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以“经世致用”思想为宗旨进行编选,集中展现魏晋六朝时期各类代表性古文的选本,是一部集中展示魏晋六朝三百多年古典文学和思想文化的专书。书中注释绵密、不厌其烦、征引广博,并做了全译。本书还对每篇逐一加注作者小传与题解,本书译注者根据每篇文章的难易和价值都做了详略不一的题解。既有作者本人的事迹、思想,文章本身的文学和思想价值。也有由人、事而论及历史时代的评语。阐发精当,对文章、作者、时代都有较为深刻的辨析和见解。包含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哀祭、书牍、传记等各类文体,诸体兼备。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急速变动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在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本书聚焦中古中国时期的古典文学,是一部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文风、历史与思想的基础性读本。 目录 卷一(论著序跋) 运命论∕李康 辩亡论(上)∕陆机 辩亡论(下)∕陆机 后汉书?宦者传序∕范晔 卷二(词赋) 酒德颂∕刘伶 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曹植 汉高祖功臣颂∕陆机 荣启期赞∕陆云 女史箴∕张华 剑阁铭∕张载 太师箴∕嵇康 乘舆箴∕潘尼 释奠颂∕潘尼 太康颂∕挚虞 尚书令箴∕挚虞 东方朔画赞∕夏侯湛 三国名臣序赞∕袁宏 聘士徐君墓颂∕孙绰 拟金人铭作口铭∕傅玄 女史箴∕裴子野 座右铭∕卞兰 征士颂∕高允 卷三(诏令奏议) 策丞相诸葛亮诏∕蜀汉后主 赐彭城王据玺书∕魏明帝 下国中令黄初六年∕曹植 檄蜀文∕钟会 为石苞与孙皓书∕孙楚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傅亮 诫江夏王荆州刺史义恭书∕宋文帝 谏明帝疏∕高堂隆 劝进表∕刘琨 文字源流表∕江式 卷四(书牍) 与吴季重书∕曹植 与杨德祖书∕曹植 答魏太子笺∕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吴质 答东阿王书∕吴质 答临淄侯笺∕杨修 与诸葛恪书∕薛综 为会稽王昱与桓温书∕高崧 与会稽王笺∕王羲之 遗殷浩书∕王羲之 报殷浩书∕王羲之 与尚书仆射谢安书∕王羲之 诫谢万书∕王羲之 与吏部郎谢万书∕王羲之 赠刘琨书附诗一首∕卢谌 答卢谌书附诗一首∕刘琨 与陈伯之书∕丘迟 卷五(哀祭) 王仲宣诔∕曹植 吊魏武帝文并序∕陆机 陶征士诔∕颜延之 阳给事诔∕颜延之 祭屈原文∕颜延之 祭古冢文∕谢惠连 祭颜光禄文∕王僧达 即位告天文∕齐高祖 卷六(传志杂记) 后汉书?班超传∕范晔 后汉书?臧洪传∕范晔 三国志?王粲传∕陈寿 三国志?诸葛亮传∕陈寿 晋造戾陵遏记∕阙名 后记 ?" 精彩页 《女史箴》 作者小传 张华(232~300年),字茂先,范阳郡方城(今河北省固安县南) 人。西晋著名诗人。晋武帝受禅,张华为黄门侍郎,因排除异 议,为赞武帝伐吴,尽忠匡辅,封广武县侯,迁升为中书令、散 骑常侍,惠帝时官至司空。后来因与赵王司马伦及孙秀有隙,被 害。张华学识渊博,当时绝伦,历居要位,自身又是诗人,所以 对于文人极力维护。加以诱进人物不倦,在当时日益发展九品 中正制的情势之下,正如《晋书》本传所说,对于“穷贱候门之 士”,只要有“一善”,他就“咨嗟称咏”而“为之延誉”,可见不 只是太康文学之盛,就是太康年间所呈现的小康局面,也确实 与张华的功绩密不可分。张华的诗作,虽说“儿女情多,风云气 少”。(《诗品》)但是能以平淡不饰之笔,写真挚不隐之情。而此 种明白畅达,意近情深的艺术风格,却正是两晋文坛所难能可贵 的。原有集十卷,已散佚,今传《张司空集》,为后人所辑。另 著有《博物志》十卷。 题解 《女史箴》作于永熙元年(290年),其时晋惠帝昏聩无能,贾皇后 凶妒暴虐。武帝死后仅仅数月,惠帝即为贾后所左右,废皇太后 为庶人。非但如此,贾后还大树其母党,既令族兄贾模与从舅郭 威共辅朝政,又使母广城君的养孙贾谧参预国政。《晋书》本传 说张华“惧后族之盛”而“作《女史箴》以为讽”,可谓深得作者 为文的本意。不过继而又说“贾后虽凶妒,而知敬重华”,却又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以致掩盖了《女史箴》的价值。箴,作为一 种文体,虽说属于劝戒文辞,但是张华的《女史箴》,却柔中见 刚,看似委婉规谏,实则如匕首,直刺贾后要害。出语之义正辞 严,加以张华又素有“尽忠辅佐,弥缝补阙”的声望,贾后虽暴 虐亦不得不有所收敛。可见贾后左右惠帝拜张华为司空,进封壮 武郡公,不过是慑于《女史箴》之威势,惧怕身败名裂而故作以 退为进之计而已,又何“敬重”之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