。我的继父虽然已经退役但仍然精力充沛,每到周末,他常常把牛里脊肉和涂了黄油的玉米用锡箔紧紧地包好,让我们在天井里烤来吃。我吃呀,吃呀,看着我郁郁寡欢,瘦骨伶仃的母亲拨弄着盘子里的食物,我怎么能不吃呢?继父的精力充沛得可怕,而母亲的神情却冷漠得吓人。他们没法开始玩家庭了——太晚了!我跑到了一边,虽然我看上去还是那长着一张婴儿脸,发育过度,正在大嚼着第四个玉米穗的女儿,其实我已经走了。童年就只剩下这么一点点了。直至战争结束(这是战争时期的惯用语,它第一次给了我一种示范,可以为了有利于更美好的将来而以居高临下的方式看待目前),直至战争结束,你都可以显得喜欢他们的娱乐活动,避免冲突,狼吞虎咽地吃东西。其实我是害怕冲突,我也实在是饿坏了。
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生活在贫民区的人。我的任务就是躲开那些胡说八道的傻话(我觉得我都快被傻话淹没了)——同学和老师所说的快活的空话,还有在家里听到的庸俗不堪的废话。每周一次的戏剧表演全是陈腐不堪的插科打诨,那些甜甜蜜蜜的上榜流行歌曲,棒球比赛和职业拳击赛的歇斯底里的解说,收音机的喧闹声在每天晚上和星期六、星期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在客厅里回荡,那简直是一种无休止的折磨。我磨牙,我绞头发,我咬指甲,我很有礼貌。城市郊区孩子的童年里充满了各种新的,部落式的乐趣,这些乐趣对孩子是很大的诱惑,它们很快就吞噬了我的妹妹。虽然我抵御住了这种诱惑,但我也不是一个不合群的人,因为我认为我自己的面容是亲切友好的。(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女孩子。)我弄不清别的人怎么看我,因为在我看来,别的人都令人惊异地什么也没看见,也没有一点儿好奇心。而我却什么东西都想学。这是我和我至今所遇到的每一个人的令人气恼的差异。我确信在别的地方一定有许多和我一样的人,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有什么人能够阻止我。
我没有觉得郁闷或恼怒,并不是因为我认为抱怨毫无用处,而是因为我的性格的一面是不满,那在我的整个童年时代都让我感到的不满,而与此相对的另外一面则是快活。我不能将这种快活分给别人,因此它在稳步地越积越多,自从这次搬家以后我常常在快到夜里的时候感到一阵阵的欣喜。在这之前我们搬过八次家,不管我们是住在独立的房子里还是住在公寓里,我从来都没有过自己的房间。而现在,我有了,而且还不是在我的要求下才有的。我有了自己的门,我可以在被送进房间并关灯以后打着手电筒读几个小时的书,不是藏在被子里读,而是在被子外面读。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