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蒙古族女摄影家韩宝花,满怀对家乡热土的深情厚爱,20年来用摄影艺术的方式不断记录额济纳的高科技航天城、巴彦宝格德湿地胡杨生态、黑河流水、居延海再现碧波荡漾、黑城文化、怪树林生态教育基地、骆驼生存与发展等全过程。 《我的家园》这部画册发人深思。艺术的魅力在于情感。这本画册激荡着作者的一腔热血,洋溢着作者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一往情深,可以引发每一位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的有识之士的强烈共鸣。艺术的魅力还在于美。画册里每一幅真实、生动、美丽而接地气的图片都光彩照人,是强悍生命的象征,是倔强个性的象征,能唤醒人民正视时代前进的要求。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介绍了额济纳旗航天城高科技的迅速崛起和发展,运用相机高速连拍记录了导弹发射、载人飞船在空中运行的每个过程,这是一部难得的记录。 《我的家园》是一部自觉地肩负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摄影作品集,同时又是一部潜心探索摄影美学功能、精心挖掘摄影的审美价值,使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示的优秀的纪实艺术摄影作品集。 作者简介 韩宝花,蒙古族,出生于革命军人家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副主席,民族画报社特邀通讯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理事,阿拉善盟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旅游摄影家协会阿拉善分会秘书长(中国畜牧业协会骆驼分会理事,骆驼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摄影师。 1998年至2021年,先后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中国骆驼之乡》《胡杨颂》《阿拉善风光》《阿拉善旅游》《阿拉善民俗风情荟萃》《我的家园》《大美阿拉善》等18本社会纪实、自然环境、民族体育、航天科技、游牧文化摄影画册。 以骆驼文化和阿拉善生态为主题的《驼乡风采》《骆驼赞》等12本画册被国家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局、阿拉善盟骆驼博物馆、江门市五芭图书馆、阿拉善盟档案馆、额济纳旗文化馆、阿拉善盟政协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以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博物馆收藏。 目录 中国航天的摇篮 东归英雄的家园 额济纳旗胡杨文化旅游节 额济纳旗骆驼文化旅游节 往事如歌 作者简介 序言 观韩宝花《我的家园》 画册有感 1980年5月,为了完成拍 摄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第一 颗洲际导弹的全程试验任务 ,我随国防科工委试验工作 组第一次来到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为了这次任务,我在 基地工作了一个多月,任务 期间我专程去了让人向往的 、神秘传奇的内蒙古自治区 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当时, 我知道额济纳旗是清朝时蒙 古族东归英雄土尔扈特部回 归祖国之后的聚居地之一。 20世纪50年代,深明大义 的额济纳人民为了支持国家 的国防建设和航天事业的发 展,让出了水草丰富的家园 ,毅然北迁,建设了今天的 额济纳旗新家园。当时的额 济纳旗条件很艰苦,很落后 ,旗上只有一条街、两排房 子,人口也很少。当地牧民 朴实、对人真诚,那次去额 济纳旗我认识的第一位朋友 就是当时在额济纳旗边防团 边境哨所工作的巴图朝鲁。 他是一个热爱边疆,对人真 诚坦率,对工作兢兢业业、 一丝不苟的人。1986年, 我再次到额济纳旗的时候, 巴图朝鲁已是额济纳旗武装 部的政委了。1998年1O月 ,我准备从额济纳旗出发, 穿越一千多千米的巴丹吉林 沙漠无人区,时任额济纳旗 党委书记的巴图朝鲁为我人 车保障,并在八道河畔为我 举酒送行。真挚的友情让我 终生难忘。 2000年,额济纳旗和中 国摄影家协会举办了第一届 胡杨节全国摄影大展,我作 为大展的颁奖嘉宾被邀请来 到阔别已久的额济纳旗,接 待我的是额济纳旗摄影家协 会主席韩宝花女士,陪她一 起来的是宝花主席的爱人、 我多年的好友巴图朝鲁。他 们给我带来了一本宝花拍摄 出版的精关画册。这本画册 让我为之一振,记得我第一 次到额济纳旗就被那里的美 景震撼了,当时我就认为她 是世界上没有被发现的一块 处女地、一处天然的美景、 一幅不染纤尘的画卷。 1980年,我第一次在这里 拍摄的作品在《人民画报》 上发表后,才让外面的人们 知道了额济纳旗的美丽,当 时这里文化落后,没有人拍 照。今天看了宝花的画册, 让我深深感到社会真的是进 步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文 化理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大漠深处再也不是当 年的僻静之地了,大漠上也 走出了自己的摄影艺术家, 可喜可贺。 巴图朝鲁是额济纳旗土 生土长的蒙古族汉子,韩宝 花是戍边军人的后代,她从 小就对自己的家乡有着特殊 的感情和无限的热爱。巴图 朝鲁在岗位上是好领导,在 家里是好丈夫,在摄影上是 宝花的好助理,这让宝花的 摄影艺术成绩颇丰,廿年来 宝花共出版了十九本画册。 作品曾在德国、法国、意大 利、西班牙展出,她还在内 蒙古、北京等地举办了个人 摄影作品展,很好地宣传了 额济纳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 历史。她为额济纳旗和阿拉 善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做 出了重要贡献。 翻阅宝花最新作品集《 我的家园》,每一张精美的 摄影作品都让我们感受到一 位大漠的女儿对祖国、对人 民、对生活、对事业的忠诚 与热爱,还有对家乡的深情 厚意。她深爱着生她养她的 那片苍茫的大漠,深爱着古 老的胡杨,深爱着吃苦耐劳 长途跋涉的驼群,深爱着家 乡的山水。她坚持正确的创 作方向,深入生活、扎根人 民、勤奋创作,把镜头始终 对着自己热爱熟悉的生活, 让摄影为家乡政治、经济、 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助力。宝 花的摄影作品色彩和谐,构 图严谨,生活表现丰富细微 ,抓拍瞬间自然生动、主题 鲜明、气势雄浑、画面经典 ,艺术性、趣味性都很强。 现在,摄影已成了宝花和朝 鲁晚年的新生活,祝他们的 生命之树常绿,艺术之树常 青。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七届 、第八届副主席 中国文化旅游摄影协会 副会长 张桐胜 辛丑年五月七日于京华 墨影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