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华帝序诀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郗颂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朝代为线索完整地记录了从秦始皇嬴政至清逊帝溥仪两千多年中国帝王的次序。全书共分为八章,分别是秦汉、魏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夏金元、明清。本书的体裁仿照古代经典蒙学作品《千字文》和《龙文鞭影》,即每句四字,前后两句严格对仗,形成一对骈句。每章共三十对骈句,遵从一个韵部;八章共计二百四十对骈句,共八个韵部。本书正文部分即此二百四十对骈句,合计一千九百二十字。每对骈句之后都添加了注释、释文和背景加以阐释,使所有读者都能充分明白每对骈句的具体含义,全书二百四十处历史梗概前后有序衔接,串联成近十万字首尾贯通的简明中国帝王史。 目录 【秦汉】 姬周颓落,礼乐崩倾。 七雄问鼎,六合归嬴。 开疆设郡,称朕封卿。 斯生帝制,兹录群英。 蓬莱道阻,沙丘鱼腥。 项籍贵胄,陈涉役丁。 高挟胡亥,羽戮子婴。 灞上汉祖,垓下楚兵。 舍父刘季,畏母惠盈。 吕雉残虐,少主伶仃。 文平淮济,景定吴荆。 威宣大漠,武耀丹青。 彻悲巫蛊,光佐弗陵。 海昏薄祚,病已深情。 元嫱窈窕,成燕娉婷。 哀堪断袖,莽竟鸩平。 孺子易废,新政难兴。 绿林举义,赤眉拔营。 更始徙宛,建世踞京。 秀伸炎汉,庄梦神明。 章炟宽赦,和肇廓清。 班超抚远,窦宪勒铭。 阉秽执柄,外戚振缨。 邓辞壮岁,隆殇幼龄。 阎姬负恃,安祜巡行。 懿顺饮恨,宦者彰名。 冲拥襁褓,质殒内廷。 梁折佞幸,党锢桓灵。 何进犬豕,董卓鲵鲸。 弘农泛梗,陈留飘萍。 【魏晋】 俊杰横槊,旌旆蔽空。 汉献傀儡,魏武枭雄。 操削河北,策霸江东。 刚柔刘备,忠义关公。 乌巢粟米,赤壁艨艟。 孙权伟略,周郎奇功。 襄樊水涌,夷陵火攻。 孔明上智,阿斗中庸。 丕窥江左,叡驾关中。 司马肘腋,诸葛股肱。 曹芳稚子,太傅衰翁。 仲达诱爽,景师问松。 亮除元逊,休缚子通。 昭虽专擅,髦岂苟生。 炎登宝殿,奂遣金墉。 亡吴浑濬,破蜀邓钟。 禅非思蜀,皓反讽充。 三分乃并,九域复同。 淫奢晋武,愚钝惠衷。 八王血雨,五胡腥风。 怀炽讨越,愍邺稽聪。 王马与共,敦隗相争。 睿憎首恶,绍惩次凶。 成衍夭逝,康岳早终。 穆聃南面,将军北征。 丕入大统,奕出九重。 桓温骄纵,谢安雍容。 简文忧死,孝武魇崩。 玄封十郡,裕斩六龙。 宗罹谣谶,文弑桐宫。 【十六国】 衣冠南渡,戎狄北出。 逼禅曹魏,乞降匈奴。 渊和肇祸,聪曜摧枯。 勒尝微贱,虎固残毒。 石遵诘鉴,冉闵杀胡。 拓跋道寡,慕容称孤。 皝儁辟土,暐评惮吴。 凉臣旧主,成王新都。 张骏据陇,李寿屯涪。 健遂清野,生可罄竹。 燕倾仇覆,凉毙代诛。 坚御江北,猛相秦苻。 淝水未越,雄师已殂。 降卒俱散,叛将皆辜。 四凉西拒,三燕东突。 二秦中守,一夏北逐。 后秦姚氏,西秦乞伏。 丕垂斗智,登苌竞哭。 夏筑统万,凉戍伊吾。 西李后吕,北沮南秃。 后凉秦噬,西凉北除。 南凉秦虏,西秦夏俘。 异种枭殄,同姓剪屠。 台壁决胜,参合亏输。 南燕德续,北燕冯扶。 东晋西讨,北魏南图。 荡秦收鲁,克谯剿卢。 吞燕擒夏,夺洛围姑。 诸强兴瞬,列霸亡忽。 终于太武,始自五族。 【南北朝】 干戈未毕,兵车犹急。 宋衰齐替,梁退陈袭。 符囚吴郡,隆欲狼胥。 劭刺君父,骏抑宗戚。 子业鲜耻,明彧多疑。 昱辄放恣,准唯啜啼。 道成应谶,萧赜校籍。 业文身殁,支庶自居。 卷戾颇甚,融就须臾。 衍南久御,夤北长羁。 台城悖逆,佛寺皈依。 纲栋黜位,纪绎争嫡。 渊明拜奏,方智让揖。 霸先誉蒨,伯宗逊顼。 后庭玉树,末主妖姬。 珪安内宇,嗣攘外敌。 焘临瓜步,余守京畿。 濬弘笃释,孝文易习。 宏恪雄武,诩钊惨凄。 尔朱君刃,子攸贼逼。 晔推恭继,朗罢修即。 国分欢泰,魏裂东西。 见炬并立,钦廓屡欺。 澄狂殴帝,洋癔为琵。 殷悸失语,演骇致疾。 湛亲奸佞,纬册犬鸡。 上皇诞纵,幼主流离。 护弑觉毓,邕灭高齐。 赟择五后,阐赐九锡。 杨昌宇敝,隋创周息。 【隋唐五代】 开皇南下,大业西伐。 重提锐旅,再并中华。 通渠北贯,精甲东铩。 江都天子,河朔豪侠。 充流窦斩,侑黜渊达。 唐公后举,秦王先发。 一生戎马,百战黄沙。 岱峰高治,感业娇葩。 中睿垂拱,女帝振刷。 显茂庸懦,粉黛猖猾。 李旦委政,玄基摩崖。 开元盛景,安史高牙。 肃亨颠沛,子仪弹压。 代豫锄孽,德适丧家。 内宫权宦,外域嚣阀。 顺诵祚浅,宪纯政佳。 穆恒顽昧,敬湛游暇。 文昂幽禁,武炎擢拔。 宣忱得道,懿漼失察。 僖儇遁蜀,黄巢赋花。 晔柷轩殿,全忠府衙。 五代迭霸,一统摧塌。 克用骁勇,朱温奸黠。 珪贞亲灭,存勖威加。 嗣源兵噪,厚珂军哗。 敬瑭献土,重贵抗鞑。 知远伺取,承祐贸杀。 郭威尚俭,柴荣明罚。 丰功犹在,壮志惜煞。 师还将返,母惧儿怛。 【十国两宋】 强藩桀骜,残唐飘摇。 封疆僭号,裂土分茅。 审知闽启,同室戈操。 翰钧反目,羲政扬镳。 马殷始楚,众驹争槽。 密渥吴作,演溥权凋。 南唐重教,李昪轻徭。 璟平闽楚,煜咏春宵。 建衍奢侈,祥昶逍遥。 前蜀庄剿,后蜀赵消。 镠开吴越,瓘燃江桡。 佐倧忌扈,钱俶归朝。 季兴婪索,从诲诈邀。 融勖奉贡,继 序言 我很喜欢历史和古文, 部分是源于自身的兴趣爱好 ,也得益于中学母校对我的 培养。十七年前,我有幸考 入了北师大实验中学的初中 部就读,在第一节历史课上 ,一位姓宋的女老师让班里 的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中 国的朝代顺序图。我忽然想 起小时候就烂熟于心的《中 国历史朝代顺序歌》,“夏 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的 口诀让我在脑海中迅速形成 了粗略的脉络,但终究没有 勇气走上台去。也是在同一 年,我第一次在语文教材的 选读章节看到了《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的文 字之妙、韵律之美瞬间打动 了我,我竟在几天之内将全 文背诵下来,至今不忘。 后来,虽然我以优异的 理科成绩考入中国最负盛名 的学府之一,但中学六年对 我的影响让我仍以文科生自 居。时至今日,我已然忘记 解析几何的求法、动能定理 的公式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 式的配平,但我永远忘不了 每周对历史课的热切盼望和 语文课上学到诗词歌赋时的 激动之情。每到假期发放下 学期的书籍,我都迫不及待 地翻开历史地图册和语文课 本的古文篇目,徜徉其中。 到了大学乃至参加工作,对 历史和古文的热爱驱动我投 入大量的时间继续了解、学 习,虽无甚成就,但它们潜 移默化地成为我生命中不可 分离的一部分。 2015年的春天,我正在 英国杜伦大学做交换学生。 在一个惬意的午后,我忽然 想到,既然有《中国历史朝 代顺序歌》,为什么不能有 《中国帝王顺序歌》?既然 《千字文》《龙文鞭影》的 体裁可以凝练、对仗、押韵 地记述历史、描绘人物,为 什么不能以同样的体裁将中 国古代帝王的顺序编写成文 ?经过一番检索,我惊讶地 发现似乎自清帝退位上百年 来,尚未有人如此尝试,于 是我便不自量力地“敢为天 下先”了。 《中华帝序诀》的成书 背景正是基于此。我前后用 时八年,在2023年2月,经 百易其稿,终于大功告成。 当年周兴嗣写《千字文》只 消一夜劳心便传世千载,而 我八年之功想必也无人问津 。以此观之,真是弗如古人 远甚! 关于本书的写作,有如 下方面需要和读者说明: 首先,本书以朝代为线 索完整地记录了从秦始皇嬴 政至清逊帝溥仪两千多年中 国帝王的次序。全书共分为 八部分,分别是秦汉、魏晋 、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 代、十国两宋、辽夏金元、 明清。 经统计,本书记述的人 物共计409人,其中帝王 342人。中国自嬴政以来究 竟诞生了多少位帝王,取决 于统计口径的选择。相比于 网络上流传的种种数字,本 书的342位帝王固然是偏少 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三 个方面: 其一,五胡十六国时期 政权林立、帝王繁多,无法 一一列举。因此本书在“十 六国”部分更加着重铺陈十 六国的兴衰更替,而淡化了 对帝王的叙述,这与其他部 分有很大不同。对于十六国 横跨一百多年纷繁复杂的演 化史,能够用寥寥三十对骈 句讲述来龙去脉已经殊为不 易,无法奢求将历史的细节 下沉到帝王层面。当然,我 已在每对骈句下的“背景”部 分将这一时期所有我国的简 要历史都补充进去,也算是 尽力弥补一些遗憾。 其二,一些在乱世中或 傀儡而立,或旋踵而亡的非 正统政权未纳入本书,如秦 末的熊心、汉末的公孙述、 三国的袁术、西梁的萧詧、 北齐的高延宗、隋末的梁师 都、唐朝的李希烈、五代的 刘守光、伪齐的刘豫、元末 的明玉珍、民国的袁世凯等 。若将此类如过江之鲫的人 物计算在内,恐怕只会喧宾 夺主。 其三,对一些已远离传 统中国地域的政权未有着墨 。譬如盘踞在青海的吐谷浑 、唐宋时偏居云贵的南诏和 大理、辽亡后迁至中亚的西 辽和元顺帝北逃后的北元等 ,因不属于传统中国历史的 范畴,本书也不再画蛇添足 了。 除上述三个方面外,本 书对帝王的罗列基本做到了 概无遗漏。 其次,本书的体裁完全 仿照古代经典蒙学作品《千 字文》和《龙文鞭影》,即 每句四字,前后两句严格对 仗,形成一对骈句。每部分 共三十对骈句,遵从一个韵 部;八部分共计二百四十对 骈句,共八个韵部。本书正 文部分即此二百四十对骈句 ,合计一千九百二十字,是 为对中国古代帝王史之极限 压缩后的结果。无疑,《中 华帝序诀》的辞藻、文思皆 远不及古人,但我在以下方 面力求尽善: 第一,保证格式的工整 ,使二百四十对骈句全部对 仗; 第二,追求韵律的统一 ,每部分的三十对骈句全部 一韵到底,且不使用重复的 韵字; 第三,体现平仄的美感 ,每对骈句前句末尾为仄音 ,后句末尾为平音。 为达到以上三点,并严 格按照朝代顺序完整地记述 中国帝王,其难度可想而知 。 最后,正是因为有上述 限制,导致正文难免有晦涩 难懂或佶屈聱牙之处,故我 在每对骈句之后都添加了注 释、释文和背景加以阐释, 使所有读者都能明白每对骈 句的具体含义。每对骈句的 “背景”部分为历史梗概,全 书二百四十处历史梗概前后 有序衔接,串联成约十万字 首尾贯通的简明中国帝王史 导语 本书作者用时八年,百易其稿,仿照古代经典蒙学作品《千字文》《龙文鞭影》的体裁,凝练、对仗、押韵地将中国古代帝王按照历史发展顺序编写成文。本书以朝代为线索完整地记录了从秦始皇嬴政至清逊帝溥仪的两千多年中国帝王的历史。全书共分为八部分,分别是秦汉、魏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夏金元、明清。 本书记述的人物共计四百零九人,其中帝王有三百四十二人。 精彩页 姬周颓落,礼乐崩倾。 [注释]姬周:即周朝。因周天子为姬姓,故周朝又称姬周。 礼乐:礼乐制度,此处指社会秩序。 [释文]周王朝国力式微,衰败倾颓;社会秩序动荡紊乱,礼崩乐坏。 [背景]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王朝,由周武王姬发所建,前后存续近八百年。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周朝土地分封给王室宗亲、开国元勋或古代君主后裔,而接受分封的诸侯为周天子镇守疆土、上缴贡赋,在周朝内部形成了星罗棋布的诸侯国。西周的另一重要政治制度为礼乐制度,相传由周公旦创建。“礼”从形式上规范了正确的外向社会举止;“乐”从情感上聚合统治范围内的社会心理方向。礼乐制度是宗法等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维系了周朝统治。东周时期,诸侯王势力强大而周王朝国力式微,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威权丧失。各诸侯僭用礼乐的现象愈加普遍,周朝的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礼法不能贯彻,雅乐无法实施,原有维持统治秩序的礼乐制度逐渐瓦解,礼崩乐坏的局面出现。 七雄问鼎,六合归贏 [注释]七雄:战国七雄,即齐、楚、燕、韩、赵、魏、秦。六合:天、地、东、西、南、北之六方。赢:秦王赢政。 [释文]战国七雄纷纷问鼎中原;天地四方归于赢政一统。 [背景]东周后期,周天子彻底丧失对诸侯国的掌控。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剧烈的政治变革将中国历史由诸侯林立的春秋时代带到风云激荡的战国时代。众多诸侯国经过数百年的蚕食鲸吞,数量锐减,其中属战国七雄国力最为强盛,纷纷问鼎中原。又经过二百余年的争霸战争,秦王赢政“奋六世之余烈”,灭亡了享国近八百年的周王朝,又以风卷残云之势在十年内先后荡平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实现一扫六合、统一中国的千秋伟业。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一年是公元前221年,是波阑壮阔的两千多年中国帝王史之起点,中国历史亦由此进入新的纪元。 开疆设郡,称朕封卿 [注释]郡:郡县。 卿:三公九卿。 [释文]秦始皇开疆拓土,设立郡县制度;又首称皇帝,加封三公九卿。 [背景]秦始皇灭六国后,继续开疆拓土:向南征服百越,向北进攻匈奴,使得秦朝版图空前辽阔。为有效统治广袤的领土,秦始皇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改行郡县制。郡县制是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有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同时,秦王贏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遂创“皇帝”一词取代“王”,后世效法沿用,成为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在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贏政综合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机制,建立起三公九卿制度,以在中央实现对国家的有效管理。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即奉常、廷尉、典客、郎中令、卫尉、太仆、少府、治粟内史、宗正。贏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制国家,并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之专制政治格局,被后人尊为“千古一帝”。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