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麦积山石窟考古研究新视野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夏朗云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系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考古研究室主任夏朗云2011年以来考古研究的成果集,以地理新视野为首章,接续麦积山仿木崖阁建筑结构、皇家因素、水陆画等新视野,收录文章20篇。此书首在地理视野之新,明确麦积山《山海经》《禹贡》著录的自然和人文双遗产的名山,通过对麦积山石窟木崖阁建筑结构、水陆画内容以及古代岩画的解读,进一步发明其皇家石窟特性,并由此观照麦积山石窟雕塑、绘画,进而阐明服务于当代旅游与文化再造的重要意义。 目录 地理 蟠冢山名考——蟠冢山·鲋鱼山·麦积山 麦积山在古岩画地图中示现 建筑 麦积山石窟第4窟庑殿顶上方建筑遗迹新发现 附:中区悬崖坍塌三窟龛建筑堆积遗迹清理 麦积山石窟第4窟散花楼外檐下仿木构件再勘察 附:新发现的散花楼中龛北周壁画建筑 麦积山石窟第5窟牛儿堂崖阁仿木建筑结构新勘察 皇家 麦积山石窟第133窟与西魏乙弗氏寂陵——麦积山石窟第43窟与隋文帝神尼舍利石室 麦积山石窟第127窟正顶部大飞行者与西魏乙弗氏 麦积山石窟第4窟散花楼与北周闵帝明帝武帝和王父宇文泰 麦积山石窟第5窟牛儿堂与隋独孤皇后和北周皇太后杨丽华 水陆 麦积山瑞应寺藏清代纸牌水陆画的初步整理 麦积山瑞应寺清代小型纸像牌水陆画的用途 杂类 北周佛像复古因素——以麦积山石窟为例 释“天雄赫瀛” 附:有关题记订正 摩崖题刻“麦积山” “是无等等”今解 金刚台·紫金台·金台——由大足石窟到麦积山石窟再到单铺背屏式造像的观察 拉梢寺石窟尉迟迥为谁开凿大佛——兼谈未在麦积山开凿并采用浅浮雕塑的原因 仙人崖石窟王予望题楹联释读校订——兼考定麦积山无名楹联书者 附录 崇祯皇帝御押考释 麦积山寻古——答天水电视台《行游天水》访谈 后记 序言 2010年、2013年夏季的 两次大雨水,冲出了两块石 头,其上有古人的凿作,均 与麦积山这块更大的石头有 关。两块石头,分别拓展了 麦积山古建筑和古地理的新 视野,尤其是在地理上,新 视野一词更合适。于是在本 书收录对此两块石头上内容 的考证后,想到命名本书为 新视野。当然也受到文物出 版社“考古新视野丛书”的影 响。野有野的趣味,考古的 优势便是在野中发现历史, 在野中焕发文采。 第一块石头上的建筑构 件,呈现了北周时期北方地 区“重楣”结构的端倪,开拓 了古建筑结构的新视野。第 二块石头上的岩画,印证了 我1996年《蟠冢山名考—— 蟠冢山·鲋鱼山·麦积山》一 文中的观点。此文主要是由 文献的角度开拓了麦积山古 地理的新视野,新发现石头 上的岩画地图,以文献与文 物双重证据重新证明麦积山 是古蟠冢山发祥地的说法。 地理是山野中石窟的背 景,建筑是石窟的大结构和 外貌。于是,以地理新视野 为首,以古建筑的新视野为 次,续以皇家因素、水陆画 等新视野内容,编成这本考 古札记。 记录的过程中,我和同 事们曾在悬崖桩孔中见过白 天酣睡的飞鼠和警惕性很高 的闪着七彩异光的小蜥蜴, 于是赶紧将它们抓拍下来, 形成工作间隙的一种趣味。 站在高崖半壁,纵目远望, 心旷神怡。 当我们踏在悬空的脚手 架上,往往脚下面即见钢管 空隙间和周边处,显示出大 地上翠绿的树丛。我们小心 翼翼,在散花楼薄肉塑飞天 上方,亦如同飞天般贴壁, 虽觉危险,竞还时时颇有些 刺激和兴奋,而悬崖下瑞应 寺中人仰望时,不禁咋舌矣 。 麦积山居,最感慨的, 是与古人的重逢。在石窟悬 崖最高处,晤对古人草书签 名,辨认出南宋麦积山瑞应 寺主持明觉大师手书其法名 “重遇”时,恍惚中,此时此 地此古物的状态,于七百多 年后再与今人的重遇——考 古不就是今人与古人重遇吗 ?佛教轮回不也是不断的重 遇吗?考古就是一种轮回, 在不断重遇中不断地刷新认 识。 考察皇家因素时,记忆 深刻莫过于乙弗氏题记的发 现。史载西魏皇后乙弗氏与 麦积山有关,但哪一件是乙 弗氏的文物,却没有实际根 据。直到2014年夏季的一 天中午,不经意间路过凉爽 的第135窟,在石立佛像身 后,恍然自问,这尊立佛肘 后的一处刻痕是不是字,是 不是反写的“乙”字。正因这 一字题记,这件立石像被断 定为有关西魏乙弗氏的考古 学标型器。 麦积崖上与古人的重遇 不止这些。当体会到散花楼 与北周太祖宇文泰的关系、 体会到牛儿堂与隋独孤皇后 和杨丽华的关系、体会到第 127窟正顶部大飞行者画像 与西魏乙弗皇后的关系时, 均有一种探幽解密的畅快。 在调查麦积山瑞应寺所 藏水陆画时,难忘的是,麦 积山下村庄中的老人也是证 据之一。老人绘声绘色回忆 起孩童时和尚在他家屋中摆 上彩画纸牌、在院中叠起桌 椅的情形,为我们眼前特殊 的纸牌水陆画增加了那村中 夜晚的香火气。 通过走访水帘洞拉梢寺 石窟、大足石窟、仙人崖石 窟,本书也记载了石窟间加 深彼此相关文物认知的过程 ,相关文物互证更能看清彼 此的历史定位。 2004年偶阅《中国文物 报》,看到故宫朱家潽先生 征文所引起的讨论,涉及草 书画押,兴趣所至,遂应征 一篇登载。随后,报纸上出 现了一篇反驳,将欲再讨论 ,此番征文活动已结束,但 网上于我的观点有认可。 回顾自1987年来到麦积 山的主要考古历程,1996 年的《蟠》文,考证麦积山 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在《山海 经》《禹贡》上著录的名山 。2010年拙著《麦积山石 窟考古断代研究——后秦开 窟新证》(甘肃人民出版社 ),考证后秦长安皇家首次 于麦积山的大规模开窟。 2017年,对古岩画的考证 ,是对《蟠》文追加的一次 有力佐证。于是更加相信, 佛家选择在麦积山弘法、长 安后秦皇家选择在麦积山开 窟造像,麦积山独特深厚的 地理背景,应是重要原因之 一。同时,也初步认识到, 其他后继的长安皇家——西 魏、北周、隋皇家,亦选择 在麦积山开窟造像,且规模 越来越大,面貌越来越宏阔 ,位置越来越高,附带其他 贵族和平民洞窟,众星捧月 ,星罗棋布,终于基本占满 了麦积山崖面。 之前有所认识,麦积山 石窟是中国四大皇家石窟( 麦积、云冈、龙门、响堂) 之最早者,应是中国皇家石 窟初祖;如今,又有所深化 :麦积山石窟还应是皇家朝 代最多(长安的后秦、西魏 、北周、隋四朝)的皇家石 窟,故应是石窟长安模式的 代表。 由皇家石窟,可理解麦 积山石窟雕塑、绘画何以如 此高超,麦积山石窟建筑何 以如此宏阔。皇家能够使高 技艺工匠集中于麦积山,能 够使民众集体智慧结晶于麦 积山,能够使高水平、高规 格的作品出现于山野。皇家 早已解散,帝王终归尘土, 但假以帝王名号的文物上留 下了精美的艺术。 考古探索除了是向学术 界的汇报,也是对现代旅游 讲解的服务。某游客、某导 游或某记者的疑问,可以是 我的琢磨点。我曾暂时回答 他们,待考。但有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