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介绍了网络空间测绘领域中的主要理论、技术体系和应用问题,围绕网络空间测绘技术体系中的资源探测层、资源表示层、映射与定位层、绘制与可视化层等关键研究内容展开,具体包括网络空间表达模型与资源描述、网络空间资源探测及服务发现与识别、网络空间实体连接关系与网络拓扑发现、IP地理定位、网络空间测绘可视化以及网络空间测绘应用等,此外本书还专门介绍了面向IPv6的网络空间测绘的初步研究成果及面临的挑战。本书适合计算机网络、网络空间安全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以及从事网络安全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阅读。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互联网与网络空间 1.1.1 互联网的概念与内涵 1.1.2 因特网的发展简史 1.1.3 网络空间的概念及演变 1.2 网络测量与网络空间测绘 1.2.1 网络测量:用途与定义 1.2.2 网络空间测绘 1.3 网络空间测绘的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1.3.1 网络空间测绘的研究内容 1.3.2 资源探测技术 1.3.3 测绘分析与映射技术 1.3.4 绘制与可视化技术 1.3.5 网络空间信息建模与资源表达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网络空间表达模型与资源描述 2.1 地理空间及其表达 2.1.1 地理坐标系 2.1.2 投影坐标系及地图投影 2.2 网络空间及其与地理空间的关系 2.3 网络空间资源标识方法 2.3.1 MAC地址 2.3.2 IP地址 2.3.3 自治系统号 2.3.4 端口号 2.4 网络空间坐标表示与表达模型 2.4.1 基于网络拓扑的网络空间表达模型 2.4.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网络空间表达模型 2.4.3 基于网络空间坐标系的表达模型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网络空间资源探测、服务发现与识别 3.1 网络空间资源与服务概述 3.2 主机存活性扫描 3.2.1 ICMPECHO请求响应的基本原理 3.2.2 ICMPSweep扫描 3.2.3 ICMP广播扫描 3.2.4 基于其他ICMP报文类型的主机扫描 3.2.5 基于其他ICMP报文类型的Sweep扫描 3.2.6 基于其他ICMP报文类型的广播扫描 3.2.7 利用ICMP错误报文进行主机检测 3.2.8 基于ICMP的其他主机检测 3.3 端口开放性扫描 3.3.1 端口扫描分类与基本原理 3.3.2 端口高速扫描 3.4 协议与服务识别 3.4.1 基于端口的服务识别 3.4.2 基于Banner信息的服务识别 3.4.3 基于指纹的服务识别 3.5 基于指纹的操作系统识别 3.5.1 经典的指纹识别方法 3.5.2 主动指纹识别技术 3.5.3 被动指纹识别技术 3.5.4 基于机器学习的指纹识别方法 3.6 服务扫描与识别基础工具 3.6.1 Nmap 3.6.2 ZMap 3.6.3 Masscan 3.6.4 XprobeXprobe 3.6.5 Scapy 3.6.6 Unicornscan 3.6.7 NAST 3.6.8 Knocker 3.6.9 Blackwater 3.6.10 IPScaner 3.6.11 p0f 3.7 国内外测绘平台(项目)简介 3.7.1 “藏宝图计划” 3.7.2 “X计划” 3.7.3 “SHINE计划” 3.7.4 Shodan 3 . 导语 探索网络空间,领略未知之美----清华大学教授杨家海、何林以及李城龙联袂打造,引领您踏入互联网的浩瀚海洋,掌握网络空间测绘的精深理论、前沿技术和鲜活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