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弗罗斯特诗全集》收录美国桂冠诗人、普利策奖获得者弗罗斯特的一生的全部诗作共436首,是国内较完整的弗罗斯特诗作中译本。 弗罗斯特(Robert Lee Frost,1874-1963)是20世纪美国很有影响的一位诗人,也是美国有史以来具有民族性的诗人,是20世纪很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弗罗斯特的诗歌承袭了传统诗歌的形式,他的诗歌从农村生活中汲取题材,与19世纪的诗人有很多共同之处,相比之下,却较少具有现代派气息。他曾赢得4次普利策奖和许多其他的奖励及荣誉,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译者曹明伦具有多年文学翻译经验,译笔优美,忠实原著,获得读者和翻译界的认可与好评。此书将为中国读者系统全面欣赏弗罗斯特提供优质译本。 目录 牧场 上卷 少年的心愿(1913) 进入自我 荒屋 深秋来客 爱情和一道难题 黄昏漫步 星星 害怕风暴 风与窗台上的花 致春风 春日祈祷 采花 红朱兰 等待 在一条山谷里 梦中的痛苦 被人忽视 地利 割草 取水 启示 生存考验 花丛 潘与我们在一起 造物主的笑声 现在请关上窗户吧 在阔叶林中 风暴之歌 十月 我的蝴蝶 不情愿 波士顿以北(1914) 补墙 雇工之死 山 一百条衬衫领 家庭墓地 …… 下卷 序言 如果说20世纪的美国有 一位民族诗人,那他毫无疑 问就是弗罗斯特;如果说在 传统诗歌和现代诗歌的交替 时期有一位“交替性的诗人” ,那他毫无疑问就是弗罗斯 特;如果说有一位既是非凡 的创造者又是普通人的诗人 ,那他就是弗罗斯特;如果 说有一位懂得如何用最少的 语言表达最多的思想和感情 的诗人,那他就是弗罗斯特 。 弗罗斯特(Robert Lee Frost,1874-1963)是20世 纪美国最有影响的一位诗人 ,也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具民 族性的诗人,除“美国诗歌 新时代的领袖”“20世纪美国 最优秀的诗人”“美国诗人中 最纯粹的诗人”和“美国最受 爱戴的严肃诗人”这些美誉 之外,他还享有“新英格兰 的田园诗人”这个称号。他 的诗在美国可谓家喻户晓, 就像中国学童能随口背诵“ 床前明月光”一样,美国学 生也能张口就背“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金色的树林中有两条岔路 )。弗罗斯特的诗歌承袭了 传统诗歌的形式,内容则大 多是新英格兰的自然景物和 风土人情,但其中融入了他 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他的诗 语言朴实,节奏明快,意象 鲜明,言近旨远,读来既是 一种享受,又会让人从中受 到启迪。 一 弗罗斯特于1874年3月26 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 山。他父亲是北方人(新英 格兰人),但在南北战争期 间却不满北方当局而参加了 南部同盟由李将军指挥的北 弗吉尼亚军团(为了纪念这 位南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 军,他后来用“罗伯特·李” 作了儿子弗罗斯特的教名和 中间名),他于1873年结 婚后迁居加州,从事新闻事 业。弗罗斯特的母亲是苏格 兰人,她曾自己写诗,还创 作出版过童话故事《水晶国 》。弗罗斯特从小就喜欢听 母亲讲圣女贞德以及《圣经 》、神话和童话中人物的故 事,喜欢听她朗读莎士比亚 、华兹华斯、丁尼生、司各 特、彭斯、爱伦·坡、爱默 生和朗费罗等人的诗篇。他 是从母亲那里接受的文学启 蒙。1885年,弗罗斯特的 父亲因病去世,他母亲携全 家回到祖籍新英格兰。 少年弗罗斯特的人生经 历非常丰富,他12岁时曾去 鞋店干活,15岁时曾去农场 帮工,17岁时还在一家纺织 厂当过工人。但无论是在静 悄悄的田野还是在机声隆隆 的厂房,他心中似乎都回荡 着朗费罗《我失去的青春》 一诗中那个叠句:少年的心 愿是风的心愿,/青春的遐 想是悠长的遐想。他多年后 写过一首名为《孤独的罢工 者》的诗,诗中那位因迟到 而被关在工厂大门外的少年 就暗自思量,“这工厂固然 非常令人向往……但工厂毕 竟不是神圣的地方”,“他知 道一条需要去走的道路。1 他知道一泓需要去饮的清泉 。/他知道一种需要去探究 的思想。/他知道一种需要 重新开始的爱”正是这少年 的心愿使他后来走上了他在 《未走之路》中选择的另一 条路。 弗罗斯特自幼就热爱诗 歌。在马萨诸塞州劳伦斯中 学上学时他曾在放学回家的 路上一边走一边写诗,结果 没赶上祖母家的晚饭。他15 岁时在《劳伦斯中学校刊》 上发表了第一首诗《伤心之 夜》,19岁在劳伦斯市的《 独立》周刊上正式发表了诗 作《我的蝴蝶:一曲哀歌》 。他母亲为此而感到自豪, 但家中其他人却深感不安。 他祖父对他说:“谁也不能 靠写诗养家糊口,但我还是 给你一年时间。如果你一年 内写不出名堂,就别再写诗 了。”“给我20年吧一20年! ”19岁的弗罗斯特向祖父讨 价还价。不知是命运有意捉 弄,还是他自己本身就是个 天才的预言家,此后他果真 度过了艰苦、忧虑,甚至差 点令他绝望的20年。几乎是 在20年后的同一个月,他才 在英国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 诗集。 …… 本书依据的原著是“美国 经典文学出版公司”编辑并 出版的“美国文库”之一《弗 罗斯特集:诗全集、散文和 戏剧作品》(Frost: Collected Poems,Prose, & Plays)。该书于1995年 问世,笔者于1998年11月 10日与获得“美国文库”中文 版权的辽宁教育出版社签订 “委托翻译合约”,合约规定 “乙方应不迟于2000年3月 31日将全部译文眷清稿交付 甲方”。后经协商延期两月 ,结果笔者历时560天,于 2000年5月22日译毕全书, 于5月27日交稿。因翻译时 间有限,笔者功力不逮,加 之当年的译稿全凭手工书写 ,致使2002年6月出版的拙 译《弗罗斯特集》存在若干 讹误,出版后有读者以不同 的方式陆续提出过批评。但 令人欣慰的是,香港学人马 海甸在拙译出版不久后即在 《香港文汇报》上撰文评说 “曹译不但把弗氏的精神大 致保持在译诗之中……而且 维持了与原作相近的诗歌形 式”,台湾已故诗人及翻译 家尤克强在2006年也评说 :“觉得曹先生的译笔有一 个很难得的特色:文字十分 洁净流畅接近口语,使读者 无需比对英文也可以充分体 会原诗的意境一一因为弗罗 斯特的原诗本来就是用日常 口语写出来的。”更令我感 到欣慰的是,拙译弗诗《未 走之路》自2005年起就入 编台湾中学语文教材《国文 》第6册(2016年调整至《 国语》第12册)。 同行专家的认可固然令 人鼓舞,但拙译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