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系南方都市报对活跃于中国研究相关领域的海外学者的系列采访结集。本访谈录由书及人,由学术及人生,既梳理海外汉学家的学术历程、研究成果、视野方法,也书写其中国情结、人生故事,展现了不同的人生境遇、性格禀赋、学术信仰和研究志趣。本书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当代海外汉学留下一卷璀璨鲜活的人物群像,为读者公众勾勒出当代海外汉学的发展概貌,展现出不同文明之间的相遇、交流、融通与碰撞,抉发了中外学术蕴藏在多元景观中的“貌异心同”。本书以海外汉学为切口,提炼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有助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助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目录 和唐诗谈恋爱,对宋词有话说 宇文所安访谈 沉浸式了解中国文化,与学术对象“打成一片” 顾彬访谈 中国古代诗歌能做到英语做不到的事情 比尔·波特访谈 没有其他文化传统比中国更重视才女 孙康宜访谈 以“训读”为经纬,透析东亚“汉字文化圈” 金文京访谈 让中国俗文学在西方汉学界“C位”出道 伊维德访谈 真正理解中国当代诗歌,必须走入民间 柯雷访谈 文化从来不是一种零和游戏 司马富访谈 中国的知识资源启发了西方的许多现代观念 包华石访谈 在汉语诗歌里发现“美”与“真” 汉乐逸访谈 努力破除宋代“崇文抑武”之成见 龙沛访谈 要真正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就离不开书法 毕罗访谈 用崭新的视野看待明清时代 岸本美绪访谈 导语 视角:从海外看中国 本书从十多位来自海外各国的汉学家的视角,来分析研讨汉学研究发展状况,讲述各位汉学家的学术生涯、人生际遇和中国情结,体现了在文明交流互鉴的大背景之下,对中国文化、中国研究的另一种观察、碰撞和思考视野。 文风:新闻的可读性 本书主要是对2022年5月起南方都市报推出的“琳琅集·海外汉学访谈系列”专题报道的辑录,出自多位深耕文化领域多年的资深记者之后,语言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富含底蕴,是一种带有新闻可读性的文学叙事。 对话:交流的现场感 本书大部分内容采用采访者与受访者对话体的形式呈现,提问精当而富有针对性,而对问题的回答则基本是由各位汉学家亲自执笔,故带有每一个体鲜明的个性,富有十足的交流现场感,读来让读者宛如与各位学者当面对话。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里一直被人欣赏,但是人 们把它作为一个类型化的“中国诗歌”来欣赏。这 是我想改变的。我想向英语读者展现独特的诗人和 独特的声音,而非一个笼统的“中国诗歌”。 ——宇文所安(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荣 休教授) 我从向往的方向来,朝向往的方向去。我去到 现实之国——中国的旅途并不是我想要的,但我在 那里度过的一年,却成了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年。 ——沃尔夫冈·顾彬(德国著名汉学家,波恩 大学汉学系终身教授) 有时我真不敢相信,我正在看到的是孔子也曾 经看过的河水。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每一英里都有 东西,有无尽的故事。我通常带着一个目的去旅行 ,以了解所有这些故事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无论 是禅宗大师还是诗人,或者仅仅是一条河流,如黄 河;或一条道路,如丝绸之路。 ——比尔·波特(美国当代作家、汉学家) 与西方这种排斥女性作家的传统相反,中国文 人自古以来就流行表彰才女的风尚,才女被称为“ 女史”“彤管”“女博士”。可以说,世界上没有 一个文化传统比中国更注重女性文才了。 ——孙康宜(美国著名华裔汉学家,耶鲁大学 东亚语言文学荣休讲座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