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是作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编写而成,全书共十六章,包括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础、水溶液中的四大平衡及其在滴定分析中的应用、重量分析法、物质结构基础和元素化学等内容。本书编写时在内容和章节上做了精心安排,以理论为基础,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同时考虑到初入高校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力求深入浅出。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2版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化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是作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编写而成,全书共十六章,包括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础、水溶液中的四大平衡及其在滴定分析中的应用、重量分析法、物质结构基础和元素化学等内容。本书编写时在内容和章节上做了精心安排,以理论为基础,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同时考虑到初入高校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力求深入浅出。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绪论 第1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 1.1 化学反应的方向 1.1.1 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1.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1.1.3 焓与焓变 1.1.4 热化学方程式 1.1.5 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 1.1.6 化学反应的方向 1.2 气体的性质 1.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2.2 道尔顿分压定律 1.3 化学反应的限度 1.3.1 化学平衡 1.3.2 平衡常数 1.3.3 化学平衡的移动 1.4 化学反应速率 1.4.1 反应速率的定义 1.4.2 基元反应与质量作用定律 1.4.3 速率方程 1.4.4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习题 第2章 酸碱平衡 2.1 酸碱理论 2.1.1 酸碱电离理论 2.1.2 酸碱质子理论 2.1.3 酸碱电子理论 2.2 水溶液中酸碱的电离平衡 2.2.1 水的电离常数 2.2.2 溶液的pH值 2.2.3 一元弱酸碱的电离常数 2.2.4 多元弱酸碱的电离常数 2.2.5 酸碱的强弱 2.3 酸碱溶液中pH值的计算 2.3.1 一元弱酸碱溶液 2.3.2 缓冲溶液 2.3.3 多元弱酸碱 2.4 质子平衡式 2.4.1 酸碱溶液中的平衡关系 2.4.2 质子平衡式(PBE) 2.4.3 溶液中酸碱各种存在形式的分布 2.4.4 用PBE计算溶液的pH值 2.5 强电解质的电离 2.5.1 离子氛 2.5.2 活度和活度系数 习题 第3章 定量分析概论 3.1 分析方法的分类 3.1.1 化学分析法 3.1.2 仪器分析法 3.2 定量分析的误差 3.2.1 误差的分类 3.2.2 误差的表示方法 3.3 数据处理 3.3.1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3.3.2 可疑数据的取舍 3.4 有效数字 3.4.1 有效数字的概念 3.4.2 数的修约 3.4.3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3.5 滴定分析概述 3.5.1 常用术语 3.5.2 滴定分析法的方法及方式 3.6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3.6.1 基准物质 3.6.2 标准溶液的配制 3.6.3 标准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 3.6.4 滴定分析法中的计算 习题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4.1 酸碱指示剂 4.1.1 变色原理和变色范围 4.1.2 混合指示剂 4.1.3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4.1.4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4.2 酸碱滴定曲线 4.2.1 强碱(酸)滴定强酸(碱) 4.2.2 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 4.2.3 多元弱酸的滴定 4.3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4.3.1 混合碱的分析 4.3.2 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 习题 第5章 沉淀溶解平衡 5.1 沉淀溶解平衡 5.1.1 溶度积常数 5.1.2 溶解度 5.2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5.2.1 溶度积规则 5.2.2 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5.2.3 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 5.3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5.3.1 同离子效应 5.3.2 盐效应 5.3.3 酸效应 5.3.4 配位效应 习题 第6章 沉淀滴定法 6.1 沉淀滴定法概述 6.1.1 沉淀滴定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6.1.2 银量法滴定曲线 6.2 莫尔法(Mohr法) 6.2.1 方法原理 6.2.2 滴定条件 6.2.3 应用范围 6.3 佛尔哈德法(Volhard法) 6.3.1 方法原理 6.3.2 滴定条件 6.3.3 应用范围 6.4 法扬司法(Fajans法) 6.4.1 方法原理 6.4.2 法扬司法常用吸附指示剂 6.4.3 滴定条件 6.5 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6.5.1 银量法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6.5.2 银量法的应用示例 习题 第7章 重量分析法 7.1 重量分析法概述 7.1.1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 7.1.2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 7.2 沉淀重量法对沉淀的要求 7.2.1 分析过程 7.2.2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7.2.3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7.2.4 对沉淀剂的要求 7.3 沉淀的形成机理及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7.3.1 沉淀的类型 7.3.2 沉淀形成的一般过程 7.3.3 共沉淀与后沉淀 7.3.4 提高沉淀纯度的方法 7.4 沉淀条件的选择 7.4.1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7.4.2 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7.4.3 均相沉淀法 7.4.4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7.5 称量形式的获得 7.5.1 沉淀的过滤和洗涤 7.5.2 沉淀的烘干和灼烧 7.6 重量分析法的计算与应用 7.6.1 重量分析法的计算 7.6.2 重量分析法的应用 习题 第8章 配位化合物 8.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8.1.1 配合物的组成 8.1.2 配合物的命名及化学式的书写 8.2 配合物的分类和异构现象 8.2.1 配合物的分类 8.2.2 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8.3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8.3.1 价键理论 8.3.2 晶体场理论 8.4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8.4.1 配合物的平衡常数 8.4.2 关于配位平衡的计算 8.5 配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习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