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活力地球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简易的“地球百科全书”,旨在通过介绍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灾害,展示地球的活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全书从宜居地球的角度出发,以地球能量为线索,把地震、火山、海啸、天气和气候、洪水和干旱、滑坡和泥石流,以及近地空间等灾害串联为一个整体,引导读者全面认识地球家园的结构、环境、历史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理解地球与人类是一个共同生命体。在当前人地关系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本书对于提高读者认识地球、敬畏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减灾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涵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思想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适合不同层次的研究人员及大众阅读。同时,本书为认识和减轻自然灾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适用于从事地球科学、减灾科学等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地球—我们的家园
1.1 地球的四个圈层
1.1.1 大气圈——大气运动
1.1.2 水圈——水循环
1.1.3 岩石圈——岩石循环
1.1.4 生物圈——碳循环
1.2 地球的内部——巨大的锅炉
1.3 地球的表面——漂浮的板块
1.3.1 板块的出生
1.3.2 板块的消亡
1.3.3 板块的漂移
1.4 活力地球与我们
第二章 活力地球的能量来源
2.1 太阳能——万物生长靠太阳
2.2 地热能——地下的太阳
2.3 重力势能
2.4 地球一些事件的能量
2.4.1 台风
2.4.2 地震
2.4.3 化石能源
第三章 地震
3.1 破碎的岩石圈
3.2 强烈的地面震动
3.3 地震灾害
3.3.1 世界的地震灾害
3.3.2 中国的大地震
3.3.3 人类活动引发的地震
3.4 地震波——地下明灯
第四章 火山
4.1 喷火的山
4.1.1 火山喷出的物质
4.1.2 火山的大小
4.2 岩石圈的裂缝和破洞
4.2.1 岩浆如何形成
4.2.2 岩石圈的裂缝——板块边界
4.2.3 岩石圈的破洞——地幔柱
4.3 火山醒了(灾害)
4.3.1 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发
4.3.2 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喷发
4.3.3 1980年美国圣海伦斯火山喷发
4.3.4 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
4.4 火山睡了(好处)
4.4.1 旅游
4.4.2 农业资源
4.4.3 联系地球内部与表层系统的纽带
4.4.4 火山喷发的预报
第五章 海啸
5.1 洋面如镜
5.2 海岸“追尾”
5.3 生“啸”三条件
5.4 什么不是海啸
5.5 海啸灾害
5.5.1 1755年里斯本地震和海啸
5.5.2 1960年智利大地震和夏威夷海啸
5.5.3 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震海啸
5.5.4 日本的海啸
5.5.5 中国的海啸
5.6 海啸预警
第六章 天气和气候
6.1 季风——随季节变换的风
6.2 寒潮——“顶牛”的风(冷锋和热锋)
6.3 冰雹——上蹿下跳的风(对流)
6.4 台风——旋转的风(气旋)
6.5 热浪——半路拐弯的风(副热带高压)
6.6 全球气候变化
6.6.1 全球变暖
6.6.2 温室效应
6.6.3 全球气候变化
第七章 洪水和干旱
7.1 洪水
7.1.1 洪水的类型
7.1.2 黄河洪水
7.1.3 长江洪水
7.1.4 1993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
7.1.5 冲积平原
7.2 干旱
7.2.1 旱灾
7.2.2 澳大利亚大火
7.3 防洪抗旱工程
7.3.1 修建水库
7.3.2 分洪工程
7.3.3 南水北调
第八章 滑坡和泥石流
8.1 滑坡
8.2 泥石流
8.3 落石
8.4 地面塌陷
8.5 雪崩
第九章 近地空间
9.1 太阳系
9.1.1 太阳
9.1.2 太阳风暴
9.2 空间天气
9.2.1 磁层
9.2.2 电离层
9.2.3 臭氧层空洞
9.2.4 中高层大气
9.3 小行星撞击
9.3.1 彗星撞上了木星
9.3.2 恐龙灭绝
9.3.3 流星雨和陨石雨
9.4 太空垃圾
第十章 人与自然
10.1 认识地球
10.1.1 地球的构成
10.1.2 地球上的生命
10.1.3 宜居地球
10.2 敬畏自然
10.2.1 地球发脾气
10.2.2 人为事件和自然事件的能量比较
10.2.3 不敬畏自然、不顺应自然,会遭到惩罚
10.3 和谐共生
10.3.1 人类的巨大变化
10.3.2 和谐共生,绿色发展
10.4 科学减灾
10.4.1 严重的自然灾害
10.4.2 自然灾害的特点
10.4.3 减轻自然灾害
主要参考文献
提示
序言
陈颙院士要我为他与张
尉编著的《活力地球》写序
,自然是我莫大的荣幸。此
前,他已经出版了“院士谈
减轻自然灾害”系列丛书,
包括了《地震灾害》《火山
灾害》《海啸灾害》《空间
灾害》《减轻自然灾害》《
滑坡灾害》六个分册,出版
后受到广泛赞誉。
《活力地球》一书是陈
颙院士集其毕生所学的用心
、倾心之作。贯穿全书的是
当今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广为
推崇的“地球系统科学”的思
想以及宜居地球的最新理念
,能够将地球的不同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
石圈)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娓
娓道来,没有深厚的知识积
累和对地球演化的整体理解
,是很难做到的。起名“活
力地球”也非常传神,地球
的活力来自地球内外的能量
;没有能量,就没有地球上
的各种物质之循环以及地球
之神奇万物,包括我们人类
自身;因此,没有活力,就
谈不上宜居。正是从这一思
路出发,逐一讲述人类面临
的各种自然灾害现象。
陈颙院士在平常与我的
闲聊中,也常常感叹:当今
市场所见的科普书中,许多
都不能免去“天下文章一大
抄”之俗。诚然,许多东拼
西凑来的东西,外表光亮,
但由于缺少了作者自身的思
考而缺少了灵魂。于是,他
下决心写一本原创的科普书
。然而,如何保障科学性与
权威性,又同时兼顾通俗性
呢?这是科学普及的永恒难
题。为此,作者可谓煞费苦
心,对于那些对普通读者比
较生疏的专业词汇,作者想
出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其中
大量的比喻我还是头一次听
说)。从书中章节的名称开
始,读者可以体会作者的良
苦用心。壁如,将“地热能”
比喻为“地下的太阳”,将“
寒流”比喻为“‘顶牛’的风”。
在行文中,这样的案例比比
皆是,例如,将“板块的边
界”比喻为“岩石圈的裂缝”
,将“地幔柱”比喻为“岩石
圈的破洞”。
《活力地球》是一部常
规意义上的高级科普书,有
较强的专业性,同时又因为
涉及话题的广泛性,适合不
同领域的读者阅读。然而,
我更愿意将其归人著名的科
普作家卞毓麟先生提出的“
元科普”的范畴。所谓元科
普追求的不是畅销,而是权
威和标杆,以及严谨的科学
态度。
我与陈颙院士称得上是
忘年之交。作为前辈,他一
生刚正不阿,以身作则,提
携后辈不遗余力;作为晚辈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交往中
,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宝
贵的东西,特别是知识分子
的独立精神。然而,属于天
赋的东西,也不是一般人所
能学得,譬如,他通常话语
不多,说话也不快,但凡所
言皆逻辑清晰,富有哲理与
智慧。这个风格也体现在他
的文字中,满满的干货,很
少见到无用的空话和废话。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表达的一
样,常识中的许多自然灾害
如火山,其实也不完全都是
有害无益的,从历史的教训
中,人类需要学会的不仅仅
是防患未然,更需要的是对
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只有当
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自然和
谐共处,正如中国古人所倡
导的“天人合一”,唯有如此
,我们恐怕才能更好地理解
什么是真正的“宜居地球”。
因此,《活力地球》虽然侧
重的是自然灾害,然而作者
所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理念
却是我们应当通过科学地认
识自然,尊重自然,才能寻
找到更好的生存之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周忠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3: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