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丹溪心法/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元)朱震亨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丹溪心法》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著述,由他的弟子门人根据其学术经验及平素所述纂辑而成。本书后经明代程充校订,刊于1481年。全书共5卷,分列内、外、妇、儿诸科病证。病证论述内容包括丹溪原论、戴元礼辨证、方剂、附录、附方等。书后附有宋濂《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戴良《丹溪翁传》。
全书比较集中和全面地反映了朱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以及对气、血、痰、郁诸病治疗的见解和丰富经验,是一部研究内科杂症和朱氏学说的重要著作,对现代中医临床有重要指导作用。
本次整理以程充1481年校订本(明成化十七年刊本)为底本,书前撰有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阅读使用。
目录
十二经见证
足太阳膀胱经见证
足阳明胃经见证
足少阳胆经见证
手太阳小肠经见证
手阳明大肠经见证
足太阴脾经见证
足少阴肾经见证
足厥阴肝经见证
手太阴肺经见证
手少阴心经见证
手厥阴别脉经见证心主
手足阴阳经合生见证
不治已病治未病
亢则害承乃制
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治病必求于本
卷一
中风一
中寒二附伤寒伤风
中暑三附暑风注夏
中湿四
瘟疫五附大头天行病
火六
卷二
斑疹七
疟八
痢九
泄泻十
燥结十一
霍乱十二
痰十三
哮喘十四
喘十五
咳嗽十六附肺痿肺痈
劳瘵十七
吐血十八
咳血十九
呕血二十
咯血二十一附痰涎血
衄血二十二
溺血二十三
下血二十四
肠风脏毒二十五
痔疮二十六
漏疮二十七
卷三
脱肛二十八
呕吐二十九
恶心三十
咳逆三十一
翻胃三十二
吞酸三十三附嗳气
痞三十四
嘈杂三十五
伤食三十六
疸三十七
水肿三十八
鼓胀三十九
小便不通四十
小便不禁四十一
关格四十二
淋四十三
赤白浊四十四
梦遗四十五附精滑
消渴四十六
发热四十七附胸中烦热 虚烦不眠 虚热
恶寒四十八附面热面寒
自汗四十九
盗汗五十
补损五十一
六郁五十二
内伤五十三
积聚痞块五十四
脚气五十五附足跟痛
卷四
痿五十六
厥五十七附手足十指麻木
痓五十八
痫五十九
癫狂六十
惊悸怔忡六十一
健忘六十二
痛风六十三附肢节痛
疠风六十四附身上虚痒
缠喉风喉痹六十五附咽痛咽疮
头风六十六
头眩六十七
头痛六十八
眉眶痛六十九
心脾痛七十
胁痛七十一
腹痛七十二附腹中窄狭 绞肠沙
腰痛七十三附肾著
疝痛七十四附木肾 肾囊湿疮
耳聋七十五
鼻病七十六
眼目七十七
口齿七十八
破滞气七十九附气刺痛 诸气
脾胃八十附胃风
瘿气八十一附结核
跌扑损伤八十二
破伤风八十三
诸疮痛八十四附天疱疮 冻疮
卷五
痈疽八十五
肠痈
乳痈
附骨痈
骑马痈
疔疬八十六
金汤疳癣诸疮八十七
金疮
金疮狗咬
火烧
汤浇
臁疮
杖疮疼
癣疮
下疳疮
妇人八十八
崩漏八十九
带下九十
产前九十一
产后九十二
子嗣九十三附断子法
小儿九十四
痘疮九十五
论倒仓法九十六
论吐法九十七
救急诸方九十八
拾遗杂论九十九
秘方一百
附录
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
丹溪翁传
方剂索引
序言
中医药典籍浩如烟海,
自先秦两汉以来的四大经
典《黄帝内经》《难经》
《神农本草经》《伤寒杂
病论》,到隋唐时期的著
名医著《诸病源候论》《
备急千金要方》,宋代的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圣济总录》,金元时期四
大医家刘完素、张从正、
李东垣和朱丹溪的著作《
素问玄机原病式》《儒门
事亲》《脾胃论》《丹溪
心法》等,到明清之际的
《本草纲目》《医门法律
》等,中医古籍是我国中
医药知识赖以保存、记录
、交流和传播的根基和载
体,是中华民族认识疾病
、诊疗疾病的经验总结,
是中医药宝库的精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来,在中医药、中西医结
合临床和理论研究中所取
得的成果,与中医古籍研
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
症,是从《金匮要略》大
黄牡丹汤治疗肠痈等文献
中得到启示;小夹板固定
治疗骨折的思路,也是根
据《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等医籍治疗骨折强调动静
结合的论述所取得的;活
血化瘀方药治疗冠心病、
脑血管意外和闭塞性脉管
炎等疾病的疗效,是借鉴
《医林改错》等古代有关
文献而加以提高的;尤其
是举世瞩目的抗疟新药青
蒿素,是基于《肘后备急
方》治疟单方研制而成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人才是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重要支撑。培养人才
,教育要先行,具体到中
医药人才的培养方面,在
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取得
成就的基础上,我还提出
了书院教育的模式,得到
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各
界学者的高度认可。王琦
书院拥有115位两院院士、
国医大师的强大师资阵容
,学员有岐黄学者、全国
名中医和来自海外的中医
药优秀人才代表。希望能
够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和路径方面进行探索、创
新。
那么,对于个人来讲,
我们怎样才能利用好这些
古籍,来提升自己的临床
水平?我以为应始于约,
近于博,博而通,归于约
。中医古籍博大精深,绝
非只学个别经典即能窥其
门径,须长期钻研体悟和
实践,精于勤思明辨、临
床辨证,善于总结经验教
训,才能求得食而化,博
而通,通则返约,始能提
高疗效。今由人民卫生出
版社对《中医临床必读丛
书》(105种)进行重刊,
我认为是件非常有意义的
事,《重刊》校勘严谨,
每本书都配有导读要览,
同时均为名家整理,堪称
精品,是在继承的基础上
进行的创新,这无疑对提
高临床疗效、推动中医药
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具有积
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
们也会将《重刊》列为书
院教学尤其是临床型专家
成长的必读书目。
韶光易逝,岁月如流,
但是中医人探索求知的欲
望是亘古不变的。我相信
,《重刊》必将对新时代
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学
术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
用。为此欣慰之至,乐为
之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