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马克思政治哲学视阈中的分配正义问题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涂良川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视阈来阐释分配正义理论的思想逻辑、重要观念和操作原则,并由此明确了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点的核心观念和价值追求:即以对现实“不平等权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还原,才能真正实现分配的“平等”;“平等分配”的实质不在于数量的对等交换,而在于以社会总体性发展和个体性需求为前提,真正“把人的关系和人的世界还给人自己”。
作者简介
涂良川,现就职于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等。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人工智能哲学、政治哲学的研究。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不平等权利”与分配正义
第一节 “不平等权利”的政治哲学
第二节 “不平等”与“平等”的辩证法
第三节 “不平等权利”与个体差异
第四节 “不平等权利”与自我所有
第五节 “不平等权利”与分配的可能性
第六节 “不平等权利”与分配之善
第二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的政治经济学及政治哲学批判
第一节 分配的本质及其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分配正义的双重视野:生产与阶级
第三节 分配对象及其确立原则
第四节 资本主义“平等分配”的虚假性与有限性
第五节 资本主义“公平分配”与生产方式
第三章 资本主义“平等权利的不平等分配”的物化逻辑
第一节 “平等权利”与物性计量原则
第二节 “平等权利”与应得
第三节 “劳动决定权”的能力本位与效率原则
第四节 “平等权利”与“不平等分配”的背反逻辑
第四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的自由与解放旨趣
第一节 “不平等权利”与自由个性
第二节 “按劳分配”与分配正义
第三节 “按需分配”与分配正义
第四节 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政治意义
第五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基于生产正义的初次分配与追求社会平等的再分配
第二节 非选择性不利条件与分配正义
第三节 公平与效率难题的内部协调与外部环境限制
第四节 社会流动性与机会平等
参考文献
序言
自罗尔斯《正义论》问
世以来,分配正义再次成为
政治哲学研究的焦点。如何
保障公民的基本利益,以公
平的方式来分配权力与职位
、权利与机会、收入与财富
就成为分配正义的基本问题
。分配正义基本问题的转换
引发了西方学界的长期争论
,罗尔斯、德沃金、诺奇克
、阿玛蒂亚·森等政治哲学
家就一些前沿问题进行了激
烈讨论,形成了一系列旗帜
鲜明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流派
,如权利平等主义、资源平
等主义、后果平等主义、自
由至上主义,等等。同时,
分配正义研究的兴起也给历
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政治
哲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众
所周知,马克思没有像当代
政治哲学家那样对分配正义
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讨
论,但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
义社会、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阐释共产主义原理的过程
中提出了丰富的正义理论(
比如“权利本来就是不平等
的”)和分配观点(比如“各
尽所能,按需分配”等),
无疑,这为当下的分配正义
研究奠定了最为深厚的存在
论根基,将分配正义问题的
研究牢牢地锚定在人类解放
的现实道路上。
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立
足于马克思以实现全人类解
放为目标的政治哲学来明确
马克思分配正义的核心内涵
,在透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
分配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内在
局限的基础上,试图超越就
分配谈分配的研究理路,将
对分配正义问题的研究从分
配推向生产,从物质利益推
向人的自我实现,使分配正
义研究上升到“人的原则高
度”。同时,以重述马克思
分配正义批判性的方式提炼
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建构性,
为正确应对我国目前分配正
义研究中过分强调增加财产
性收入和保护非劳动收入的
倾向、正视分配中市场调节
与政府干预之间的矛盾与冲
突提供思想基础,并以此探
索建构我国分配正义原则的
方向与路径,丰富与发展马
克思分配正义的研究与实践

在开始马克思的分配正
义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简
要梳理一下国内外既有研究
现状,以明确未来的研究方
向。
自罗尔斯以来的西方政
治哲学界以自由、平等、权
利、福利等关键词为基点对
分配正义进行了蔚为壮观的
学理建构。这引发了西方马
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
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女权
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学派等
——的积极回应。西方马克
思主义对马克思分配正义的
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几个问题
:马克思是否拒斥正义,马
克思分配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生产与分配是否正义,共产
主义社会是否超越正义,马
克思是否反对分配正义,借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范畴
修正西方主流政治哲学的分
配正义理论等。
塔克尔在《马克思的革
命观念》一书中依据《哥达
纲领批判》,在将历史唯物
主义理解为历史还原论后,
阐释了一个“既无分配也无
正义”的马克思。艾伦·伍德
以更为细密的论证提出“马
克思并不认为资本主义是非
正义的”观点,并在其“起源
性论证”中将马克思创造的
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的边
缘化”本质地结合起来。胡
萨米则认为“塔克尔-伍德命
题”(Tucker-Wood Thesis
)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这一命题只注意到了规范的
社会决定而忽视了规范的阶
级决定。柯亨以重塑马克思
思想的规范性内涵与平等主
义的道德精神来拯救罗尔斯
的正义论,完成了“平等主
义正义论的新建构”。罗默
推动机会平等与个人责任的
有机融合,重新引入了分配
的重要概念“应得”,认为资
源分配应该努力使分布处于
相同百分位数的个人回报均
等化。埃尔斯特力求探索“
一个概念的和理论性的框架
来描绘和解释社会机构是怎
样分配稀缺物品和必要负担
”的“局部正义”理论。尼尔
森肯定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
分配的透视与分析,认为分
配问题不能独立于生产问题
,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分配社
会产品的选择性系统。奥康
纳“绕开”唯物主义认为,“
分配正义首先关涉的是个体
的权利/要求而不是社会的
权利/要求”,对于平等来
说必要的不是分配正义而是
“生产性正义”。弗雷泽认为
,“今天的正义需要再分配
和承认,孤立的二者是不充
分的”。
从国外研究的状况来看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主
要局限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
所开创的分配正义范式,在
物质利益和政治权利之间摇
摆不定,而未能深入到人的
现实的存在方式:比如,有
的仅仅局限于就分配而分配
的表象,有的局限于资产阶
级政治意识形态,有的则是
将个人与社会割裂开来,即
使是号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的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
思分配正义的政治哲学前提
也少有涉及。因此,西方马
克思主义学者基本上是对罗
尔斯、德沃金以及诺奇克所
开创的分配正义范式进行马
克思主义式的小修小补,未
能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分配
正义的资产阶级属性进行澄
清,从而就不能对之进行有
力的回应。这造成的结果就
是,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研究
与实践并没有在人的解放的
意义上得到应有的推进。
……
更进一步来看,马克思
的分配正义思想不仅具有批
判性、价值性与理想性,而
且具有规范性、事实性与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