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山居诗语/中华诗词丛稿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关荷馨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山居诗语》为作家关荷馨的诗文集,分为“山居诗集”和“山水游记”两部分。“山居诗集”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山居诗词400余篇,这些诗词记录了抚琴、品茶、问道等诸多雅事,展现了山水中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的状态以及通透自然、淡泊名利的高尚志趣。“山水游记”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名山大川的旅游经历,文笔清新有趣,反映了山水田园居住的怡然自得的状态。 作者简介 关荷馨,女,满族,祖籍辽宁凤城。现任司法部司法协助交流中心副处长,九州格律诗词社词部主编。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和日本筑波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国际法学硕士和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业余时间喜欢古典诗词和东方哲学,在多家诗刊平台发表诗词作品四百余首。作品格律严谨,多描绘山居生活的闲适与惬意,意境幽远、空灵清寂、富有禅意,令人悠然忘俗。诗歌中有松月花云、高士知己、桃园洞天等诸多景象,还有观雨、抚琴、采药、品茶、听云等诸多雅事,展现了山水中人逍遥自在、安贫乐道、不计名利的高尚志趣以及清净虚淡、不与世事沉浮的情感。 目录 出版缘起 远方诗意寄山居 《山居诗语》序 第一部分 山居诗集 七绝·山居梦 七绝·山中春日 五绝·暮春 七绝·花思 五绝·春山 五绝·归山 七绝·花居 七绝·山居 七绝·花忆 五绝·秋山 五绝·秋思 七绝·元日雪夜访友 四绝·壬寅年五一假日感怀 四绝·庐中 五绝·庐中居 七绝·庐中隐 五绝·庐中吟 五绝·花境 七绝·清和节山中遇故人 七绝·壬寅立夏感怀 七绝·立夏 七绝·忆净慧长老 七绝·浴佛节感怀 七绝·花梦 七绝·桃源居 七绝·春山仙境 七绝·花夕 七绝·煮雪烹茶 七绝·山中道人 七绝·竹庐听雪 七绝·花归 七绝·上元节 七绝·山中问道 七绝·道院春日 五绝·禅院钟声 七绝·寒山僧踪 五绝·花情 五绝·花话 七律·芒种雅集抒怀 七绝·西藏行旅 七绝·忆故人 五绝·策杖寻幽 五绝·竹林观瀑 七绝·武夷山小居 七绝·达摩大师赞 七绝·慧能大师赞 七绝·花幻 五绝·归来 五绝·抚琴 五绝·采药 五绝·观雨 七律·竹庐山房 西江月·山水间 西江月·兰香涧 西江月·大理山居幽赏 五绝·空山道人 五律·普陀山居 五律·归去来兮 五律·林泉高致 七绝·普陀巡礼 …… 七绝·山静日长 五绝·雅事 五绝·虚无 五绝·崆峒山 七绝·采药 七绝·峨眉幽居 七绝·普陀幽居 七绝·崂山栖隐 七绝·笔底潇湘 七绝·问道 七绝·悬空寺 七绝·溪山雨后 纱窗恨·雨后崂山 纱窗恨·云山墨戏 七绝·春山闲趣 七绝·春水渔舟 五绝·春山闲居 七绝·听雪 五绝·听瀑 七绝·兰香院 五绝·溪山行旅 五绝·书斋雅事 七绝·听松观瀑 七绝·春江渔隐 七绝·春山秀色 七绝·月夜赏荷 七绝·崂山幽隐 五绝·林下会友 烛影摇红·山居闲趣 烛影摇红·笑傲林泉 七绝·书斋墨戏 七绝·春山暮色 第二部分 山水游记 武夷山中遇奇僧 鸡足山中的隐修者 云门寺的传奇故事 墨韵茶香绕普陀 灵隐寺中忆济公 自古终南多奇人 雪窦山中觅禅心 洞天福地武当山 平常心是道——福建圣迹寺参访 花香诗意满苍山 仙音雅韵遍黄山 日本高野山探秘 序言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诗歌伴随了中国几千年 的文明史,承载着中国人 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支撑个 体的精神力量。很多文人 雅士喜欢用诗歌来描绘山 居生活的惬意和悠闲,表 达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 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 的独立人格。 山居诗是在魏晋玄学思 想的基础上产生,魏晋士 人游山玩水,不仅仅是因 为山水之美使得他们喜而 忘归,更重要的是他们在 山水中可以感悟到人生的 真谛,从而掌握人生的精 神支柱。中国古代士人受 儒家和道家思想影响最为 深入,他们在官场得意时 主张儒家之道,失意后主 张道家学说,通过亲近清 净的山水可以体悟老庄之 道。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开创 性的山水田园诗人,其恬 淡闲适的诗风为后代文人 所效仿,在山水画中以陶 渊明诗文为题材的画作不 胜枚举,如各种桃源图等 ,画家通过此类作品表达 对桃源仙境的理想和追求 。唐代王维的诗人身份, 为他诗画同源的观点提供 必要的文化奠基。被奉为“ 水墨画之祖”的王维,无论 是诗还是画,都有耐人寻 味的禅意之美,令人迷醉 。其《雪溪图》画法简单 ,但给人以平远清疏、冷 逸空灵的意境,展现出恬 淡静谧的气息,禅意十足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画家以诗人画,诗人为 画题诗,诗歌与绘画相互 贯通,共同发展和繁荣, 这是值得每个中国人引以 为傲的极具中国特色的文 化艺术传统。“气霁地表, 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 叶微脱。”出自谢庄的《月 赋》;“春草碧色,春水渌 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出自江淹的《别赋》;“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出自杜甫的《月》;“海 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水二首》。以上诗句均曾 作为北宋画院的考题,这 体现了宋代对于院体画诗 意表达的重视和追求。在 山水画最盛的明代,仅《 明画录》就载有四百多位 山水画家。他们注重诗、 书、画的有机结合,使得 文人画这一优良传统更臻 完美。平沙落雁、远浦归 帆、江天暮雪、洞庭秋月 、潇湘夜雨、烟寺晚钟、 渔村落照等景象无不透出 一种浪漫悠闲的诗意气息 ,文人们通过绘画表达对 山居生活的向往,在画中 注入山水诗文的灵性,为 文人画注入新的独特的审 美元素,山居诗也因山水 画的发展而日益多元和丰 富。 山居诗的发展对中国哲 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山居诗在漫长的历史中继 承、创新与发展,逐渐融 入了仙学气息、隐逸情怀 和佛道思想,诗人通过禅 诗和玄言诗来描写清幽玄 远的意境并阐释甚深微妙 的哲理。禅宗六祖慧能大 师的开悟诗“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被世人传颂 千年并启发无数人对于“明 心见性”的思考和探索,道 家祖师白玉蟾的“白云黄鹤 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 人间桃李花”淋漓尽致地描 绘出道人生活的潇洒自在 ,引发无数人对“道法自然” 的向往和追寻。禅理人诗 ,以诗言道,山居诗作为 一种独特的写作传统,逐 渐充满禅意与仙风,诗以 载道的功能凸显,成为中 国哲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文 化现象。 笔者在北京生活了近三 十年,每天面对的是鳞次 栉比的写字楼、喧嚣的人 群和车流,内心更加向往 和渴望山林生活。笔者业 余时间喜欢游历山水、寻 师访友并用诗词表达所思 所感。《山居诗语》共收 纳了笔者近年来创作的山 居诗词400余篇,这些诗词 均刊发在国内各诗刊平台 ,诗里有松月花云、高士 知己、桃源洞天,还有观 雨、抚琴、采药、品茶、 听云、问道等诸多雅事, 展现了山水中人逍遥自在 、怡然自得的状态以及通 透自然、无所谓名利、独 与精神而往来的高尚志趣 。笔者因经常游历山川而 结识很多奇人高士,笔者 有幸近距离接触他们并与 他们展开深度对话,对他 们的生活状态进行深入细 致的观察,现以山水游记 的形式整理出来并附在山 居诗集之后,与各位读者 分享。 本书能够出版,首先要 感谢我的父母多年来对我 无私的关爱、鼓励、支持 和付出,还要感谢一直关 心我的亲友、同学和师长 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山居 生活没有清苦,没有寂寞 ,只有诗意与闲适。跟着 《山居诗语》去旅行吧! 笔者衷心希望,这本书能 够带您走进世外桃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