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是林语堂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作者从林语堂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家庭、婚恋、事业等角度,对其一生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描述。 林语堂是天生的梦想家,是勤奋的天才,是有赤子之心的学者,是融汇东西方智慧的幽默大师,是被美国总统布什誉为影响美国人“中国观”的作家,是教科书大王,是版税大王,是中文打字机的发明者,是美食家,是旅行爱好者。他的书在西方畅销四五十年而不衰,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林语堂一生重视对中西文化的沟通,曾不客气地批评中国文化,但在外国人面前,他却肩负起了宣扬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重任,晚年自称“一团矛盾”,以自我矛盾为乐。作者揭开了所谓“一团矛盾”的迷雾,向读者展示了全面、真实的林语堂。 作者简介 施建伟,1939年生于江苏苏州,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1991年任国立华侨大学中国文化系主任兼海外华人文学研究所所长,同年被破格评为教授、并成为第一批“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获得者;1993年任同济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兼文化艺术系首任系主任、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对外汉语部主任;2001年被同济大学特聘为当年文科WEI一的“资深教授”。2002年12月荣获美国加州蒙特利派克市“荣誉公民”;2003年6月被聘为同济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2007年任同济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同济大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名誉顾问。 已出版著作有:《鲁迅美学风格片谈》《幽默大师林语堂》《林语堂在大陆》《林语堂在海外》《林语堂廖翠凤》《虎踞江东的孙权》《港台作家传记丛书》等,发表的文章和学术论文等三百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彩色的梦 第二章 杂色的世界 第三章 曲折的浪漫史 第四章 出国留学 第五章 重返北京 第六章 语丝派的急先锋 第七章 厦门—武汉—上海 第八章 “教科书”的官司和“南云楼”的风波 第九章 提倡幽默 第十章 “有不为斋”斋主 第十一章 从《论语》到《人间世》 第十二章 据牛角尖负隅 第十三章 告别上海 第十四章 人生旅途上的新航程 第十五章 《生活的艺术》畅销美国 第十六章 《京华烟云》问世 第十七章 要希特勒赔偿损失 第十八章 回到抗战中的故国 第十九章 面对破产的困境 第二十章 和赛珍珠决裂 第二十一章 浓得化不开的乡情 第二十二章 美食家和旅行爱好者 第二十三章 归去来兮 第二十四章 乐隐阳明山麓 第二十五章 金玉缘 第二十六章 最后的冲刺 第二十七章 悲剧发生在幽默之家 第二十八章 预言变成了现实 第二十九章 在最后的日子里 附录一 林语堂先生年表 附录二 主要参考资料 序言 1998年,我的国家社科 课题“过渡时期的香港文学” 刚结束,即在同济大学开 设了“林语堂研究”的选修课 。虽然教学对象多是理工 科学生,但他们甚至比中 文系的学生更对林语堂感 兴趣,也许是正值太平盛 世吧,闲适、性灵、幽默 ,以及“生活的艺术”和“艺 术的生活”已不再成为禁忌 ,而享受休闲的乐趣正逐 渐从小众的时尚演变成大 众的消费。学期末,学生 们在学习小结中对这门课 的评价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他们希望我把讲课的内 容整理出版。于是,《幽 默大师林语堂》于1999年 2月问世。此次再版,改名 为《林语堂传》,内容上 略有增删,并改正了原版 中的若干文字错误。 1975年,在国际笔会第 40届大会上,有一个中国 作家当选为总会副会长, 并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 的候选人。这位为中华文 明争光的中国人就是林语 堂。在国际文坛上,林语 堂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作 家,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 20世纪智慧人物”之一。用 英文写作来向外国人直接 介绍中国文化,是林语堂 文化活动的一个特征。他 曾出版过三四十种英文著 作,每一种通常都有七八 个版本,其中《生活的艺 术》从1937年发行以来, 在美国已出到40版以上,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 利、丹麦、瑞典、西班牙 、荷兰等国的版本同样畅 销,四五十年而不衰, 1986年,巴西、丹麦、意 大利都重新出版过,瑞典 、德国直到1987年和1988 年仍在再版。 1989年2月10日,美国 总统布什对国会两院联席 会谈到他访问东亚的准备 工作时说,他读了林语堂 的作品,内心感受良深。 布什说:“林语堂讲的是数 十年前中国的情形,但他 的话今天对我们每个美国 人都仍受用。”布什的话表 明:林语堂至今还在影响 着美国人的“中国观”。 毋庸讳言,在海峡两岸 ,林语堂是一位争论极大 的人物。连林语堂在《论 语》时代的伙伴徐讦也不 得不说,林语堂是中国现 代文学史上,“最不容易写 的一章”。我同意徐讦的说 法,我认为主要难度在于 林语堂思想、性格、气质 、兴趣、爱好的多重性、 复杂性和矛盾性。他集古 今中外各种文化因素于一 身,看似中西结合,却又 不中不西,又中又西,任 何事情,哪怕是一桩芝麻 绿豆的生活琐事,他都会 借题发挥,小题大做。譬 如,戴什么帽子,穿什么 鞋,吃什么菜……只要他有 兴致,都可以变成东西文 化冲突或两种文化比较选 择的大题目。别人所极力 掩盖的,正是他着意要暴 露的,别人梦寐以求的, 他会不屑一顾。他不仅不 回避自我的矛盾,而且以“ 一团矛盾”自许。 “一团矛盾”,就是林语 堂性格的特殊性,也正是 这特殊性,使他成了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容易写 的一章”。只有把握这“一团 矛盾”的各种特殊的表现形 式,才会理解林语堂为什 么会说出常人不愿说的话 ,做出常人不愿做的事, 也唯有把握了这一点,才 会明白这位“幽默大师”的与 众不同的言行,乃是他的 矛盾性格的必然反映。因 此,透视这“一团矛盾”的全 景,揭开所谓“一团矛盾”的 迷雾,是公正地全面评价 林语堂功过得失的关键。 …… 2014年2月14日,中央 电视台4套《跨越海峡两岸 的大师——林语堂》播出 ,我有幸作为主讲嘉宾之 一参与节目。虽然我曾参 与过上海电视台、香港凤 凰电视台,以及美国华语 电视频道KTSF-26等传媒播 出的同类节目,但作为国 家的喉舌,中央电视台以 如此规格制作了林语堂的 节目,实属史无前例。 从学术“禁区”到目前这 样的局面,我作为一个中 国现代文学研究者,为林 语堂研究在近年来取得的 成果而感到喜悦,没有政 治清明和安定团结的形势 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近三十年来,我已发表 和出版了有关林语堂的专 著十册,研究论文、人物 传记、随笔杂感等,合计 四五百万字。然而,每次 为一篇文章或一本著作画 上最后一个句号时,我从 来没有松口气的感觉。也 许是徐讦的那句话——“林 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最不容易写的一章”——给 了我无形的压力。我总觉 得,我,或者说我们与这 位博学的文化名人之间, 有着一条历史的沟。要跨 越这条沟,必须付出时间 、精力和勇气。 在拙著撰写过程中,我 运用了同行的研究成果, 林语堂本人的作品、自传 ,林太乙的《林语堂传》 ,以及许多有关回忆纪念 文章中的原始资料,特此 说明,并致以谢意!遗憾 的是,在我的“林语堂研究” 的起步阶段曾给我以精神 支持的文坛前辈唐驶先生 和丁景唐先生已经无法读 到这本书了,但我要感谢 他们以及那些在我学术研 究的不同阶段理解我的人 。拙著得以问世,是天时 、地利、人和三者合力所 致,缺一不可。最后,我 谨将本书献给我的妻子— —与我风雨同舟数十年的 陈维莉女士和那些曾陪伴 我度过寂寞长夜的梦。 导语 我们如今为什么还要读林语堂,他的一生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林语堂是首位以英文写作享誉国际的中国作家,代表作《京华烟云》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生活的艺术》曾成为西方读者的生活指南和“枕上书”,他是将humour翻译为“幽默”的第一人,是名贯中西的现代幽默大师。 林语堂终生以向西方介绍中华文化为己任,在外国人头脑中有关中国的知识,大部分是被歪曲和变形的东西,如容貌丑陋、长辫小脚、不守时刻、不懂礼貌、不讲公德等,经过林语堂的介绍,外国人才真正地了解了中国。 林语堂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经济的危机,迫使他到消费相对低的德国去半工半读,而他却自学德语,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并获得博士学位。 林语堂具有不言放弃的精神,当他处于困境之时、倾家荡产时、大女儿自杀时,林语堂没有一蹶不振,他对前途仍充满信心,对生活仍充满热爱。他清醒地知道,除了个人的悲哀之外,外面还有一个广阔的世界。 这是一本引人向上的书、一本有关处事哲学的书,林语堂与胡适、林语堂与郁达夫、林语堂与赛珍珠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让我们读出了一个中国人的全球观。 精彩页 林语堂,幼名和乐,又名玉堂。1895年10月10日,也就是光绪二十一年农历八月二十二日,诞生于闽南漳州市平和县坂仔村。 父亲林至诚,祖籍漳州北乡五里沙,1880年前后因到坂仔传教,遂迁居这里。但在林语堂的文章里,被称为“家乡”和“故乡”的,不是五里沙,而是平和县坂仔村。坂仔南面是十尖山,远山绵亘,无论晴雨,皆掩映于云雾之间,极目遥望,山峰在云霞中忽隐忽现,古代曾把这云山干叠的地方命名为云霄县,可谓名副其实。北面,石起山如同犬齿盘错,峭壁陡立,危崖高悬,塞天蔽日。传说,那山巅上的一道大裂痕,是神仙经过石起山时,一不小心把大趾误插在石壁上而留下的痕迹。这大自然的幻术,曾为童年的小和乐构筑了无数神奇的梦想。 美丽的西溪横穿坂仔,河床宽阔,两岸相距100多米,但常年有水的主航道仅20多米宽。枯水季节,妇女们都直接到河床中间去洗衣、洗菜。那由鹅卵石和沙土构成的河床,是水牛的栖息地,也是林语堂弟兄们幼年时嬉乐的天堂。干涸的河床、远山近水、牧童水牛、槌衣嬉逐构成了坂仔独有的民情图和风景画。西溪虽有急流激湍,但不深。在那没有现代化公路的年代里,河流是坂仔交通的主动脉。这里离厦门120千米,坐船过去要三四天的时间。漳州西溪的“五蓬船”只能到小溪,由小溪到坂仔有十二三千米,还须换乘一种很小的轻舟。遇到浅滩(本地人叫“濑”),船夫船妇们将裤子卷到腿上,跳入河中,几个人把船扛在肩上逆水而进。 林语堂出生于坂仔教会生活区内的一问平房里。屋旁边是大小礼拜堂、钟楼、牧师楼等西洋式的建筑,周围有荷花池、龙眼树、水井、菜地,以及曾为小和乐的童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的“后花园”。这些都是教会的财产,林家不过借住在这里而已。 在坂仔,小和乐常常走到溪边,遥望远处灰蓝色的群峦在阳光下炫耀着自己变化多端的服饰,观赏着山顶上一边变幻着柔软的身段、一边任意地漫游的白云。老鹰在高空盘旋…… 有时,小和乐攀上高山,俯瞰山下的村庄,见人们像蚂蚁一样小,在山脚下那方寸之地上移动着。这壮观的山景,令他敬畏,使他感到自己的渺小。他常想:怎样才能走出这深谷?越过山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成年后,每当他看到人们在奔忙、争斗时,儿时登山俯瞰“蚂蚁”的情景又浮现在他的眼前。 一个人出生以后,生存环境是陶冶其性格的第一张温床。林语堂在风景秀丽的坂仔山谷度过了一个欢乐的童年,他在所有的自传、回忆文章中,总是反复强调他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的一个人,全部依赖青山;他的思想、观念、性格,以至于人生观、美学观、世界观的形成,完全得之于闽南坂仔的秀美的山陵。在《四十自叙》中,林语堂又用诗的语言把这种自然的陶冶力绝对化了。他说:“我本龙溪村家子,环山接天号东湖;十尖石起时入梦,为学养性全在兹。”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