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明代永乐时期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 |
分类 | |
作者 | 党月瑶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明初历史事件频繁发生,永乐年间有靖难、北征和迁都三个核心事件,其间还有因太子朱高炽与皇子朱高煦权力斗争引发的政治风波。这些事件成为研究永乐时期历史事件与文学关系无法绕开的节点。本书从永乐时期靖难、北征和迁都三个历史事件出发,考察中央官员及相关人员的人生轨迹、文学创作与心态书写,在此基础上审视永乐时期历史事件对明初文坛格局与文学发展的影响。 作者简介 党月瑶,新疆乌苏人,浙江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校聘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学和明代文学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各一项。在《文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靖难影响下的文臣行为与创作 第一节 靖难之役及死难者的行为与创作 第二节 靖难归附文臣的行为与创作 第三节 靖难逃匿者的生存状态与靖难书写——以龚诩为例 第二章 北征系列事件与翰林文学 第一节 北巡扈从人员及纪行诗歌考论 第二节 北征纪行诗的多维气象与北征文本的层级化——以金幼孜、胡广扈从纪行诗为中心 第三节 永乐间“迎驾缓”事件影响下的台阁文学——以黄淮狱中创作为中心 第三章 迁都事件下的文学与两京文坛 第一节 北京行在时期的文学与文坛 第二节 迁都过程中的认同策略与文学书写——以瑞应与京都赋为中心 第三节 迁都与北京文坛的变迁 第四节 迁都与南京文坛的变迁 第四章 永乐历史事件与明初文学的多重关联 第一节 永乐政治与台阁体发展之关系 第二节 永乐时期政治环境与地方官员群像 第三节 永乐历史事件与藩王文学 附录 金幼孜《北征录》版本辨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历史事件与文学在中国 古代具有密切关系,古代士 人大多兼具官员与文人的双 重身份,加之王朝权势的强 大作用力,文学或文学活动 常常成为权力主导、政治框 架下的群体行为。大到文坛 结构,小到书写模式,均受 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反之, 个人或群体操控下的文学在 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历史事件 产生或隐或显的影响。明初 永乐时期历史事件与文学的 多重关系,主要表现为制度 与事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制度层面主要指文官制度( 馆阁制度)、科举制度等, 历史事件则有靖难、削藩、 北征、迁都等。这些历史事 件使中央官员人生轨迹发生 改变,所形成的政治氛围时 刻影响着文臣的言行与心态 。明前期的文坛掌握在以翰 林文臣为主的中央官员手中 ,永乐年间历史事件对明初 文学的影响不言而喻。换言 之,永乐年间的历史事件或 造成人员变动,或提供创作 主题,或引导写作风格,或 有其他间接影响。从文学的 角度来看,无论是文臣的生 平经历,还是他们的诗文创 作与书写心态,都需放置到 特定历史环境中才能得到更 好的解读。 一 选题范围与研究对象 永乐朝历史事件较多, 研究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 在众多事件中,朱棣直接参 与的主要有靖难、北征和迁 都三项。靖难明确了朱棣对 皇权的掌控;北征既保证了 边境的安定,加强朱棣的权 威,又为迁都做了准备;迁 都则改变了明朝的政治版图 与文学版图,也标志着靖难 系列事件的落幕。三者环环 相扣,共同影响着文臣的流 动分布、创作面貌,成为研 究历史事件与文学无法绕开 的节点。 首先,靖难事件是朱棣 夺取政权的途径,“靖难”一 词“为成祖篡国时所自命”, 原本反映的是朱棣的立场, 但约定俗成,后世的文献编 者都使用该词。靖难之役不 仅是战争,还是建文、永乐 二朝政权更替的关键因素。 朱棣即位后,建文维新之政 被废,建文史料被焚,连建 文帝的年号、历史地位也被 抹去,这种激烈程度远超一 般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权 力传递,更甚于一般的历史 事件。无法回避的建文朝臣 ,皇权更易对他们来说是灾 难还是机遇,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他们的立场与言行。 政治的筛选、人员的变革、 心态的择取等因素,都对文 学创作与文坛整体面貌产生 了巨大影响。 其次,朱棣在位期间, 曾于永乐八年(1410)、 十二年、二十年、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五次亲征。前两 次北征规模宏大,先由南京 巡狩至北京,再由北京出征 塞外。对翰林文臣而言,扈 从行军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由朝堂至战场的场景转换, 带来与身处朝堂之时同中有 异的文学书写。更重要的是 ,北巡与北征改变了以往翰 林文臣集中于南京的分布情 况,出现南北分散的状态, 奠定了台阁文学与文学中心 北移的基础。其间,太子监 国南京发生“迎驾缓”事件。 政治格局对翰林文臣及台阁 文学主体的发展、走向都产 生了影响。 最后,朱棣为维护统治 ,谋划将都城由南京迁往北 平。永乐二年将北平提升为 北京,永乐七年成为行在, 不论是靖难还是北征,都与 迁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政 治角度来看,迁都北京意味 着政治中心的北移,对明代 政局产生深远影响;从文学 角度来看,迁都使长期分离 的南北文臣会合,对“三杨” 格局的确立和台阁体的发展 起到促进作用;以更大的视 角来看,元代也曾建都北京 ,经过王朝更迭的洗礼,明 代北京文学的情况与前朝大 不相同。由此视之,永乐迁 都是明清文学版图变化中的 一大关键,它对明代文学格 局的影响应当得到充分重视 。 靖难、北征和迁都是永 乐年间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 ,影响力自上而下,由中央 波及地方,对政局与文学产 生了深远影响。此外,文坛 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任何宏 观的概念都离不开个体与群 体的建构性作用。与政治制 度相比,历史事件具有完全 不同的作用,其对地方官员 和文人的影响,或通过政治 权力的控制达成,或通过中 央文臣向外辐射。在看似统 一的文臣群体行为之下,每 个人的心路历程和个性表达 不尽相同,而大量的个体会 在整体上形成影响文学创作 与文坛发展不可忽视的动力 。一方面,历史事件下的文 学研究更容易关注到不同地 位、不同遭遇的个体的创作 ,有利于通过大量微观、具 体的文学表现来把握明初文 学态势;另一方面,从历史 事件的角度人手,类似台阁 成员的流动、南北文坛的变 迁等问题都能得到直接有效 的考察。这有助于重新审视 台阁体的产生与发展,对还 原明前期的文学生态具有不 可忽视的作用。 二 研究现状 关于永乐时期历史事件 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涉及的 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三 个方面:一是历史事件的梳 理;二是历史事件与文学的 关系;三是台阁文学创作面 貌,即以翰林文臣为中心的 中央官员的文学创作风格。 永乐时期的历史事件,特别 是靖难与迁都,一直以来都 颇受研究者重视:永乐时期 历史事件与文学的关系,也 得到了研究者一定的关注; 明初馆阁制度与台阁文学则 是明代文学研究中的重点。 ……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