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庸报副刊(另外一页全编共5册)(精)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庸报》是中国近代著名报刊,曾在民国时期与《大公报》《益世报》《申报》并称四大名报,蜚声海内外。为了与其他报纸有所差异,《庸报》在其副刊上下足了功夫,而该报副刊也得到过众多京津文人作家投稿支持,曹禺早期编写的剧本,胡适早期的多篇文章,均刊登于此。
《另外一页》创刊于1932年9月1日,由当时任南开中学教员的进步文人姜公伟主持,专门刊载文艺性内容。通过广泛向京津文化界名人征稿,“另外一页”吸引了很多文学爱好者和文艺青年的目光。这也使《庸报》的《另外一页》与《大公报》的《小公园》、《益世报》的《语林》、《天津商报》的《鲜花庄》并称为北方报业四大副刊,一时间“争奇斗艳,各有千秋”(杨大辛《文苑奇才吴云心》: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近代天津十二大报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
姜公伟主持下的《另外一页》是一种集纳式的综合文艺副刊,设文学、影剧评、书报评价、作家剪影、各地文化通讯、艺坛消息、小说、银幕新语、科学新讯、街头曲线、剧运报告、绘画、木刻、漫画等十多个栏目。
这一时期的《庸报》副刊《另外一页》发表大量左翼文学作品, 1933年元月,《另外一页》曾刊出《本页重要启事》,征求短篇创作。启事说,“题材以能表现时代精神及描写我国在困难期间之动态者为最佳”, 并先后发表了左翼作家徐盈的小说《后方》、王余杞的小说《生存之道》及田畴的长篇连载《当》等作品。除此外,还附设其它十余种文艺子周刊,如曹禺编辑的《玄背》周刊、王余杞编辑的《嘘》文学周刊、邵冠祥编辑的《诗讯》两周刊、金肇野、唐诃正主编的《当代木刻》(鲁迅为《全国木刻联展专辑》所作序言便首刊于此,1935年6月15日第九版,署名何干)等。这些子周刊带有明显的左翼文学色彩,也为这一时期的左翼文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园地。
《另外一页》内容以报道国内外文艺信息为主,所以,副刊为配合各种文艺活动及时地出版了多种专刊或专号。如欢迎萧伯纳专号、高尔基诞辰五十六周年专号、天津第一次诗歌座谈会专页、孤松剧团公演曹禺名剧《雷雨》专刊等。这其中《另外一页》对于左翼的戏剧活动尤为关注,并用了大量的篇幅报道当时的左翼戏剧活动,以笔者手边的第一卷为例,从1933年9月8日9月23日,《另外一页》多次报道此剧,并在9月22日,23日两天,以整版专号的形式为上海戏剧节公演的《怒吼吧,中国》演出宣传,并发表评论指出:“剧本本身之反帝国主义的意义值得我们注意。华北也应该怒吼起来,总有一天能从怒吼声中冲破帝国主义的壁垒。”又如本书第三卷,1935年关于戏剧大众化问题的争论,这次争论延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另外一页》先后发表文章几十篇。同年4月19日至5月27日,副刊为反驳戏剧家王泊生《剧院设施意见书》一文中鼓吹新歌剧,诋毁话戏演出的观点,连续出版了十三个《中国话剧与新歌剧讨论专号》,讨论了中国话剧的前途问题。此外,《另外一页》还出版过天津孤松剧团今日公演《雷雨》专号、中国话剧与新歌剧问题讨论专号、青玲艺话团星期演剧运动第一次公演专页、春草剧社二周年纪念专页等,积极参与左翼戏剧的宣传与活动。
1936年7月姜公伟辞去了《另外一页》的主编职务,后由步光接替编辑,1937年2月28日《另外一页》终刊,共出版四年零六个月。
本次影印按照原版大小收录了《另外一页》这一副刊的从创刊到终刊的完整内容,此外除了将原页面按时间顺序编辑成册外,还进行了文章编目和作者索引等,以便于研究者的使用。全书共1400页,分为五册出版。
书评(媒体评论)
《庸报·另外一页》这个刊物的副刊的发掘,
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任务。可以引发我们很多
思考,提供很多线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个刊
物的整理、影印、出版、研究,我认为都是有意义
,有价值的。
——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读《大公报》文学副刊、文艺副刊长学问,因
为它追求的是深度,那么读《庸报·另外一页》长
见识,它追求的是广度。它对我们现代文学的场域
补了很多史料。我用这样一句话说,该报道的都报
道了,该写的作家都写到了。
——沈卫威(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现在很多学生,包括硕士博士,苦于找不着题
目,非常苦恼,其实我觉得跟看东西少有关系。就
拿这个《庸报·另外一页》来讲,翻一遍之后,我
就觉得能发现很多题目。做博士论文也好,做硕士
论文也好,有这些东西足矣。
——刘运峰(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庸报·另外一页》的出现,给我们现代文学
研究开发了一个新的开发区,有学术增长点在里面
,令人很期待。
——郭娟(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文学史料》主
编、编审)
《庸报·另外一页》的出现与整理,带来了对
平津文坛和刊物的新的理解。它的兼容姿态和时尚
关注,为津派刊物做出了补充,将左翼文化与学院
文化的内容与商业化现代趣味城市审美的内容糅合
在一起,不仅为1930年代平津文坛保留了一个文化
生态的小标本。同时也以其雅俗共赏的定位在一定
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史”框架的界限,体现
了当下学界将通俗文学与新文学视为文学史两翼的
新的理念。
——张洁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