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视野出发,聚焦于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的治理环境、治理困境、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机制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将理论研究与国家治理实践等紧密结合,通过对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建设的实地调查研究,考察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这一特殊群体治理能力现状,分析其特征与成长规律及制约因素,探究基层治理变迁中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建设规律,为提升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站在基层干部的立场,将治理能力文化背景、焦点问题和解决对策融为一体,明确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目标、动力、重点、环境、战略等重大问题,提出具有时代特征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和能力建设模型框架,为提升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水平提供了钥匙。 作者简介 许海东,广西崇左人,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丰义中国化研究博士毕业,现为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干部治理能力和基层卫生健康规划和治理问题。近年来,先后主持“乡村治理背景下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提升研究”、“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研究”等省厅级以上课题10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重大课题l项,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湖北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及其他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辨析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民族地区的概念界定 二、治理能力的内涵 三、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的概念界定 四、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治理能力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一、治理与统治、管理的区别 二、治理能力与领导能力、执政能力的区别 第三节 民族地区各层级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特点与区别 一、民族地区各层级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特点 二、民族地区各层级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区别 第二章 理论阐释:干部治理能力研究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论述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思想 第二节 中国古代关于治理能力的思想 一、民为邦本思想 二、礼法合治思想 三、无为而治思想 四、德惟善政思想 五、改易更化思想 第三节 西方国家关于治理能力的理论 一、强调以协商、合作为主的协同治理能力思想 二、强调以问题的解决为逻辑点的整体性治理能力思想 第三章 现状阐析: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生态及分析 第一节 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生态特殊性分析 一、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环境的特殊性 二、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环境的差异性 三、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的群体特征 四、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特性 第二节 新时代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结构分析 一、民族地区干部治理能力与治理绩效相关性分析 二、新时代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维度考察 三、新时代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构成要件 第三节 新时代提升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必要性、基本诉求与重构 一、新时代提升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必要性 二、新时代提升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基本诉求 三、新时代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重构 第四章 现实观映: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实证分析(一) 第一节 当前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调查情况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的选取 二、问卷设计思路和收发情况 三、访谈过程及收效 四、样本中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调查基本情况 五、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实证调查分析 一、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现状相关分析 二、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现状差异分析 三、实证调查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核心要素样态分析 第三节 当前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治理方式手段单一,现代治理理念尚未真正确立 二、治理执行能力偏差,治理主体能力滞后于现实发展 三、协同治理能力欠缺,治理体系稳固性有待加强 四、能力提升制度缺乏,治理绩效评估操作难度大 第五章 原因找寻: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实证分析(二) 第一节 治理观念理念落后:传统管理思维较重 一、治理文化薄弱:传统习俗文化影响深厚 二、服务意识不强:重管制轻服务仍占主流 三、政策依赖性强:“等靠要看”思想不同程度存在 第二节 主体能力不强:治理主体核心能力较弱 一、文化层次不高:学历层次低,专业结构不合理 二、决策能力层次低:决策手段单一,决策方法缺乏科学性 三、创新能力层次低:创新思维缺乏,创新力不强,创新动力不足 四、执行能力层次低:执行不够准,执行不够力,执行不到位 五、现代治理技术能力缺乏:接触不多,存量不足,技术不精 第三节 能力评估缺陷:干部治理能力评估体系不完善 一、考核制度的缺陷:指标“单一化”,导向“一刀切” 二、治理能力与绩效考核的失调:价值理性与考核工具的脱节 三、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的不统一:缺乏第三方的监督与检验 第四节 治理主体脆弱:干部治理权责利配置理路不当 一、治理主体权责不匹配:责任大,权力小,负担重 二、组织结构的缺陷:功能有限,内卷化,缺乏相互支持 三、治理环境复杂:治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第五节 治理能力提升梗阻:能力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 一、行政一元主导模式缺陷:权力配置的失衡 二、信息孤岛:能力共享机制不完善 三、治理机制僵化:治理创新与机制刚性的不协调 第六章 对策探究:新时代提升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强化主导因子:树立现代治理理念 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二、树立协同治理理念 三、树立民主法治理念 四、树立共建共享共治理念 第二节 提升主体能力: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水平 一、强化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