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研究
分类
作者 周琼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在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田野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地缘区位和资源优势,试图梳理、总结、厘清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概念、内涵、特点、生成、作用及其价值。此外,本书还尝试总结和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路径,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供本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历史学等专业的科研人员,以及从事环境保护和灾害史研究的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周琼,1968年生,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环境史、灾荒史、灾害文化、生态文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国际横向项目3项、省部级重大项目子项目4项。出版《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等著作,其中《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人选201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相继获得云南省第12届、第1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民族研究》《清华大学学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发表论文90余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3篇)。目前担任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17ZDA158)首席专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西南地区灾害及灾害文化
第一节 西南地区的灾害
一、气象灾害
二、生物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其他灾害
第二节 西南地区灾害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
一、气候因素的影响
二、地形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西南地区灾害文化产生的社会环境
一、救灾能力低
二、战乱频繁
三、风俗习惯中的致灾因子
四、人口的增长与流动
五、碑刻的记载留存
六、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
第二章 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第一节 灾害史研究的文化转向
一、灾害文化的定义及其内涵
二、灾害史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必要性
三、灾害史研究的文化转向路径
四、灾害文化的实践价值
第二节 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内容、类型及特征
一、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内容
二、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类型及传承路径
三、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特点及弊端
第三节 历史灾害记录及典型案例
一、西南地区历史灾害的记录
二、西南地区历史灾害的特点
三、近代记录的典型西南灾害案例——云南灾害特点及记录
四、西南历史灾害的记录特点及发展趋向
五、结语
第三章 西南地区的灾害认知
第一节 西南地区灾害认知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一、西南地区灾害认知形成的自然环境
二、西南地区灾害认知形成的社会环境
三、西南地区早期的民族形成及其生存经验
第二节 西南地区灾害观及其演变
一、土司与流官的灾害观及其演变
二、祭司与士绅的灾害论及其演变
三、民间群体的灾害认知及其演变
第三节 西南地区灾害认知演变原因与影响
一、西南地区灾害认知演变的原因
二、西南地区灾害认知演变的影响
三、西南地区灾害认知演变的典型案例
第四节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文化
一、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本土知识
二、地质灾害影响下的古代社会多重面相
三、地质灾害影响下文化的生成及再适应
第四章 西南地区的灾害应对文化
第一节 西南地区灾害防御文化
一、西南地区官方的灾害防御文化
二、西南地区民间的灾害防御文化
三、西南地区灾害防御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第二节 西南地区灾害救助文化
一、西南地区官方的灾害救助文化
二、西南地区民间的灾害救助文化
三、西南地区灾害救助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第三节 西南地区灾后恢复与重建文化
一、西南地区灾后恢复文化
二、西南地区灾后重建文化
三、西南地区灾害恢复与重建的经验教训
第五章 西南地区灾害文化数据化研究
第一节 灾害文化数据化理论
第二节 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数据类型与特点
第三节 西南地区灾害文化数据化的路径与方法
一、字段标准化路径与方法
二、字段录入规范与方法
第四节 西南地区灾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数据组织策略:以白族为例
第六章 西南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研究
第一节 西南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现状
第二节 西南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 西南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一、基本史料
二、古籍整理成果
三、地方志文献
四、今人研究论著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