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运用矿井通风、火灾科学、爆炸动力学、安全监控、应急救援等专业知识,对矿井热动力灾害开展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和现场应用验证,研究了矿井热动力灾害演化及风烟流联动控制机制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包括绪论、矿井热动力灾害特性与风烟流的演化规律、矿井火灾受控演化模拟与巷网分区风烟流量调控技术、瓦斯爆炸对通风设施的破坏机理与通风系统恢复技术、灾后矿工逃生路径优选理论与引导技术、远程应急救援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研究展望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应急管理等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教材,也可作为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1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煤矿热动力灾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分析 1.4 本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矿井热动力灾害特性与风烟流的演化规律 2.1 引言 2.2 火灾发生机理及发展特性 2.3 矿井爆炸发生机理及发展特性 2.4 火灾燃烧特性及蔓延规律 2.5 煤矿井下爆炸特性与传播规律 2.6 矿井热动力灾害风烟流演化特性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矿井火灾受控演化模拟与巷网分区风烟流量调控技术 3.1 引言 3.2 矿井火灾烟流控制机理研究 3.3 矿井受控火灾风烟流数值模拟分析 3.4 主进风巷火灾救援风量调控技术的理论分析 3.5 主进风巷火灾救灾过程分支风量智能调控技术 3.6 巷网火灾风烟流的自主救灾决策(ES-DSS)技术 3.7 本章小结 4 瓦斯爆炸对通风设施的破坏机理与通风系统恢复技术 4.1 引言 4.2 瓦斯爆炸对周围通风设施的破坏效应 4.3 爆炸冲击波后烟流运动路径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4.4 瓦斯爆炸破坏通风设施相似实验研究 4.5 实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灾后矿工逃生路径优选理论与引导技术 5.1 巷道静态逃生困难度计算模型 5.2 动态健康度模型 5.3 元胞自动机理论和模型构建 5.4 唐山沟煤矿火灾人员逃生困难度模型建立 5.5 唐山沟煤矿火灾逃生动态健康度模型建立 5.6 最优逃生路径的评估验证和选择 5.7 本章小结 6 远程应急救援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6.1 引言 6.2 远程应急救援系统的硬件设计及关联设备组合 6.3 远程应急救援系统集成监控功能的实现 6.4 远程应急救援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及风量智能调控的开发 6.5 远程应急救援系统的配置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 6.6 矿井火灾烟流控制与人员逃生信息融合平台构建 6.7 本章小结 7 研究展望 7.1 主要成果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