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向环境人文主义--生态批评的文化之旅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宋丽丽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生态批评是20世纪70年代在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资源与能源危机语境中肇始于美国的文学批评概念,具有跨学科与跨文化的特性,聚焦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本书从生态批评反思的向度研究文学在文明转型以及人文主义精神转向中的作用,具体内容包括:在理论层面,涉及了文学的“生态位”的跨学科分析、文学生态诗学的本体建构以及生态批评与文本合谋的叙事策略;在实践层面,以生态批评的视角开启中国文化之旅,对中国文学中的环境想象、区域叙事的生态智慧、黄河书写的感染力以及农禅的深层生态思想进行了文化考察。在生态批评的中国文化之旅中,本书发现文学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最终走向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整体主义自然观以及基于地方的文化多样性共生的环境人文主义建构。
本书适合从事生态批评、生态美学以及环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文学学者以及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以为具有生态环境危机意识、思考文明转型以及可持续生存的读者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宋丽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清华大学外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主要涉猎深层生态学生态批评、环境正义生态批评与文化多样性生态批评;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以及中英文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译著包括《人类与自然世界》《现代艺术》等。
目录
引言:文学、人文与文明的关系
第一章 生态批评反思与文明的转型
第二章 文学的“生态位”
第三章 文学的生态诗学
第四章 生态批评与文本合谋的叙事策略
第五章 合一、适应、离散:中国文学环境想象的历时性扫描
第六章 生态批评的中国寻根之旅——庄子与梭罗的超时空对话
第七章 区域叙事的生态智慧之审美-知识-伦理的文化考察:以《狼图腾》为例
第八章 “生存还是毁灭”是文化选择问题:探寻黄河书写的感染力
第九章 农禅的深层生态智慧
第十章 返归敬畏自然之路——对环境正义生态批评与少数族裔文学及文化复兴的思考
第十一章 从人文主义走向环境人文主义
参考文献
序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学
再现的三大关系之一。但是
相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
会的关系而言,人与自然的
关系在文学理论研究,尤其
是西方文学理论大潮中,被
淹没在沉默的角落。随着污
染、水土流失、沙漠化、雾
霍、核威胁、气候异常变化
等自然环境危机日益成为严
峻的现实,研究文学与环境
关系的生态批评应运而生。
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随着生
态批评的发展而逐渐成为显
学,并衍生出环境人文主义
新视野,
生态批评研究是笔者攻
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时确定
的研究选题。在2002年确
定选题时,生态批评在国内
还是一个不太受关注的小众
术语,与关注性别、种族、
阶级、语言等问题的女权主
义文学批评、精神分析文学
批评、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
文学批评、后殖民文学批评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学批
评相比,面向生态环境危机
现实与可持续生存问题的生
态批评还没有完全进入国内
学界的视野。在研读了《在
自然写作中寻找环境意识》
《生态批评读本》《环境想
象:梭罗,自然写作与美国
文化的构成》《为濒危的世
界写作》《生存的喜剧:文
学生态学研究》等生态批评
著作之后,笔者深刻地认识
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文
学研究者不能回避与忽视的
问题。文学研究者在唤起民
众的环境意识觉醒,揭示工
业文明发展对生态系统、生
态平衡及环境造成的污染与
破坏的现实,反思科技力量
、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
与可持续生存的关系,以及
生态学知识所启迪的人类自
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
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和义务。
此外,生态批评不是孤
立的新潮文学批评概念和术
语,而是具有开放的跨学科
性与跨文化性的人文主义反
思与建构的文学研究潮流。
生态批评术语从20世纪70
年代诞生至今,在不足半个
世纪的时间里,不仅突破了
自然环境写作文本研究的界
限,也突破了学科研究方法
的界限,把生态学、环境历
史学、人文地理学、人类学
、环境伦理学、生态政治学
、生态美学、生态经济学、
文化研究以及哲学研究的方
法论引入生态批评研究,产
生了诸如《超越自然写作:
扩大生态批评的界限》《接
触:生态批评的理论与实践
的探索》《地方感与星球感
,全球的环境想象》《物质
主义生态批评》《美国印第
安文学,环境正义与生态批
评:折中方案》等研究成果
。在笔者阅读的众多生态批
评论著中,对本书成书影响
最大的是从价值本体视角思
考生态破坏与危机根源的《
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
究》、从文化多样性共生视
角论述环境正义的《美国印
第安文学、环境正义与生态
批评:折中方案》,以及论
述环境人文主义未来的《环
境人文:批评简介》。它们
激发了笔者思考以下几个问

(1)如何建构生态学语
境下文学的作用以及文学的
诗学系统?
(2)人与自然的关系在
中国文化体系中经历了怎样
的变迁?
(3)现代文化体系中的
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文主义,
在生态环境危机重重的现代
文化体系中显露出弊端,如
何在文化多样性语境中思考
和建构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
存共生的环境人文主义?
(4)环境人文如何重构
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文
学与科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基于地方的传统文化与人
类世物质主义之间有怎样的
未关系?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
,本书建构了生态批评理论
与实践的论述框架。书中用
四章的内容分别论述了生态
批评反思与批评策略;文学
在观照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
存的整体关系中的“生态位”
;建构文学的诗学生态体系
,即人是自然世界的组成部
分的本体身份认知;以及文
学的跨学科知识体系。本书
的主体是生态批评在中国文
化中的旅行,确切地说是一
次生态批评的寻根之旅。生
态批评术语产生于美国,引
发了对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
人类中心主义、机械主义自
然观主导的工业化、现代中
心主义的城市化、科技中心
主义以及资本与消费主义价
值体系的反思。本书论述的
文学的“生态境”是在约瑟夫
·米克抑悲剧价值而扬喜剧
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文
学生态学在本体认知、价值
体系、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非
西方化重构。文学的生态诗
学则强调在生态学的视域中
文学对自身边界的突破,跨
学科地建构人与自然之间整
体性的知识结构、审美与伦
理向度。本书的一个核心观
点是;如生态多样性是修复
生态系统的重要策略一样,
文化多样性是修复人与自然
关系的重要策略。文化多样
性的核心是地方性的生态智
慧再认知以及对西方中心主
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体系
的突围。
本书所述生态批评文化
之旅旨在从文化多样性视角
重新认知中国文学再现中的
生态智慧。在中国文学再现
中,蕴舍了丰富的文化-知
识-伦理的生态智慧叙事;
诸如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
合一观,内蒙古的区域叙事
,农禅的诗歌,萨满文化的
叙事,揭露黄河污染的环境
书写,都再现了人与自然关
系有别于西方线性的末世论
的人与自然关系。这为重塑
人与自然关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