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多个世界知名公司的各类平衡阀为例,包括近年推出的新产品,如美国升旭公司的负载匹配型平衡阀、负载适应型平衡阀、德国布赫公司的Cindy型平衡阀和德国力士乐公司的先导控制节流下降阀(绿阀)等等,介绍分析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及应用,比较差异与特点。重点分析了正确运用平衡阀必须掌握的稳态特性、瞬态特性及测试。 平衡阀主要是为了控制负载下降,但控制负载下降也可以不用平衡阀,特别是现在为了节能,出现了一些新的控制阀、控制回路,本书也一并介绍。 本书介绍了平衡阀的多种应用回路,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含平衡阀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和应对措施。同时,还介绍了负负载的能量回收与应用。 附录部分对附赠资源中的“液压元件设计估算表格2016.xlsx”和“液压系统设计估算表格2016.xlsx”进行了说明。附赠资源还包括作者发表的部分文章和各章的插图。 本书中大量采用了图解法,展示了平衡阀系统中的压力关系,直观清晰,易于掌握。 本书可供液压工程技术、液压维修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负载的特性 1.2 控制负载需要的功能 1.3 负载控制阀的类型 1.4 负载对液压缸两腔压力的影响 第2章 同向型非卸荷类平衡阀 2.1 同向型平衡阀的开启通流工况 2.2 同向型平衡阀与液压缸组合后的工况 2.3 升旭CB系列平衡阀 2.4 伊顿1CE系列平衡阀 2.5 派克E2*125型平衡阀 2.6 力士乐VBSN系列平衡阀 2.7 派克E2H060*548型带附加阻尼平衡阀 2.8 哈威LHK带附加阻尼可调型平衡阀 2.9 派克E3*60带附加溢流阀型平衡阀 第3章 同向型卸荷类平衡阀 3.1 出口压力的影响 3.2 伊顿1CER系列部分卸荷型平衡阀 3.3 力士乐VBSP系列部分卸荷型平衡阀 3.4 升旭CA系列外排气型平衡阀 3.5 派克E6*060*409外排气型平衡阀 3.6 力士乐VBST系列外排气型平衡阀 3.7 伊顿1CEB系列外排油型平衡阀 3.8 升旭CW系列外排油型平衡阀 3.9 派克E9*1外排油型平衡阀 第4章 同向型非经典类平衡阀 4.1 伊顿1CEL系列两级开启型平衡阀 4.2 升旭负载作用型平衡阀 4.3 升旭负载匹配型平衡阀 4.4 升旭负载适应型平衡阀 4.5 同向型平衡阀的压力设定 第5章 反向型平衡阀 5.1 反向型平衡阀的工况概述 5.2 液控单向阀的应用工况分析 5.3 力士乐FD系列平衡阀 5.4 布赫BBV型平衡阀 5.5 布赫Cindy系列平衡阀 第6章 运动控制阀 6.1 概述 6.2 派克运动控制阀 6.3 升旭运动控制阀 6.4 伊顿运动控制阀 第7章 含平衡阀回路的稳定性问题与应对措施 7.1 系统稳定性问题 7.2 含平衡阀系统的分析 7.3 含平衡阀系统的数字仿真试验 7.4 提高系统平稳性的措施 第8章 平衡阀的应用 8.1 可以不用平衡阀的场合 8.2 调节输入流量的方法 8.3 双平衡阀块 8.4 用于控制马达 8.5 用作出口旁路阀 8.6 提高回路安全性的措施 8.7 降低能耗的措施 8.8 应用于成组液压缸 8.9 用在差动回路中 8.10 平衡阀的选用 第9章 其他液控节流阀及回路 9.1 先导控制节流下降阀(绿阀) 9.2 控制单作用缸 第10章 负负载的能量回收与利用 附录 附录A 液压系统设计估算表格2016.xlsx说明 A.1 液压缸的压力、速度 A.2 单作用液压缸容腔惯量系统的固有频率 A.3 双作用液压缸容腔惯量系统的固有频率 A.4 流量脉动对压力、速度的影响 A.5 液压泵马达的负载压力、流量、转速、功率 A.6 转动惯量、马达-负载转动惯量系统 A.7 管道压降 A.8 同向型平衡阀工作点 A.9 液控单向阀工作点 A.10 容腔液容 A.11 泵马达耐久试验并联型能量回收回路 A.12 泵马达耐久试验串联型能量回收回路 附录B 液压元件设计估算表格2016.xlsx说明 B.1 弹簧刚度与弹簧力 B.2 通过固定液阻的流量 B.3 间隙泄漏、滑阀泄漏 B.4 滑阀开口流量 B.5 锥阀开口流量 B.6 滑阀阀芯移动摩擦力 B.7 滑阀稳态液动力 B.8 进出节流口面积估算 B.9 弹簧-惯量系统的固有频率 B.10 元件简谐运动的加速度与惯性力 附录C 附赠资源内容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