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大家小书译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加缪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选录了《反与正》和《反抗者》的部分章节,都是人们研究加缪时必会提到的篇章。在《反与正》中,加缪以凝重的笔调回忆了自己的艰苦童年,他的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在此已有清楚的表现;《反抗者》展开对人生更深入的探索,“光活着是不够的,还应该知道为什么活着”,他对人生提出的问题和思考,震动着无数人的心灵。 作者简介 加缪(Albert Camus, 1913-1960),法国作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出生于阿尔及利亚,母亲为西班牙人。父亲在一战中死去,加缪与其母在贫民区艰难度日,后于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1935年,加缪开始从事戏剧活动,二战期间投身法国抵抗运动,因其创作的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一举成名,此后又发表小说《鼠疫》、《堕落》和短篇集《流放和王国》;戏剧作品有《卡利古拉》、《正义者》,此外还有散文《婚礼集》、《正反集》及论文《西西福斯的神话》等。未完成长篇小说《第一个人》在其死后出版。 加缪早年曾深入钻研古罗马哲学家普罗提诺的著作,他认为现代人的生活存在着深刻的荒谬性,我们赖以存身的这个世界是冷漠的和不可理解的,而个人面对荒谬的世界是无能为力的。在创作上,加缪追求情节的自然铺陈和词句的精确与完美,语言简净、明朗、毫无藻饰,但在其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却蕴蓄着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目录 译者的话 反与正 讽刺 不置可否 灵魂之死 生之爱 反与正 反叛者 反叛者 形而上学的反叛 历史的反叛 反叛和艺术 正午的思想 序言 散文在加缪的作品中占 有重要的篇幅与分量,《反 与正》《婚礼》《西西弗神 话》《时文集》《反叛者》 《阿尔及利亚纪事》等都是 人们在研究加缪时必会提到 的篇章。加缪的散文素以散 淡、朴素又寓意深长著称, 要深入理解加缪的哲学思想 ,这些随笔式的散文、论文 是不可不读的。 这本集子选译了《反与 正》及《反叛者》的部分章 节。《反与正》是加缪最早 发表的作品,当时他只有22 岁。在这部作品中,加缪以 凝重的笔调回忆了自己的童 年。他叙述的是自己亲身经 历的人和事。加缪思想的基 本出发点在此已经有清楚的 表现。加缪是地中海的儿子 ,从小就享受着大自然的海 水与阳光;但他又是贫民区 里长大的孩子,饱尝过贫困 、疾病的折磨。他笔下那无 人愿意理睬的老人、孤独死 去的老妇、与作者无言以对 的凄然苦度晚年的老母、贫 困的街道、乱糟糟的咖啡馆 ……这一切都是生与爱的反 面,是一幅令人心酸、压抑 的惨淡图画。但倘若仅止于 此,那就远不是加缪。加缪 的伟大,在于他指出了另一 面——生命与爱情。正如他 说:“若没有对生之绝望, 就不会有生之爱。”若世上 没有衰老、死亡、孤独与痛 苦,那么人怎么会有对青春 、生命、爱情与欢乐的渴望 与热爱?有死必有生、有衰 老必有青春,有反面就有正 面。我们应正视这一情境。 “为了改变自然的冷漠,我 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苦 难阻止我把阳光下和历史中 的一切都想象为美好的,而 阳光使我懂得历史并非一切 。改变生活,是的,但并不 改变我视为神明的世界。” 人就应当在这冰冷而又燃烧 着的有限世界中带着伤痛生 活。人消除不了世界的荒谬 ,但能够尽可能地享用你现 在拥有的一切。这就是加缪 哲学思考的一个最基本的出 发点。 《反叛者》就是沿着同 样的思路展开对人生更深入 的探索的。在《西西弗神话 》中,加缪业已论述过荒谬 :荒谬就是产生于人对美好 的怀念与世上非理性因素之 间的分离。只要人对存在提 出问题,就会产生荒谬的感 情,同时反叛也就产生了。 在这荒谬的世界上生活,这 本身就意味着反叛。反叛者 就是既说“是”又说“不”的人 。对生活说“是”,对未来说 “不”,人不为虚渺的未来或 目的而生活,而是要尽可能 地穷尽今天。正因如此,加 缪认为反叛不同于革命:反 叛是在有限的世界中生活, 是有界限的,革命则为某种 目的运用一切手段,这就有 可能导致无度的暴行。反叛 是适度的革命,它相信“上 帝不存在,一切都是许可的 ”,但这绝不意味着一切都 是可能实现的。加缪推崇的 是古希腊哲学的均衡思想, 是适度,这就是要面对各种 矛盾的对峙坚持生活。适度 并不要消除矛盾,而是承认 矛盾,并且下决心在其中存 在。过度则盲目地越过各种 矛盾的平衡界限,因而导致 悲观、自杀与残暴、专制这 两种极端。 加缪因而主张正午的思 想——地中海的思想:明知 世界冰冷,却要尽力地燃烧 !他反对悲观与虚无,反对 极权与暴力。他颂扬爱,颂 扬为了美去忍受苦难。“如 果说,古希腊人制造了绝望 与悲剧的观念,那总是通过 美制造的……这是最崇高的 悲剧,而不是像现代精神那 样从丑恶与平庸出发制造绝 望。”这就是正午思想的核 心所在,反叛者则在这种精 神指引下充满激情地生活、 斗争。这也是加缪有关文学 艺术观点的理论根据。 对人生苦做探索的朋友 们定会对加缪的主张进行思 考。加缪的这些作品发表距 今已几十年过去了,加缪离 开他深爱着的大地也近30年 了。但他对人生提出的问题 ,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至今 仍能震动我们的心灵。在这 充满变动的时代中,加缪的 话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光 活着是不够的,还应该知道 为什么活着。”若没有对大 地、对人的无比热爱,没有 追求美和爱的激情和为之忍 受苦难的精神,那生之意义 又何在呢? 译者1988年10月于北京 西郊燕园 导语 散文在加缪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篇幅与分量,《反与正》《婚礼》《西西弗神话》《时文集》《反叛者》《阿尔及利亚纪事》等都是他著作中的重要篇章,这些作品散淡、朴素又寓意深长,要深入理解加缪的哲学思想,这些随笔式的散文、论文不可不读。本书选录了《反与正》和《反叛者》的部分章节,在加缪的散文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反与正》中,加缪以凝重的笔调回忆了自己的艰苦童年,介绍了他的独特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反叛者》展开对人生更深入的探索,他对人生提出的问题和思考,震动着无数人的心灵。同时,本书两位译者均为加缪研究专家,译作颇丰,在最近三十年内影响了几代人。 精彩页 讽刺 两年前,我认识了一位老妇人。那时,她正受着病痛的煎熬,她曾以为自己会死去。她的整个右半身都瘫痪了。她在这个世界上只剩下半个身子,另一半已经毫无知觉了。人们强制这个好动而又啰唆的小个子老妇人不作声、不动作。孤独的、目不识丁的老人麻木地度着漫长时日,她的全部生命归向上帝。她信上帝:她有一挂念珠、一座铅制耶稣像和一座仿大理石的圣·尤素福怀抱孩子的塑像,这就是明证。她对自己患有不治之症有怀疑,但又那么说,为的是别人能关心她。 这一天,有人关心她了。这是一位年轻人(他相信有一个真理存在,并且还知道这个女人快要死去,但对解决这个矛盾并不关心)。他真的十分关注这位老妇人的忧愁。老妇人深深感觉到了。对病人来讲,这种关注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她对他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痛苦:她已走到生命的尽头,她应该让位于年轻人。她是厌倦了?这是肯定的。没有人对她说话。她像狗一样蜷缩在角落里。最好是结束这一切,因为她更愿意死去,而不是成为别人的负担。 她的声音变得像吵架,是市场上讨价还价的声音。然而,那位年轻人明白了。他认为,应该为别人承担责任,而不是去死。但这只证明了一件事:即他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负过责。而他恰恰对老妇人说——因为他看见了她的念珠——“您还有善心的上帝。”的确如此。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烦她。若她祈祷的时间长了,如果她眼睛盯着地毯的某一图案走了神,她的女儿就会说:“你还在祈祷!”病人说:“这碍着你什么啦?”“这不碍着我什么,但这让人讨厌。”老人沉默了,她用责备的目光久久注视着自己的女儿。 年轻人聆听着这一切,一种不可名状的巨大苦痛使他胸闷难受。而老人还继续说着:“当她老的时候,她会知道她也需要祈祷。” 他感到老妇人已摆脱了一切,除了上帝。她任凭自己受这最后病魔的摆布,她也积德,但并非自愿,而且过于轻易地相信她还保留着的东西是唯一值得爱的财富,并最终义无反顾地被投入到祈求上帝的苦海中。但是,愿生命的希望会再生,而且上帝并不强违人意。 他们坐在餐桌旁。年轻人被邀前来进晚餐。老人没有吃,因为晚上进食不易消化。她仍待在她的角落里,正好面对那个听她讲话的人的背。年轻人感到老人在审视他,吃得很不安宁。不过,晚餐仍继续着。为了延长这次会面,人们决定去看电影。正好在上映一部轻松影片。年轻人冒失地接受了邀请,并没有想到仍待在他背后的人。 出发之前,客人们起身去洗手。显然,毫无问题,老人不去了。即使她没有残疾,她的无知也会妨碍她理解影片。她说她不喜欢看电影,事实上,是她看不懂。她在她的角落里,此外还对念珠串的颗粒表示空洞的关注。她把她的全部信念寄托在念珠上。她保存的三样东西对她来说标志着神灵启示的物质点。从念珠、耶稣与圣·尤素福像出发,在它们的后面,是巨大的深深的黑夜,她寄全部希望于这黑暗之中。 大家准备好了。他们走近老人,吻她并祝她晚安。她早已明白了,用力握紧念珠。但是,这个动作似乎既表明热忱也表明失望。大家都吻过她了,只剩下年轻人。他温情地握住老人的手,然后就转过身来。但老人则看着这个曾关心过她的人。她不愿意独自一人。她已感到了孤独的可怕,感觉到持续的失眠以及令人失望的与上帝的单独相处。她害怕了,她只有在年轻人那里才能安静,她依恋着这唯一对她表示关心的人,拉住他的手不放,紧紧握着,笨拙地向他表示感谢以证实这种再三的要求。年轻人感到为难。而其他人已走回来催他。电影9点开始,最好提前一点到,以免在售票口等候。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