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回顾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文献研究、基本理论、欧盟实践等,系统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五种制度创新模式及数个典型案例,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的实践脉络、问题挑战、前进方向及推进路径,并针对大湾区建设的瓶颈问题提供了一揽子规范指引,重点论述推进粤港澳知识产权保障、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民商事司法协助机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等事项遇到的核心问题及解决方式,以期对粤港澳地区的制度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文雅靖,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商法律、港澳经济社会、公共政策等。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制度对接、司法协助、落实港澳居民同等待遇等课题研究。 目录 第一篇 理论与借鉴 第一章 制度创新、法制保障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一国两制”新实践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制度创新与法制保障 第二章 从制度创新、法制保障看欧盟实践 一、推动法律一体化 二、促进要素流动 三、促进跨境就业和社会保障对接 四、英国脱欧后的政策调整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动的制度创新、法制保障 一、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法政结构 二、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法制建设促进要素流动 三、渐进突破法制建构促进要素流动 第二篇 制度创新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一、已有决策及执行体制机制 二、联席会议与联合专责小组 三、法定机构及议事机制 四、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 五、跨境园区合作机制比较 第五章 以技术手段推动要素跨境流动 一、大数据技术与要素流动 二、“一地两检”与“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 三、“沪港通”“深港通”资金流动 第六章 率先对港澳“单向开放” 一、“单向开放”的内涵与优势 二、前海嘉里建设试行港澳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三、横琴“单排车”制度安排 四、适用“港资港企港仲裁” 第七章 联营、合作与“一区两园” 一、内地与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 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三、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区两园”建设 第八章 港珠澳大桥:共建与共管 一、体制机制经验 二、标准协同经验 三、借鉴与启示 第三篇 法制保障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第九章 探索推进法治“统合” 一、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域外借鉴 三、指导原则和法律地位 四、主要内容 五、立法程序及实施问题 第十章 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民商事司法协助机制 一、重要性及必要性 二、发展现状 三、推进难点及原因 四、解决思路 第十一章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 一、发展基础和优势 二、面临的挑战 三、建设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的具体措施 第十二章 推进粤港澳知识产权保障机制衔接对接 一、法制保障与营商环境 二、知识产权保障与科技创新 三、粤港澳知识产权保障衔接存在的问题 四、推进深港澳知识产权机制衔接 五、推动商事特别规则对接 第四篇 调查研究 第十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人员跨境流动调研报告 一、粤港澳人员流动调研情况及基本结论 二、粤港澳大湾区人员跨境流动的政策障碍 三、促进大湾区人员跨境流动的主导策略 四、促进大湾区人员高效便捷流动的法制保障建议 五、探索“通勤式”通关模式 六、粤港澳大湾区人员流动政策问卷结果 第十四章 粤港澳高校企业科技创新合作调研报告 一、研究综述及问题提出 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的发展基础 三、调研情况及主要观点 四、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