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印度笔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葛宁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是一名多年常驻印度的公务人员撰写的一部关于印度深度游的文化散文集。
文明古国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复杂的宗教信仰、多元的种族结构,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以一种颇具辨识度的民族特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书作者怀着一种对历史、对文明和对生命的虔诚,记录了其游历泰姬陵、阿格拉堡、斋普尔、图格拉克城等印度著名历史遗迹的过程和观感,在对历史故事的讲述中,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作者对印度文明的细腻感知和深入体察,也随处可见作者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沉浸式体验,抒发着对曾经绚烂辉煌的印度古文明的向往,以及对印度文明历史命运的感叹。
本书全文采用四色印刷,生动的笔触和200余幅高清美图,将带领读者进入一场印度文明的沉浸式体验。
目录
上编 古物
绝望泰姬陵
二游泰姬陵
请不要忽略阿格拉堡
阿克巴大帝的壮美胜利城
武士的粉红城市斋浦尔
老德里和月光市场
图格拉克城遐思
老保和胡马雍陵
红堡随想
德里的库杜布塔
戈尔康达城堡印象
土邦与萨拉尔,琼博物馆
以性爱雕塑闻名的小镇卡久拉霍
鬼斧神工两石窟
下编 今事
印度的潘查雅特制度
大有可观的政府广告
鲍斯传奇
“中国农民是怎样种地的?
印共(马)是如何联系群众的?
八月的节日
在印度乘火车
昌迪加尔一路行
寻佛散记
恒河、杜尔迦节和印度教
浮光掠影五名城
热天的回忆
瑜伽国里学瑜伽
后记——果然世事几沧桑
导语
作者怀着一种对历史的追溯,对文明的探索,对生命的敬畏,记录了其长达两年游历印度的过程与观感。
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印度的细腻感知和深入体察,抒发着对绚烂辉煌的印度古文明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事件和历史命运的慨叹。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高清美图,将带领读者进人一场印度文明的沉浸式体验。
一名中国文化学者讲述的印度文明之旅。200多幅高清美图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令读者身临其境于一个神秘绚烂深沉多情的印度。
后记
果然世事几沧桑
1982年,我考入北京大
学国际政治系。那个时候,
学校的对外交流还不像现在
这样司空见惯,差不多一个
学期以后,我们才有了第一
次到现场聆听外国政治家演
讲的机会。这位外国政治家
,就是印度共产党(马克思
主义)总书记南布迪里巴德
。同学们都很兴奋,终于有
机会开开眼了。只不过,那
时的我们都还是懵懵懂懂的
大学新生,南布迪里巴德到
底是何许人也,我们不甚了
解,他讲了些什么,当时便
是不知所云,现在更是一点
点都记不起来了,唯一记住
的,是他那个长长的拗口的
名字和女译员说到这个名字
时拐来拐去的英文发音。
白驹过隙,岁月悠悠,
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二十
多年后,我会在毫无学术准
备和工作经历的情况下到印
度去工作,会在南布迪里巴
德的故乡结交他的同胞,认
识他的国家,这个在中国古
代被称为“身毒”“天竺”的国
家,这个因为唐僧取经和《
西游记》而妇孺皆知的国家

那么,今日印度到底是
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老实
说,我没有搞清楚,甚至常
常被弄糊涂了。
记得,刚到印度工作不
久,便有机会出差到加尔各
答,参观了泰戈尔的故居。
回来之后,总想写点什么,
但却一直无从下笔。我想,
可能是我读的书太少,应该
多读点泰戈尔的作品,这样
才不会言之无物。还应该多
读点泰戈尔的传记,这样才
能了解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
泰戈尔。
两年过去了,维多利亚
纪念馆里关于泰戈尔祖父资
助印度最早的三个海外留学
生的展板、泰戈尔故居两层
小楼里他的书房、课堂、卧
室、厨房、餐厅,甚至他最
后离世时的房间,还有他亲
笔创作的大量绘画作品仍然
历历在目,泰戈尔生前用孟
加拉语自弹自唱的旋律仍然
萦回在耳边,他两次访问中
国时所遇到的正、反两个极
端的评论我已经略知一二,
《吉檀迦利》的英文版和中
文版我都已经快全背出来了
,在德里能找到的泰戈尔的
作品和传记我都读过了……
可是,我的脑子里仍然拼不
出一个清晰的泰戈尔的形象
来。
作为世界文学巨匠,泰
戈尔在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
中,留下了五十多部诗集、
十多篇中长篇小说、一百多
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
、近20。0幅画作,还有大
量的文学、哲学和政论文章
,甚至大量的歌曲。如果没
有好好地阅读这些原著,怎
么敢胡乱开口妄加评论呢!
这也是我对印度这个国
家不敢多说的重要原因。
马克·吐温曾经感慨道:“
对印度的任何评价都是正确
的,但是相反的观点可能也
是正确的,因为它太复杂了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马克·吐温的话至今还是很
有道理的。
近几年,印度政府大力
发展旅游业,到处宣
传“Incredlble Indla”,其中
文的官方译法是“令人赞叹
的印度”。查查英汉字典,“
1ncredible”的标准译法是“
不可相信的,难以置信的;
[口]不可思议的,未必可能
的,惊人的”。假如让我来
翻译“Incredible Indla”,以
我在印度工作的经历,我一
定会选择“不可思议的印度”

印度,真是一个不可思
议的国家。
它能使人心神怡悦,
它的彩色光辉动人。
(《罗摩衍那·美妙篇》
5.7.25,季羡林译)
感谢生活,感谢工作,
感谢所有我爱的人和爱我的
人。
书评(媒体评论)
印度,真是一个不可思
议的国家。它能使人心神怡
悦,它的彩色光辉动人。
——《罗摩衍那·美妙篇

我们对印度人负有很大
的感激,他们教会了我们如
何计算,没有他们,就不可
能有任何有价值的科学发现

——(美)爱因斯坦
对印度的任何评价都是
正确的,但是相反的观点可
能也是正确的,因为它太复
杂了。
——(美)马克·吐温
如果说地球上有一个地
方,人类生活的梦想从人类
开始梦想存在的早期就找到
了家,那就是印度。
——(法)罗曼·罗兰
精彩页
绝望泰姬陵
终于有机会到阿格拉去看一看闻名已久的泰姬陵了。
我好兴奋,临行前的那个晚上一遍又一遍地复习了有关阿格拉与泰姬陵的资料。
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参观一处世人皆知的风景名胜之前,读过很多相关的基础资料和游记,看过很多美轮美奂的照片,甚至是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充满了到彼一游的期待。可是,当真有机会实现那个夙愿的时候,也许会有一些失望:因为,眼前的一切跟自己脑海里的完全不同,与其千辛万苦地跑这一趟,还不如让脑海里的那个美好想象永久存续下去。反正,我就有过很多次这样的经历。
那么,泰姬陵,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就让我省掉一路车行的见闻,直奔主题吧!
泰姬陵的大门,有点像一座大殿,光线有些黯淡。但是,进得门来的人,实在也顾不得探究这座大殿里到底有什么奥妙,因为,参观者的目光会自然地被眼前那一扇不太大的拱形门外的巨大白色建筑所吸引。眼前会一亮,心中会一惊:天哪,那就是泰姬陵?也许还会后退两步,于是又一惊:天哪,怎么人退后了,远处的泰姬陵反而变大了?
顾不得这个奇怪的视觉盛宴,你的脚会不听你的大脑指挥,自动地把你带出那道大门,把你带到那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所在。
脚下,是一条长约百米的清澈透明的流水,顺着长长的方方的高高的低低的水池,一直通向尽头的那座宏伟的泰姬陵。流水左右,是对称的奇花异草、是红石铺成的人行道、是更大的花园。蓝天、白云、树木、行人,还有那座高大的陵墓倒映在长长方方的水池之中,让人觉得,这不是人间美景,这是天宫琼阁啊!
关于泰姬陵本身,人们早已经耳熟能详了。它是莫卧儿帝国的君主沙杰汗为纪念其宠妃而建造的陵墓,被世人称作“伟大的爱情纪念碑”。它在建筑风格上体现了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高度融合,在建筑材料上则极尽奢华,全部采用德干高原的洁白大理石,并辅之以玉、宝石、水晶、玛瑙和珊瑚。也正因此,泰姬陵在不同的时间和气象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迷人光芒。据说,最美是在旭日初升、夕阳西照和月圆时分。
参观泰姬陵,游客是必须脱鞋或者穿上鞋套的,纵是大理石的建筑,也经不起风吹雨淋,更经不起太多游客的摩挲踩踏。当光脚走上那大理石的宏伟建筑时,你的心里,也许早就忘记了这个举动原本是出于保护文物的意义,而是变成了一个仪式,一个向爱情顶礼膜拜的仪式。走到被初升的太阳刚刚晒得有些暖暖的大理石上,你的心里,或者也会流动着一股浓浓的爱意,你会对所有的人微笑,你会不自觉地放慢放轻你匆匆的、重重的脚步,生怕惊醒了那对沉睡在一起的伉俪。
这一切实在太美了,美得令人称绝。这是什么样的爱情啊,这是什么样的人才能享受得到的爱情啊!
走出寝宫,绕到它的后面,眼前是缓缓流淌的亚穆纳河。再抬眼远望,不远处的河岸边还铺陈着一座红色的大型建筑,那是阿格拉堡。虽然我还没有去过,但是书本已经告诉我,有那么一个地方,直觉也已经告诉我,那肯定就是阿格拉堡。我的心,那颗被这座建筑所感动的心,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_泰姬陵、阿格拉堡,千千万万块大理石和红砂石下面,承载的是怎样的绝望啊!
阿格拉,是个地名,是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帝国(1526~1857)的都城。莫卧儿帝国最杰出的皇帝之帝,在亚穆纳河畔的小山上,用了8年的时间,于1573年建成了现在被称为阿格拉城堡的古堡。古堡既是宫殿,也是城堡,城墙高20米,四周有护城河,全部用红砂岩建成,外形壮观。阿克巴大帝死后,其子萨利姆继位,称号是贾汉吉尔。1627年,贾汉吉尔去世,其子库拉姆继位,此前他被贾汉吉尔授予“沙杰汗”的称号,意为“世界无敌”。祖孙三代君王东征西讨,大大地扩展了莫卧儿帝国的版图。
1631年,沙杰汗最宠爱的妃子泰姬玛哈在随沙杰汗出巡途中,死于难产。临终之际,她向沙杰汗提出三个请求:好生抚养孩子,终身不再娶妻,为她建造一座美丽的陵墓。
强大的莫卧儿帝国及其可供支配的丰富资源,使沙杰汗能够大兴土木,实现宠妃生前的请求。他花费了国库价值450万英镑的钱财,在离阿格拉堡大约1.5公里的地方开始造墓,当年动工,每天用工两万余人,直到1653年才完工。
沙杰汗有四个儿子,每一个都被任命为掌握数省大权的总督,沙杰汗历时二十余载穷尽心力造墓,以致国库空虚,在自己逐渐年老多病之际,四子之间开始了你死我活的王位争夺战。最终,第三子奥朗则布胜出,四兄弟中的两个被他杀死,另一个战败而死。奥朗则布软禁了沙杰汗,并于1658年在德里称帝。
P3-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