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根据多年实地调查和观测结果,结合室内分析、论证、研究,在野外技术、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撰写而成。以变化环境下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保障为需求,构建适宜西北内陆区的水资源安全评价理论方法,定量评价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状况,闸明西北内陆区冰川消融、降水径流、绿洲耗水、地表水-地下水转化等关键水循环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高寒山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绿洲区和荒漠区水循环耦合模型,并预测西北内陆区变化环境下水循环要素演化趋势,集成保水节水、多水源开发利用、荒漠绿洲生态保护等技术体系,创建面向生态的荒漠绿洲水资源调配技术、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多维协同优化技术,提出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与对策,可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水资源安全提供理论支撑。 本书可供水文、水利、大气、环境、资源等相关专业科研、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第1章 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状况与评估 1.1 西北内陆区自然状况 1.1.1 西北内陆区自然概况 1.1.2 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2 西北内陆区水资源评价 1.2.1 西北内陆区水资源总体评价 1.2.2 西北内陆区水资源演变 1.3 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1.3.1 水资源开发利用 1.3.2 西北内陆区虚拟水流动 1.4 西北内陆区水资源承载潜力 1.4.1 用水总量承载状况 1.4.2 地下水承载状况 1.4.3 水量要素评价 1.4.4 水质要素评价 1.4.5 综合评价 1.5 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评估 参考文献 第2章 变化环境下西北内陆区多尺度水循环过程与模拟 2.1 西北内陆区水循环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 2.1.1 降水量和气温 2.1.2 土壤湿度 2.1.3 实际蒸散发量 2.1.4 地表水面积 2.1.5 总水储量 2.1.6 典型流域径流变化 2.2 西北内陆区冰川及其融水径流变化 2.2.1 冰川变化 2.2.2 典型流域冰川融水径流变化 2.3 西北内陆区典型流域多尺度水循环机理 2.3.1 水汽来源研究 2.3.2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2.3.3 地表水、地下水补给来源 2.3.4 地下水年龄 2.4 西北内陆区水文过程模拟 2.4.1 内陆河流水体提取的遥感模型 2.4.2 蒸散发量估算模型对比与改进 2.4.3 冰川补给型山区流域径流过程模拟 2.4.4 疏勒河径流变化模拟及未来变化模拟 2.4.5 西北主要内陆河未来径流变化预估 参考文献 第3章 西北内陆区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3.1 空中水资源形成、迁移及转化基本理论 3.1.1 空中水资源基本概念及力学描述 3.1.2 空中水资源形成机理 3.1.3 空中水资源富集区识别 3.1.4 空中水资源转化特征分区 3.2 空中水资源开发潜力评估 3.2.1 空中水资源开发潜力评估方法 3.2.2 西北内陆区历史空中水资源开发潜力评估 3.2.3 西北内陆区未来空中水资源开发潜力评估 3.3 空中与地表水资源联合利用模式及关键技术 3.3.1 基于空—地耦合利用的空中水资源开发评估方法 3.3.2 西北内陆区空—地耦合的空中水资源开发评估 参考文献 第4章 西北内陆区多水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 4.1 西北内陆区微咸水开发利用潜力 4.1.1 我国微咸水的分布与特性 4.1.2 西北内陆区微咸水的分布与特性 4.1.3 西北内陆区微咸水开发潜力分析 4.1.4 西北内陆区微咸水高效利用技术 4.1.5 微咸水滴灌棉花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规律 4.1.6 微咸水滴灌对棉花生理生长的影响 4.2 西北内陆区矿井疏干水开发利用潜力 4.2.1 矿井疏干水的分布与特性 4.2.2 西北内陆区矿井疏干水开发潜力分析与开发利用技术 4.2.3 矿井疏干水试验方法 4.2.4 电絮凝方法去除矿井疏干水中硫酸盐的实验设计 4.3 西北内陆区再生水综合利用技术 4.3.1 西北内陆区再生水利用现状分析 4.3.2 西北内陆区再生水利用潜力评估 4.3.3 西北内陆区再生水利用技术适用性分析 4.3.4 面向生态的西北内陆区再生水综合利用模式 参考文献 第5章 西北内陆区保水节水技术集成与应用 5.1 水源涵养区水文调蓄功能提升技术 5.1.1 土壤蓄水性能特征 5.1.2 水源涵养量的时空变化规律 5.1.3 主要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特征 5.1.4 土壤水源涵养组合模式 5.2 山前生态系统水土保持技术 5.2.1 西北内陆区水土流失现状 5.2.2 山前生态系统退耕还林(草)保护技术 5.2.3 山前生态系统水土保持造林优化配置技术 5.2.4 山前地区保水潜力分析 5.3 绿洲灌区库—渠水量高效输配技术 5.3.1 季节冻土区输水渠道防渗抗冻胀技术 5.3.2 典型灌区山区—平原水库群调蓄技术 5.3.3 优化调度调蓄水量分析 5.3.4 水库群优化调度节水量作用分析 5.4 绿洲灌区农田作物高效节水技术 5.4.1 绿洲农田输配水系统节水技术 5.4.2 绿洲农田调盐和控盐技术 5.4.3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使用条件下农业潜力分析 5.5 绿洲灌区农田防护林节水技术 5.5.1 节水模式下农田防护林体系格局演变特征 5.5.2 绿洲灌区农田防护林抗逆树种水分利用来源 5.5.3 直插式根灌技术 参考文献 第6章 西北内陆区荒漠绿洲生态保护的水资源调控关键技术 6.1 荒漠绿洲生态恢复技术 6.1.1 强风沙和无灌溉条件下流沙固定技术 6.1.2 退化梭梭群落雨养恢复技术体系 6.1.3 退化白刺群落结构优化修复技术 6.1.4 绿洲退耕地植被恢复及生态治理模式 6.2 荒漠绿洲防护林节水技术 6.2.1 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其存在问题 6.2.2 防护林可持续经营技术 6.2.3 防护林建设主要模式 6.3 荒漠绿洲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