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被尊为“亚圣”。《孟子》是儒家和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基本经典之一,其中的仁政思想和人格修养学说在儒学发展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书是国际儒学联合会编辑出版的“儒学经典初级读本系列”中的一本,书中采取选编形式,摘编各书主要内容,按专题编排,对所选原文,除以现代汉语说明大意,作简要注释和讲解之外,并作英译。本书书后附有《孟子》原文繁体字全文。 目录 本书前言 一、人性善 (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二)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三)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四)仁义礼智根于心 (五)尽心、知性、知天 二、居仁由义 (一)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 (二)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三)亲亲、仁民、爱物 (四)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五)先义后利 (六)舍生取义 三、修身 (一)修其身而天下平 (二)人皆可以为尧舜 (三)求其放心 (四)明善诚身,反求诸已 (五)先立其大 (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七)耻之于人大矣 (八)过则改之 (九)恭者不侮人 (十)明人伦 四、养浩然之气 (一)志,气之帅也 (二)养浩然之气 (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五、民贵君轻 (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二)得民心者得天下 六、君臣有义 七、仁政 (一)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二)使黎民不饥不寒 (三)取民有制 (四)不违农时 (五)谨庠序之教 (六)与民同乐 (七)尊贤使能 附录 《孟子》全文 序言 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 化迅速发展的推动下,人类 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变革与发 展的时代,人们不断遇到新 的问题和挑战。伴随经济全 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人们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 ,相互交往联系空前密切, 为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 、了解和对话创造了前所未 有的便利条件,也为共同解 决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创造 了条件。我们可以期待,一 个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时期正 在到来。 中华文化是人类最古老 的文化之一,并且是古老文 明中唯一延续数千年未曾中 断的一个。在两千多年的历 史进程中,儒学作为中华文 化的主干,不断发展,传播 到全球广大领域,为人类文 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它与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 教并称为当今人类文明中影 响最大的四种文化思潮。在 新的时代,儒学理应为人类 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儒学要世代传承、发展 ,为民族复兴和人类和平、 发展作更大贡献,基础的一 环是经典的学习和传承。国 际儒学联合会的宗旨是研究 儒学思想,继承儒学精华, 发扬儒学优秀精神,以促进 人类之自由、平等、和平、 发展与繁荣。为了普及儒学 思想,便于更多的人,特别 是青少年了解儒学精神,国 际儒学联合会决定编辑出版 “儒学经典初级读本系列”, 主要包括《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四 部经书。为便于研读和理解 ,本系列中《论语》、《孟 子》两部采取选编形式,摘 编各书主要内容,按专题编 排,对所选原文,除以现代 汉语说明大意,作简要注释 和讲解外,并作英译。《大 学》、《中庸》篇幅较短, 体系相对完整,故合成一本 ,不作删减,按原著章次注 解。每部书后均附原书繁体 字全文。 儒学要为人类文明发展 作出更大的贡献,自身也要 在传承中发展。实现传承中 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与世 界各种文化进行平等对话, 汲取其他文化之长。国际儒 联编辑出版儒学经典读本, 并非要求读者只研读儒家经 典,此点亦应说明。 “儒学经典初级读本系列 ”的编著出版,得到了北京 纳通医疗集团总裁赵毅武先 生的慷慨资助,并得到商务 印书馆大力支持,就此一并 深表谢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