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孩子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有时我们对孩子以及他们的行为寄予不公平的期望,忘记了他们仍在“建设中”。他们仍在拼凑情商和责任感的基石,这是他们过上幸福生活所需的一些技能。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长为善良、适应社会、快乐的人,但他们需要从小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城堡法则》是一本帮助亲子共筑稳固、幸福家庭的指南书,能温和化解家长教育的困境。书中提供了适用于所有家庭的七项通用准则,包括同理心(compassion)、接纳(acceptance)、安全感(security)、信任(trust)、爱(love)、期望(expectation)和教育(education)。作为强化家庭基础所需的工具,这些准则将帮你塑造更好的自己、孩子和家庭。 你的城堡将是一个让你的孩子茁壮成长并感受到安全和爱的地方。建立强大的家庭基础,旅程现在就开始! 作者简介 唐娜·泰特罗,育儿专家、记者、作家。两个孩子的妈妈。作为记者,她曾采访过美国顶级专家、医生和教育家,倾听父母最关切的话题;她曾当过老师,致力于为父母提供孩子教育所需的资源;同时,她也以育儿专家的身份向美国的孩子和家庭传授同情心、情绪健康等积极的育儿策略,致力于构建健康的家庭。妈妈、教师、记者、育儿专家,多重身份让她获得了独特的视角去看待孩子和育儿。 目录 序 引言 第一章 同理心 第二章 接纳 第三章 安全感 第四章 信任 第五章 爱 第六章 期望 第七章 教育 结语 尾注 序言 唐娜·泰特罗是我亲爱的 朋友、可敬的同事。和她并 肩工作了许多年,我有幸见 证《城堡法则》终于付梓成 书。我曾见证了一个又一个 的家庭在采纳了唐娜的哲学 和具体的行动计划之后,最 终取得了胜利。我曾在她的 电视节目、博客、专栏以及 著作《亲爱的我:为了我所 有的情绪而写给自己的信》 (Dear Me:Letters to Myself for All of My Emotions)和她的教学计划 中都看到了《城堡法则》的 影子。构建坚实家庭的能力 深植于她的DNA中。唐娜· 泰特罗是真正的人中翘楚, 她慈悲善良、忠诚坚定,绝 对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育儿专 家和家庭顾问。而且她本人 也很幽默。 我相信《城堡法则》会 是你育儿路上至关重要的工 具。为什么这么说?我认为 现在的孩子需要养成教育, 也需要背后有一双坚定的手 ,把他们推到富有活力、竞 争激烈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 活中去。唐娜是育儿领域的 高手,她能解决父母此刻和 未来面对的一切问题。 我们不能等到心理健康 问题出现了才去解决,我们 要有前瞻性,在孩子生命的 早期就提供积极的心理健康 策略。有研究清楚地表明了 这一点:美国疾病控制与预 防中心(CDC)的数据显示 ,相较于历史上迄今为止的 任何时期,如今的孩子经历 着更高程度的抑郁、焦虑和 孤独。正因如此,我们要早 早地教孩子关注心理健康, 学会自爱。自我同情是贯穿 《城堡法则》全书的主题, 这个主题也必须呈现在我们 的育儿过程和家庭生活中。 我们不仅想要成功的孩 子和家庭,更想要健康的孩 子与家庭。疫情给全美国的 家庭、所有的父母及孩子带 来的消极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这种影响波及精神、情绪 、教育、个人、社会以及发 展的方方面面。《城堡法则 》是积极的、支持性的,这 本书从各方面教你如何拥有 一个虽不完美,但是超棒的 家庭。唐娜的新书在这个时 候发布非常契合时代的需要 ,没有比现在更合适的时机 了! 《城堡法则》的影响力 体现了唐娜对多年的经验、 训练、同情和在任何条件下 讲究基于实证的育儿方式的 分层组合。她毕生致力于寻 找最佳的育儿实践,认同并 理解没有一个孩子或父母是 相同的。因此,她能明白为 了更好地培养孩子,在孩子 的成长和父母的育儿过程中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简言 之,唐娜做到了。她本人也 是育儿领域中的一员,是两 个孩子的母亲。她不是空谈 的理论家,而是现实世界里 亲力亲为的母亲,对今天育 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她都 理解并且感同身受。 《城堡法则》是父母的 福音,他们总是绝望地举起 双手,说:“我爱我的孩子 ,但我多么希望他们出生的 时候一起带来一套操作手册 、使用说明或具体的方法指 南啊!”亲爱的读者,我劝 你采纳唐娜的方法,给你的 孩子提供温和的建议和指导 ,最终实现唐娜的心愿—— 毫无疑问这也是你自己的心 愿——让孩子真正成为她作 品的受益者。 导语 每个家庭都是一座城堡。在这里,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安全,茁壮成长。 美国知名育儿专家唐娜·泰特罗的集大成之作,引爆各领域大咖联袂推荐。 这是一本指导父母构建幸福、稳固之家的教养书,以接纳、安全、信任、期望等为基石,塑造更好的孩子、自己和家庭。 融汇最新实证研究和各领域教育资源,提供切实可行的育儿技巧、科学的专家建议,全方位支撑父母的教养需求。 有时我们对孩子寄予不公平的期望,忘记了他们仍在“建设中”。 亲爱的孩子,我们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后记 亲爱的读者: 首先,我想感谢你,感 谢你的聆听,感谢你把我的 话记在心里,感谢你和我一 起成长,一起学习。 作为一个有抱负的作家 ,我喜欢幻想各种标题。这 个过程很有意思,但想到的 很多标题并不足以概括我的 思想。在我想到的标题中, 有三个最具潜力:第一个是 《经验丰富的父母》,接着 是《尚在建设中的孩子》( 这也是我博客节目和电视节 目的名称),最后是《城堡 法则》。在我写这本书的时 候,我的生活真的很忙碌— —身兼多职,既是妈妈、妻 子、女儿、姐妹,也是朋友 、电视记者。后来,我把写 书搁到了一边,觉得我永远 都不会成为真正的出版书籍 的作家。借用杜威克博士的 话说,我属于定向思维。现 在,我发现这三个标题与我 作为父母在成长路上经历的 几个阶段相对应——当然我 还在继续成长。 《经验丰富的父母》映 射的是在尽力而为、专注育 儿、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的 我。 《尚在建设中的孩子》 映射的是我发自内心的感受 ,既想要了解我的孩子,也 帮其他父母真正了解他们的 孩子。正如我所说,你是世 界上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 —是你,不是任何一个医生 ,不是育儿领域的任何专家 ,不是任何其他人。但是, 如果你能通过孩子的镜头看 到他们每天、每小时、每分 钟的成长,你就一定能以同 理心、接纳、安全感、信任 、爱、期望和教育来养育孩 子,你就能发现对你、你的 孩子以及你的家庭来说,什 么才是最好的。 但是要灵活,要倾听别 人的意见,接受别人的研究 与经验,这是非常重要的技 能。要充分利用他人的帮助 ,他们可能具备你需要的知 识。通过本书,你可以看到 别人的帮助让我获益匪浅。 《城堡法则》就是最后的标 题,就是我想要的那个标题 。我真诚地希望你能吸收这 本书里可以学到的东西,在 为人父母的过程中将它付诸 实践,真正了解你孩子真实 的样子,这样就可以建造出 你们家梦想中的城堡。 对自己要有感悲心。找 到你之所以是你的地方,抓 住其中一个特点,让你自己 和你的孩子都看到这个特点 。他们会喜欢的。每天对孩 子多一点同情心,它会不断 累积,直到同情心成为你看 待孩子的第一角度。如果你 没有做到这一点,也要原谅 自己。 要接纳你的孩子,算我 恳求你。我们知道不被接纳 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没有 人是完美的,我们要让孩子 知道这个事实,这样他们就 能更好地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 为孩子提供情绪安全。 真正地让孩子分享他们的情 绪,尤其是这样的情绪让你 感到不爽的时候。给孩子示 范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 相信你的孩子,要知道 他们很有能力。他们需要掌 握相信自己这项技能,凭借 这项技能皮过自己的一生, 而不需要从你或这个星球的 任何人那里寻求认可。爱你 的孩子。这里你知道应该怎 么做。 期望你的每一个家庭成 员都可以做到最好。要保持 积极,但也婴给各种感受留 出空间。要期望快乐,如果 快乐没有到来,就告诉自己 :“亲爱的自己,我已经得 到快乐了。” 最后,只要你在我认为 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中坚持 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你就是 好样的。乐于接受各类新知 识,乐于和孩子一起成长。 你没必要守在你现在所在的 位置。要记住,只要你愿意 把梦想变成现实,你就具备 建造自己梦想中的城堡的能 力。 此致 敬礼! 唐娜·泰特罗 书评(媒体评论) 《城堡法则》是积极的 、支持性的,这本书从方方 面面教你如何拥有一个不完 美,但是超棒的家庭。 ——[美]菲利普·C.麦格劳 人类行为问题专家、畅销 书作家、《奥普拉脱口秀》 节目的“菲尔博士” 《城堡法则》是一份直 接、实用、可操作的指南, 让父母了解如何为孩子建立 一个充满安全、理解、同情 且稳固的环境……这绝对是 一本需要读的书。我希望在 我曾是年轻父母的时候也能 有这本书来指导我。 ——[美]威廉·哈兹尔廷 哈佛医学院、哈佛大学公共 卫生学院原教授,商人,作 家和慈善家 唐娜·泰罗的优势——作 为一个母亲、记者和育儿专 家——在这本杰出的育儿指 南中大放异彩,它注定要成 为一部经典。 ——[美]米歇尔·博芭 教 育学博士、教育心理学家、 作家 在研究的基础上,本着 智慧和一颗母亲的心,《城 堡法则》聚焦的是最重要的 东西:爱、同情和接纳。泰 罗的这本意义非凡的书中到 处都是实用的方法,会对你 的育儿轨道产生积极的影响 。 ——[美]罗宾·伯曼 医学 博士、作家 精彩页 我来到儿子参加比赛的学校,观看四年级学生的篮球赛。已经迟到了(这要怪洛杉矶的交通),我匆匆寻找去体育馆的路,准备在杰克逊发现我错过了开场的跳球前就偷偷溜进去。如果你生活在我家,观看跳球可是很重要的事。在去体育馆的路上,我匆匆穿过两个停车场和几栋建筑物,跑得气喘吁吁、头发凌乱,然后正好路过学校的失物招领处。在那里,我看到了一些事情,它们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些事和篮球赛没有一点关系,但和育儿十分相关,至少在我看来十分相关。 失物招领处是用一个很大的立体柜做成的,比我见过的最大的步入式立体柜还要大。门开着,里面有几个父母正从一大堆丢弃的夹克、运动衫、水瓶和午餐盒中匆匆翻找着,乱作一团。 一位恼怒的母亲用严厉的语气对女儿说:“你最好把你的毛衣找到。我是不会给你再买的,今年冬天特别冷。” 另一位母亲开玩笑地冲我喊道:“你也是来找水瓶的吗?” 我承认在匆匆跑过这里时我忍不住笑了,因为我也到过失物招领处,找过孩子们的水瓶和运动衫。 我突然想到:原来世界上的父母都在央求孩子们记得把水瓶和午餐盒带回家。我突然明白我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感觉的父母:孩子们不听我话,常常忽略我,他们不在乎我给他们买新水瓶花的钱。但我本应该早点想到,有很多方法完全可以免掉父母的懊恼,因为我知道很多可以让我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的知识。为什么这么说?我从神经学家和教育家那里学到过很多关于孩子发育不完善的大脑和其执行功能的知识,这些知识能让我拥有一个更加慈悲的心态。 同理心对关系亲密、氛围欢乐的家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基本顾则。它有很多用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不仅要对孩子怀有同情,还要对自己也怀有同情。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就在践行对自己的同情。这本书花了我好几年的心血,事实上,我已经修改过好几版了。但我可以很自信地说,现在它已经无可挑剔了。对向你所提的这些建议,我是非常认真的。亲爱的读者,你要知道,我对你也是怀有同情的。我知道为人父母有多艰难,有多耗人心血,但我也知道它有多美好,有多发人深省。依我之见,同理心是为人父母的起点,也是归宿。但要怀有同情并不容易,慈悲的能力是一项不断提高的能力,并且会一直不断提高。请鼓起勇气吧。真正践行同情可以提高生命的境界,实际上,还可以改变生活。 同情的价值与力量 曼德拉曾经说过:“人类的慈悲心把我们彼此联结到一起——不是以怜悯或高人一等的姿态联结到一起,而是同样生而为人,我们知道如何把我们共同的苦难变成未来的希望。”1怀有同情可以让人受益良多,这似乎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但连医生、护士都经常忘记它的重要性。 “医学院的训练很重视知识的获取——却很少注重对同情的教导。患者都在抱怨医学界缺乏对同情的关注,根据一项调查,只有53%的患者表示受到过慈悲的照顾。”2儿童尤其容易受到影响: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表示转送过660万受到虐待的儿童3。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提出了3个虐待儿童的危险因素:(1)不满4岁的儿童;(2)被父母抛弃或未达到父母预期的儿童;(3)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母亲生病多年来我一直在做陪护,因此我亲眼看到了同情心在医学领域所起的重要作用。只要医生、护士或医务助理向我们表示出同情,我们——母亲和所有的家人——就会感受到希望。但是如果他们没有丝毫的同情,情况就糟糕至极。这会让母亲在精神上、心灵上都受到伤害。同情可以定义为“一种对自己和他人身上痛苦的感知,并且决心要努力减轻或阻止这种痛苦”。4关于这个定义,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N.科尔比(James N.Kirby)指出:“请注意,去阻止痛苦对慈悲的动机是很重要的。”5理解同情心的这一有效元素可以让父母在应对复杂的情况时依然能守住慈悲心。 所以我们如何营造更加慈悲的家庭氛围呢?我们为人父母如何能做到更加开明呢?如何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孩子呢?和育儿的很多方面一样,我们首先要学会对自己怀有同情。 培养慈悲的心态 后面几节的内容旨在让你确立正确的心态,首先要对自己怀有慈悲心,不管是作为父母,作为个人,还是作为你在生活中扮演的其他身份。一旦你有了这样的心态,就可以进一步培养对孩子的慈悲心,并向他们表达你的慈悲。在此我们首先谈一下正念和感恩是如何与发现及感知自我同情相联系的。 正念与冥想 在过去3年里每一个无比匆忙的早上,我们全家人都要按下暂停键,确认一下我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我们把这一活动称为“凡·奥尔登(Van Alden)祷告”。后面我将做进一步的解释。 大多数情况下,杰克逊和亚瑟都可以按时出门,准时上车,按时到校,但有的早晨却不像我们所喜欢的这般轻松愉快。所以在有些时候,我们必须按下倒退键,重新开始。现在,让我们倒回到2018年六七月份。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