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德罗西大街》是一部内涵丰富的图像小说,讲述了南布朗克斯的德罗西大街在一个世纪里的风风雨雨、兴衰起落。故事聚焦的不是某个人物而是街道本身,作者艾斯纳精心描绘了城市的全景和具体的居民互动。时间不停流逝,但居民的行为却或多或少保持不变。他们自私、冷漠,对新来者盲目排外。小事件导致了巨大的误解,道德上的障碍被轻松越过以获得金钱,老居民搬走,新的人搬进来。战争、社会变革、信仰、移民等彻底改变了这个街区。全书不停变换人物、时代和邻里关系的视角,将街区居民的众多故事交织在一起,让人们真正了解到城市生活的真相,也促使人们对其进行反思——一个街区或一个文明何时开始衰退?人类可以做什么来对抗这种崩溃? 作者简介 威尔·艾斯纳(1917-2005),图像小说创始人,被公认为美国漫画艺术界的巨匠,创作生涯长达八十年。他的作品《闪灵》,畅销全球十二载,影响了无数漫画家。他编剧并绘制的《与神的契约》是图像小说的先驱之作。他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教授连环画艺术二十年,提升了漫画的艺术地位,将漫画从幼儿读物提升为一种全新的文学形式而被大众接受。 漫画业界的“奥斯卡”——艾斯纳奖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 目录 《德罗西大街(精)》无目录 序言 如果你来自大城市,你 出生和长大成人的那个街道 就是你的“故乡”,它通常也 被叫作“街区(邻里社区)” 。居住地像国籍一样限定了 你的身份。街区由记忆维系 ,并给居住在这里的人打上 终身的印记。 街区也有寿命。它们诞 生、进化、成熟,然后消亡 。虽然这种演变表现在建筑 的衰朽上,但在我看来,当 地居民的生活才是导致地区 凋敝的内在原因。问题的根 本是人,而不是建筑。20世 纪中期,纽约市的重要区域 南布朗克斯日趋萧条乃至没 落。南布朗克斯指的是福德 姆路以南,布朗克斯河和哈 莱姆河中间的一个区域,它 由许多街道组成,与我成长 的街区毗邻。 20世纪60年代中期,南 布朗克斯呈现出明显的衰败 景象。1975年,当地爆炸 频发、瓦砾遍地、犯罪行为 猖獗。在20世纪70年代的 最后五年里,该地区发生了 68,000多起火灾。工业瘫 痪,超过17,000个工作岗 位随之消失,1500栋建筑 被废弃。犯罪率居高不下, 渎职现象严重,大规模疫病 流行。 关注到这些现象让我对 城市生活有了反思。但直到 1990年,《纽约时报》对 南布朗克斯的重建做了专题 报道,我才真正开始关注这 个问题。对我而言,这也正 是我写这本书的起因。 在缺乏前人经验的情况 下,用连环画的方式创作显 然很有挑战性。我试图描绘 造成街区缓慢消亡的无形力 量,之前没有任何模板能让 我参考。更麻烦的是,图文 搭配已有固定形式,还得在 图像叙事的限制下描绘现实 。另一方面,描绘人物的心 理活动以及他们的经历也需 要画面的配合。这些限制让 创作变得更有意义。创作这 本书是一段令人兴奋的经历 ,我花了近两年时间才完成 。 感谢阿伦·艾德斯坦提供 的丰富资料。他神通广大, 弄到了1980年布朗克斯艺 术博物馆关于南布朗克斯衰 败的研究报告,对我来说这 些就是宝藏。 当这本书创作到一半的 时候,我与德国埃朗根市的 市长迪特马尔·哈尔威博士 进行了一次深谈,产生了一 些新观点。埃朗根市已存续 六百余年,哈尔威对都市变 化的看法令我受益匪浅。 同时,我也感谢吉姆·范 斯对本作初稿的中肯建议。 更要向我的编辑戴维·施 赖纳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感 谢他一直耐心地提出高明又 可靠的编辑意见。 威尔·艾斯纳 1994年于佛罗里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