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盘龙铅锌矿床、妙皇铜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及找矿技术方法;大团-司律-盘龙、南洞-双桂-古富、王铎-新造、马黎-花侯-盘古4处找矿预测区及翻山铅锌矿靶区、大团铅锌矿靶区、司律铅锌矿靶区、双桂铅锌矿靶区、南洞铅锌矿靶区、古富铅锌矿靶区、那界铅锌矿靶区、王铎铅锌矿靶区、新造铅锌矿靶区、马黎铅锌银矿靶区、山定铅锌矿靶区、盘古铜铅锌银矿靶区等12处找矿靶区,认定翻山铅锌矿靶区具有大型找矿远景。本书可供从事矿产资源勘查的科研、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程地质勘查、地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目录 1 绪论 1.1 测区交通位置、范围 1.2 测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1.2.1 自然地理概况 1.2.2 经济概况及社会发展现状 1.2.3 矿产资源开发对大瑶山西侧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1.3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1.3.1 以往基础地质工作程度 1.3.2 矿产资源勘查研究状况 2 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 2.2 成矿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2.2 主要地层分布特点 2.2.3 岩浆岩及岩浆系列特点 2.2.4 变质作用 2.3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2.3.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3.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4 遥感地质特征 3 测区成矿特点、矿化类型、控矿因素 3.1 铅锌矿成矿特点 3.1.1 现有矿产资源基本状况 3.1.2 已知主要金属矿产规模及主攻矿种 3.2 主要矿化类型及特点 3.2.1 主要矿化类型 3.2.2 已知矿种矿产规模与矿化类型的关系及对找矿潜力的评价 3.2.3 主要矿化类型矿床特征与成矿系列 3.3 主要控矿因素 3.3.1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3.3.2 泥盆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关系 3.3.3 岩浆及对区内内生矿床时空的控制作用 3.3.4 矿源层演化特点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4 成矿区带划分及找矿潜力评价 4.1 成矿区带的划分 4.1.1 成矿区带的划分原则 4.1.2 主要成矿区带的划分 4.1.3 成矿区带的成矿地质背景及产出特点 4.2 找矿潜力评估 4.2.1 矿产资源状况 4.2.2 成矿系列特征 4.2.3 典型矿床实例 5 大瑶山西侧中南段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 5.1 找矿标志 5.2 成矿带成矿规律 5.2.1 波吉.司律成矿亚带成矿规律 5.2.2 新造-乐梅成矿亚带成矿规律 5.2.3 桐木-寺村成矿亚带成矿规律 5.2.4 矿化富集规律 5.2.5 成矿模式 5.2.6 矿床的预测要素及预测模式分析 6 大瑶山西侧中段勘查技术方法 6.1 地质填图法 6.2 地球化学找矿法 6.3 地球物理探矿方法 6.3.1 高密度电法测量 6.3.2 激发极化法(IP)测量 6.3.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测量 6.3.4 激电测井 6.3.5 取得成果 6.4 遥感技术 6.5 工程技术方法 6.6 找矿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 7 成矿预测 7.1 找矿模型的建立 7.1.1 找矿模型的基本内容 7.1.2 找矿模型的分类 7.2 找矿预测区优选 7.2.1 大团-司律-盘龙铅锌找矿预测区 7.2.2 南洞-双桂-古富铅锌找矿预测区 7.2.3 王锋-新造铅锌找矿预测区 7.2.4 马黎-花侯-盘古铅锌找矿预测区 7.3 重点找矿靶区勘查评价 7.3.1 盘龙-翻山铅锌矿靶区 7.3.2 双桂铅锌矿靶区 7.3.3 南洞铅锌矿靶区 7.3.4 那界铅锌矿靶区 7.3.5 古富铅锌矿靶区 7.3.6 马黎铅锌矿靶区 7.3.7 盘古铜铅锌银矿靶区 7.3.8 找矿思路探讨 7.4 找矿总结及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