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避免了以往道教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通病和弊端,对宋明时期的道教作了内部的、思想性的剖析研究,力图发掘出道教产生、发展、衍变过程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作者经过深入地研究,提出道、学、术的三重结构及其双向互动关系是道教在历史上演变、发展的动力。本书稿以此为线索,便能够很好地把道教的内史研究与外史考察有机地结合起来,弄清道教演变的规律。本书正是按照这一方法考察了宋明时期道教的思想发展渊源,为读者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 作者简介 孔令宏,男,1969年生于云南省弥勒市。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东西方文化与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国际哲学家联合会、国际宗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实学会、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周易学会、中华孔子学会老子分会、中国明史学会刘基分会常务理事,香港儒释道功德同修会永远会长。已出版专著《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承与开拓》《从道家到道教》《道教新探》《朱熹哲学与道家、道教》《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宋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道教史话》等,合作著、编《东方道藏·民间道书合集》第一辑(20册)、《道教概论》《江西道教史》《浙江道教史》《苍南正一派科仪音乐》《丹经之祖——张伯端传》等十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一百八十余篇。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并受邀到二十多所世界著名高校做过三十余次学术讲座。主要研究道教、中国哲学、养生。 目录 第一章 晚唐至北宋时期的道教思想 第一节 唐末至北宋内丹术的形成 第二节 钟吕学派对内丹理论的初步建构 一、因术识法,因法知道 二、“参同大易显阴阳”的内丹思想 三、对钟吕学派的评价 第三节 陈抟学派的道教思想 一、陈抟的内丹易学思想 二、陈景元的道教思想 第四节 张伯端的内丹理论建构 一、精气神的理论 二、性命理论 三、关于三教关系的理论 四、张伯端思想对后世道教的影响 第五节 《道藏》编纂及其首经《度人经》 一、《道藏》与《云笈七签》 二、《度人经》扩编的意义 第六节 《道藏》中文字的道与术 一、文字的哲理 二、文字之术 三、道教文学的哲理分析 第七节 晚唐至北宋道教的总体特点 第二章 南宋至明代中期的道教思想(上) 第一节 南宗先命后性的道术思想 一、南宗概述 二、翁葆光和南宗双修派的思想 三、白玉蟾的丹道哲学思想 第二节 北宗先性后命的道术思想 一、王重阳与北宗 二、马钰的清静修养论 三、郝大通、王志谨与盘山派的心性哲学 四、丘处机与龙门派的功行合一思想 第三节 全真道南北宗合流及其在元代的发展 一、李道纯的中和哲学 二、陈致虚汇合南北宗的丹法思想 三、牧常晁融合南北宗丹道的思想 四、《玄教大公案》以道融禅的思想 第四节 张三丰的隐仙理论 第五节 陆西星的内丹思想 第三章 南宋至明代中期的道教思想(中) 第一节 太一道和大道教的道术思想 第二节 净明道的真忠至孝之道 一、欲修仙道,先修人道 二、正心修身之学 三、功夫与境界 四、对净明道的评价 第三节 杜道坚的王道之术 第四节 南宋至元代符篆派道教的宗派分化与合并 第五节 南宋至明代中期符篆类道教宗派的道术 第六节 南宋至明代中期符篆类道术的思想 第四章 南宋至明代中期的道教思想(下) 第一节 张宇初“造乎天人一致之工”的思想 第二节 南宋至明代中期道教的劝善书及其伦理思想 第三节 南宋至明代中期道教与佛教的关系 第四节 从三一教看三教混融中的道教 第五节 南宋至明代中期道教的总体特点 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