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探讨罗素哲学中的“实在主义知识论”对中国近现代哲学特别是金岳霖、张岱年“知识论”理论的影响与发展的学术性专著。本书从“罗素哲学在中国”“以逻辑分析方法研究知识论”“感觉论:认识的来源”“概念论:认识的范围与限度”“真理观:认识的最终目标”“实在主义知识论转化的成果与意义”五章,详细论述和辨析了金岳霖和张岱年是如何在批判地继承罗素哲学基础上建构知识论体系的,由此呈现出罗素的实在主义知识论对中国近现代哲学中的知识论的影响。 目录 序言顾红亮 前言 第一章罗素哲学在中国 第一节罗素哲学与中国近现代哲学的古今中西之争 第二节实在主义知识论转化的问题与结构 第三节罗素哲学在中国的研究进程 第四节新实在论东渐:实在主义知识论的转化背景 第二章以逻辑分析方法研究知识论 第一节逻辑分析方法的必要性 第二节通过逻辑分析方法为知识论奠基 第三章感觉论:认识的来源 第一节认识外物的方式:从“亲知”到“正觉”和“知觉” 第二节从“感觉材料”推论或构造外物 第三节“所与”是内容与对象的统一 第四节由“感相”知外物 第四章概念论:认识的范围与限度 第一节概念论的前提:实在的共相或“理” 第二节通过摹状词理论获得普遍知识 第三节意念的摹状与规律 第四节“共同意谓”说 第五章真理观:认识的最终目标 第一节真理符合论 第二节“一一相应”的真理符合论 第三节融合新实在论与辩证唯物论的真理符合论 第六章实在主义知识论转化的成果与意义 第一节实在主义知识论转化的成果:从罗素到金岳霖、张岱年 第二节实在主义知识论转化的意义 附录一罗素思想在上海的传播及其影响 附录二罗素在华行程表(1920年10月12日—1921年7月11日)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