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四位诗人,四篇诗歌,四段创作之路,文德勒在这本小书里回溯光耀诗史的英语诗人艺术实践与试验历程,阐释其在二十几岁青春年代如何沿循诗学传统的来路,在历史和现实中吸纳话语与修辞,实现自己首篇“完善”之作的关键性突破,摆脱先辈诗人的重负与庇荫,在诗歌中极大延展时间和空间之域,找到连贯持久的个人艺术风格,在语言、想象力、文体、哲学和审美上达致成熟自洽与轻松裕如的境界而最终跃升为举足轻重的诗人。 作者简介 周瓒,诗人、学者、译者、戏剧工作者。199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1998年,与诗人翟永明等创办女性诗歌民刊《翼》,2007年参加北京帐篷戏剧小组,为北京流火帐篷剧社核心成员。2008年,与导演曹克非创办“瓢虫剧社”。出版有诗集《松开》、《写在薛涛笺上》,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诗集《吃火》,尼娜·卡香诗集《葬礼上的啦啦队长》,学术著作《透过诗歌写作的潜望镜》、《挣脱沉默之后》等。现居北京。 目录 引言 一 约翰·弥尔顿:快乐的元素 二 约翰·济慈:完善十四行体 三 T.S.艾略特:发明普鲁弗洛克 四 西尔维娅·普拉斯:重塑巨像 结语 资料来源 索引 译后记 序言 《诗人的成年》四章 中有三章最初发表在阿伯 丁大学的“詹姆斯·默里·布 朗讲座”(James Murray BrownLectures)上。我感 谢乔治·沃特森(George Watson)教授邀请我前往 阿伯丁大学,感谢他和他 妻子乔安娜(Joanna)在 我驻留期间对我的热情款 待与友爱;感谢校长邓肯 ·莱斯(Duncan Rice)和系 主任格雷姆·罗伯茨 (Graeme Roberts),让 我不止一次感受到他们的 盛情;也感谢汤姆·迪瓦 恩(Tom Devine)教授 向我慷慨介绍了他的爱尔 兰与苏格兰研究所的工作 ;感谢我的朋友玛丽安· 康纳(Marian Connor)在 阿伯丁陪伴我。哈佛大学 英语系劳伦斯·比尔 (Lawrence Buell)教授和 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鲁登 斯坦(Neil Rudenstine)在 我写作本书的过程中馈赠 我一学期半工半薪病休; 在灰心丧气的时期,他们 的关心给了我安慰。我还 要感谢联合学院的露丝· 史蒂文森(Ruth Stevenson)教授阅读了本 书部分章节的草稿并给出 了有益的评论;感谢我无 与伦比的编辑——哈佛大 学出版社的马格莱塔·富 尔顿(Margaretta Fulton),是她敦促我把阿 伯丁的讲座稿整理成书, 读完初稿后她提议增加一 些内容,答复各种问题; 她总是耐心地对待我的拖 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