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马克思日常生活批判思想研究 |
分类 | |
作者 | 张雪敏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作为人的现实生活,日常生活与人之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不仅提供和创造着丰裕的物质生活,也引领和塑造着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是人类生命获得意义与价值的重要生活样式,更是人的存在本质、价值追求乃至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表征。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反思了西方传统哲学对日常生活世界作出的抽象理解,构建了马克思关于日常生活理解的基础理论框架,阐释了马克思关于日常生活现代性处境的基本理解,分析了当代人日常生活的异化状况,提出超越日常生活异化,摆脱生存困境仍需回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明的能够引领新的生存方式的生活方向,构建一种自由个性的日常生活样态。本书对于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的日常生活理论研究,省思日常生活的现代性处境,推动当代日常生活的构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雪敏,1988年12月生,陕西省西安人,哲学博士,2021年6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现为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曾在《重庆社会科学》、《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 目录 引言 一 马克思日常生活批判思想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二 关于马克思日常生活批判思想的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三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哲学的“生活世界转向” 一 西方传统哲学对生活世界的“遗忘” 二 马克思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三 生活世界转向与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章 马克思日常生活批判思想的逻辑前提 一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日常生活批判思想的思维前提 二 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马克思日常生活批判思想的逻辑主线 三 对日常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 第三章 日常生活异化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 一 日常生活的异化及其本质 二 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及其批判 三 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及其批判 四 日常生活异化的资本逻辑批判 第四章 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日常生活批判思想的拓展 一 现代西方哲学拓展的主要维度 二 现代西方哲学之思想拓展的理论贡献 三 现代西方哲学之思想拓展的内在局限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对日常生活异化的超越及其当代价值 一 异化与异化扬弃的辩证法:马克思对日常生活异化的辩证态度 二 超越日常生活异化的现实路径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日常生活理想 四 当代日常生活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从根本上说,哲学是对 人及其生活的追问和反思, 并通过这种追问和反思引导 和敞开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在这个意义上 ,哲学变革人们的生活观念 ,提升人们的生活境界。 随着现代社会世俗化的 加剧,现代人的生活愈来愈 物欲化,沉湎于对物的追逐 和享受,日渐丧失了超越的 精神生活。这样一来,作为 属人的具有物质生活和精神 生活双重维度的日常生活因 丧失了精神的维度而异化成 为“单向度”的物质生活,而 精神维度的缺失则使日常生 活变得索然乏味、毫无意义 。人们在异化的日常生活中 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和存在 的意义,为“生命中不堪承 受之轻”的焦虑和痛苦所困 扰。由此,日常生活问题日 益成为严峻的现代性问题。 反思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异化 处境,探寻超越日常生活异 化的现实道路,已成为现代 哲学一个重要的思想主题。 张雪敏博士在求学期间一直 十分关注从日常生活的角度 ,去挖掘和把握马克思哲学 的思想特质及理论旨趣,最 终选择对马克思日常生活批 判理论进行研究。这一选题 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当然 ,这一研究首先所要面临的 问题就是:一般而言,马克 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常常 被视为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 律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 批判的总体性理论,它所关 注的往往是一些宏大叙事主 题,那么它是否关注人的日 常生活世界?如果说,马克 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关注人的 日常生活世界,那么它与其 他哲学理论相比又能提供何 种特殊的理论视域和观点? 毫无疑问,这些问题都是这 一研究的重要前提性问题。 正是从这些前提性问题的追 问和清理入手,张雪敏博士 展开了对马克思日常生活批 判理论的研究。 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 作为一种奠定在实践基础上 的现代新唯物主义,它与西 方传统形而上学的重大区别 ,恰恰在于把人的现实生活 世界从对实体化本体世界的 遮蔽中解放出来。因此,从 遗忘人的有限性和现实性的 超验的彼岸世界返回到人的 现实的生活世界,构成了现 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的 共同旨趣。我们发现,传统 形而上学从超验的实体本体 出发试图把握现实生活世界 的本质,结果却是走到了现 实生活世界之外,反过来造 成了现实生活世界本身的分 裂与矛盾。因此,在传统形 而上学那里,我们总是看到 ,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日 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物质 生活与精神生活等处于分裂 与对立的状态之中。在马克 思看来,在思辨终止的地方 ,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 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 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 的地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 主义正是建立在对日常生活 世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之所 以具有宏大的解放叙事的特 征,一方面在于它要把对日 常生活世界的批判和理解, 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性 历史进程和客观规律的基础 上来展开,另一方面还要通 过引导人类解放的宏伟革命 实践,使人的日常生活世界 获得现实的解放。对马克思 而言,“推翻使人成为被侮 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 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揭 露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真实 处境及其矛盾,以此唤醒人 民大众沉睡着的主体自我意 识,使哲学真正成为无产阶 级实现自身和全人类解放的 “精神武器”,是马克思哲学 的根本思想任务。 正如张雪敏博士在其著 作中所指出,马克思之所以 能够实现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归根结底是建立在思维方 式变革的基础之上的。在这 部著作中,作者把实践观点 的思维方式理解为马克思日 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根本致思 方式,并把现实的人及其历 史发展作为马克思日常生活 批判理论的逻辑主线,把人 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理解 为马克思日常生活批判理让 论的终极价值指向。以此为 线索,作者深入挖掘和阐释 了马克思哲学对日常生活世 界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 提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绝不 是仅仅对其作出一般性的描 述,更重要的是对资本主义 条件下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 异化状况展开反思和批判。 作者从宗教批判和商品拜物 教批判的双重维度,分析了 马克思对人的日常生活在“ 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 中异化的现实处境及其根源 ,指出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异 化的实质以及扬弃异化的思 想方向。作者还极具针对性 地把现代西方哲学的日常生 活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日常 生活批判理论进行了比较, 提出现代西方哲学承袭了对 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批判的基 本立场,拓宽了日常生活批 判的问题域,但是它们对日 常生活的批判并未真正深入 到制度层面,因此其所提出 的日常生活解放之路具有较 为浓厚的乌托邦色彩。相较 而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 会的批判更具深刻性和彻底 性,其所提出的解放之路更 具现实性。可以说,这些理 论观点都触及了这一研究的 实质与要害,对于推动与深 化相关领域的研究都具有启 发性意义。 本书的作者张雪敏是我 的博士研究生。她对哲学有 浓厚的兴趣,为学态度纯粹 而端正,为人真诚而热情, 做事认真而踏实,品学兼优 。张雪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