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新文学(套装7册)包括新文学第2、3、4、5、6、7、8辑,是新世纪人文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是文学名家讲述治学心得的场地。内容广泛,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研究,文学之间的联系与比较,文学的思想、理论、方法与批评,展示了富于新意的成果、人物、气象和精神。 目录 《新文学》第2辑: 笔谈 我们时代的诗歌 异议的诗学 阿九:个人写作中的价值追问 孙文波:在相对性中写作 耿占春:诗歌写作的词与物 一行:经验的上升 时代的诗歌观察 徐敬亚:重新做一个批评家 蓝蓝:那经历着变化的 韩东:“连我都不在,他们忙些什么呢?” 桑克:为暮年而做 木朵:2000年代的个人特征 诗应该怎样 王小妮:诗还没有让我厌倦 黄灿然:诗应该令人愉悦 肖开愚:卓尔不群与不群的冷 唐不遇:结构之缺席 阐释空间 “回到”与“不愿回到”——理解鲁迅之困惑 迈向纯粹的语言——以鲁迅的“硬译”实践重释本雅明的翻译论 从“检阅”体制到后“检阅”体制——显现于战后日本文化构造中的“亚洲”、“占领军”、“女性”形象 历史无意识的追寻——读丸川教授《从“检阅”体制到后“检阅”体制》有感 主题研究 前言:王文兴与台湾现代文学 水绿的年龄之冥想——论王文兴《龙天楼》以前的作品 苦读细品谈《家变》 王文兴:西化知识分子的困境 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私史——王文兴现代主义力作《背海的人》中的“爷” 附录:王文兴年谱 古典新义 梦·画·仙·戏——明清妇女剧作中之情、欲书写 建安二五年至黄初三年曹植行止臆考及申论 情缘总归虚幻——《长生殿》的“情”观 蘋蘩日用与道统伦理——论《儿女英雄传》(上) 研究史观 清代词评中的明词观 西方的中国近古散文研究举隅 明治文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研究 文学月旦 学术史·思想史·批评史——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读后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及其限度——评蒋寅先生《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 骆驼草 大师风范 害怕写作 …… 《新文学》第3辑 《新文学》第4辑 《新文学》第5辑 《新文学》第6辑 《新文学》第7辑 《新文学》第8辑: 新文学论坛 中国小说、美国评论家——有关结构、传统和讽刺小说的联想 卞之琳诗中距离的组织 吴宏一小辑 温庭筠在词目前的地位——《温庭筠<菩萨蛮>词研究》序论 从诗的比兴到词的寄托——常州词派以寄托说词的理论来历及其实际批评 从清代诗学的研究到清代诗话的整理 吴宏一《留些好的给别人》 附录:一、吴宏一简介 二、吴宏一著述简目 文学史观 论文学史本体 文学史范式论 古典新义 《文心雕龙》撰成时代补证 曾巩翰墨考 阐释空间 重建一种诗性艺术理论的架构及其意义——《中国历代美术理论文献粹编》导论 批判的文学和文学的批判——人类学笔谈 文学访谈 “中外文学他化现象”笔谈 文学由他化而来——《文心雕龙·原道》的他化解读 文学的他化 能动与反动——庄子、尼采文学哲学互动共生比较 神话与楚辞 电影与文学的心灵相通——关于黄建新电影改编的访谈 师友之间 徐门问学记 夏之祭 编后语 精彩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