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大规模问卷调查的一手数据,聚焦于高校教师的收入与住房分层、职业流动、主观地位认同、社会网络、科研压力与产出、工作满意度、生活方式与健康、工作与家庭、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信心、社会公平感、安全感、社会信任等方面,重点分析高校教师的社会流动与综合获得感的关系,并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师获得感的若干政策建议。 本书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科重大项目“高校教师的获得感与社会流动”的最终成果。希望能够在促进高校教师合理的社会流动过程中有效提升其获得感,并在促进高校的创新能力和办学水平的实质性提高方面提供前瞻性、建设性的理论分析思路和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张文宏,博士,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社会变迁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分别获南开大学哲学学士、法学硕士和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天津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上海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城市新移民,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分层流动的和谐互动研究”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Social Network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作为《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城市白领新移民研究》(合著)。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张文宏 一 学术价值及实践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主要内容 四 研究目标 五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六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 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袁媛 李桂兴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设计 三 收入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四 收入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 五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高校教师的住房分层 袁媛 一 相关研究综述 二 研究设计 三 住房分层的统计结果 四 住房分层的研究发现 五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高校教师的职业流动情况 周诗韵 一 相关研究综述 二 研究设计 三 职业流动的统计结果 四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高校教师的主观地位认同 刘飞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设计 三 高校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研究发现 四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高校教师社会网络构成特征与职业成功的关系 陈晓冰 一 高校教师社会网络构成状况 二 高校教师社会网络对其职业成功的影响 三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高校教师的科研压力与科研产出 李桂兴 一 文献综述 二 概念测量与操作化 三 高校教师科研产出的方差分析 四 统计结果与研究发现 五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袁媛 一 研究综述 二 研究设计 三 工作满意度的统计结果 四 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发现 五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高校教师的生活方式与健康 刘飞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设计 三 生活方式、健康的统计结果与研究发现 四 结论与讨论 第十章 高校教师的家庭状况及工作与家庭冲突的影响因素 胡摇宇 一 高校教师的家庭状况 二 工作与家庭冲突感知 三 结论与讨论 第十一章 高校教师的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信心 袁佳黎 一 文献综述 二 数据选取与测量方法 三 高校教师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信心现状 四 高校教师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信心的影响因素分析 五 结论与讨论 第十二章 高校教师的社会公平感 张人浩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设计 三 高校教师社会比较与社会公平感现状 四 高校教师社会公平感影响因素分析 五 结论与讨论 第十三章 高校教师的安全感 董思琦 一 安全感的相关研究回顾 二 研究设计 三 高校教师的安全感统计结果 四 高校教师安全感的研究发现 五 结论与讨论 第十四章 高校教师的社会信任 董思琦 一 社会信任的相关研究回顾 二 研究设计 三 高校教师的社会信任统计结果 四 高校教师社会信任的研究发现 五 结论与讨论 第十五章 高校教师的获得感 李桂兴 袁媛 一 研究综述 二 概念测量与操作化 三 高校教师获得感的方差分析 四 获得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五 结论与讨论 第十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刘飞 张文宏 一 本研究主要发现 二 高校教师发展政策变迁 三 当前高校教师相关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