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智能投顾的信义义务为研究对象,对智能投顾能否适用信义义务制度,智能投顾承担信义义务的主体、智能投顾信义义务的内容和标准、智能投顾信义义务履行中的信息披露和监管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针对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智能投顾信义义务法律制度的路径和措施,为我国智能投顾行业的健康发展、投资者保护、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参考。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智能投顾模式下信义义务的正当性 第一节 智能投顾的界定 第二节 智能投顾模式下信义义务的法学分析 第三节 智能投顾模式中信义义务的经济学分析 第二章 揭开智能投顾的面纱:信义义务主体 第一节 智能投顾模式中的利益冲突 第二节 智能投顾的法律地位分析 第三节 智能投顾运营者信义义务主体的正当性 第四节 智能投顾中的其他信义义务主体 第三章 智能投顾中信义义务的标准 第一节 明确智能投顾中信义义务标准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智能投顾信义义务标准构建的特殊性 第三节 智能投顾中信义义务标准的内容 第四章 智能投顾模式中信义义务履行的主要保障路径 第一节 智能投顾信义义务保障路径之一:信息披露 第二节 智能投顾信义义务履行保障路径之二:信义义务监管 第五章 智能投顾模式中违反信义义务的民事责任 第一节 违反信义义务责任性质界定 第二节 违反信义义务责任构成要件 第三节 违反信义义务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违反信义义务的免责事由 结论 参考文献 序言 序 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速度像坐上了火箭,从人 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到生成式大模型ChatGPT,技 术的演化和迭代升级让人们应接不暇,“转瞬之间”, ChatGPT已经4.0。在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区块链 、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 会、数字国家和数字世界加速演进,数字技术深刻地改 变着我们的经济、社会、政治、财富和未来。智能投顾 就是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同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委托 理财等金融活动深度融合的典型数字化金融科技产品, 为投资者提供了全新的财富投资模式。自动化的算法决 策、平民化的投资门槛、低风险的投资组合标的以及较 低的投资成本等优势,使智能投顾从诞生之日起便受到 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其投资规模达到万亿美元以上。智 能投顾不但改变了投资模式,也对法律提出了挑战。因 为,法律总是滞后于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因应新的 挑战力有不逮。为了智能投顾的健康发展,防范化解金 融风险,亟待健全智能投顾法律制度。首先,需要确定 智能投顾的法律性质,明确其在法律上的正确定位;其 次,需要确定智能投顾模式下各主体的地位、权利、义 务及责任。世界大多数国家将智能投顾确认为投资顾问 工具,纳入投资顾问监管框架,强调注册准入及对投资 者的信义义务,并根据智能投顾的特点,加强投资者适 当性管理、算法备案和信息披露等。 我国尚未制定专 门的智能投顾法律法规,监管部门按照投资咨询、基金 管理、资产管理和委托理财等法律法规要求对智能投顾 进行监管。我国智能投顾行业获得一定的发展但也受到 法律规范缺失的影响。比如,智能投顾运营者和第三方 服务外包机构之间在责任划分上存在争议等问题严重影 响行业发展。我国亟待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可喜的是, 监管部门一直在推动。2019年10月,中国证监会开始基 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到2023年3月底,参加试点 机构一共60家,服务客户524万户,资产规模达到1464 亿元。2023年6月9日,中国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 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 求意见。征求意见稿特别指出,投资顾问机构必须搭建 信息化平台,强化投资顾问机构践行信义义务、丰富持 续注意义务内涵及防范利益冲突。这明确了监管部门把 智能投顾纳入投资顾问机构监管体系,并对投资顾问机 构履行信义义务提出了强制性要求。 当然,随着智能 投顾的蓬勃兴起,法学理论界掀起了研究智能投顾法律 问题的热潮。然而,许多问题还存在争议,还未达成共 识。比如,智能投顾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信托还是委托, 智能投顾信息披露的标准是什么,智能投顾中各主体违 反信义义务承担责任的顺位怎么排,等等。宋姝博士的 专著《智能投资顾问中的信义义务》系统研究了智能投 顾法律关系的性质、智能投顾中信义义务的正当性、智 能投顾中信义义务的统一标准、智能投顾信息披露、智 能投顾违信责任等问题;主张基于智能投顾委托-代理 法律关系的性质定位,构建信义义务统一标准体系,并 以信息披露和违信责任追究为保障措施;提出了完善智 能投顾中信义义务法律制度的建议。其对当前的主要理 论争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契合了当前立法需求,可以 为健全智能投顾法律制度提供参考,促进智能投顾行业 的健康发展。 期待宋姝博士在金融科技法律领域笔耕 不辍、佳作不断。 是为序。 侯东德 2023年7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