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犀利、最狡猾、最权威的心理学谈话大师内藤谊人,揭秘社交、沟通中的心理学操纵术! 你还不知道吧,我们每天平均要上6.23次的当:怦然心动的价位里、甜言蜜语的外衣下、一夜暴富的传说中……其实另有玄机,本书能让你知道世界有多不平。
警告:绝对不可以将本书中所述的骗子的伎俩“恶用”。
提防:天花乱坠把你捧上天的人;
当心:那些隐藏在商品价位里的秘密;
留意:那些以“慈善”的名义,号召的捐款;
杜绝:心中留给骗子的那条“缝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上当的心理学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内藤谊人 |
出版社 | 南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日本最犀利、最狡猾、最权威的心理学谈话大师内藤谊人,揭秘社交、沟通中的心理学操纵术! 你还不知道吧,我们每天平均要上6.23次的当:怦然心动的价位里、甜言蜜语的外衣下、一夜暴富的传说中……其实另有玄机,本书能让你知道世界有多不平。 警告:绝对不可以将本书中所述的骗子的伎俩“恶用”。 提防:天花乱坠把你捧上天的人; 当心:那些隐藏在商品价位里的秘密; 留意:那些以“慈善”的名义,号召的捐款; 杜绝:心中留给骗子的那条“缝隙”。 内容推荐 《不上当的心理学》是日本权威沟通心理学家内藤谊人的又一力作。《不上当的心理学》立足于日常生活,列举出我们平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案发率很高的骗子骗术,从而揭示出骗子的狡猾与伎俩,并从我们自身的角度,说明骗子在行骗时利用的是我们怎样的心理,以期能够唤起大家日常的防卫心理,不给骗子们以可乘之机。 目录 前言 第1章 被欺骗者的心理原则 1.因为欲望而被欺骗 2.因为害怕被孤立而无法拒绝 3.不要被自己的“妄想力”所欺骗 4.就算花钱也想被尊敬 5.为什么人们对头衔没有抵抗力 6.越在意别人眼光的人越容易随波逐流 7.越虚张声势越危险 8.汇款诈骗的构成 第2章 骗子的“语言魔术”! 9.不要被语言的“印象”所迷惑 10.简单的对话变得致命 11.“只对你”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12.不要被流行语所迷惑 13.为什么即使是客套话听到也会高兴? 14.骗子们用具体的语言攻击 15.注意反复出现的话 16.越考虑越容易被骗 17.不要屈服于“大家”的力量 18.注意轻松的谈话术 第3章 招来欺诈的“心之缝隙” 19.过度的自信产生缝隙 20.不要被无关的信息所迷惑 21.自己的答案就是正确的 22.“只有自己……”的误区 23.越觉得可以致富越会扭曲判断 24.占便宜导致被骗 25.小心记忆的操作 第4章 骗子是这样潜伏进你的心中的 26.报报答之心导致被骗 27.不要被那些场面话所诱导 28.签名的意图在捐款? 29.假降价真横财 30.讲话易懂的人容易得到信任 31.骗子们瞄准猎物的场所 32.骗子会抓住盲点 33.生出同感的捐款诈骗 第5章 骗子们使用的贩卖道具 34.不要被托儿的演技所迷惑 35.请警惕“摸了就结束了” 36.不要被大额的数字所迷惑 37.不要以“貌”取人 38.甜的声音是什么“声音”? 39.看清对方的一举一动 40.提高期待度的“吊胃口”诡计 41.想要选择却没有选择? 第6章 被色相欺骗的人的心理 42.色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诱饵 43.男人遭遇黑钱诈骗的理由 44.从“贼船”上下来! 45.被触碰的时候请读懂背后的意图 46.奉送金钱的女性有恋父倾向 47.为什么那样的男人能做牛郎? 第7章 操纵商品和舞台的骗子们 48.越贵就越有效果吗? 49.不要在嘈杂的场所做出承诺 50.当心这样的假名 51.不要被豪华的包装所欺骗 52.以9和8结尾的价格要格外注意 53.务必小心“单位”的操作 54.越喜欢名牌越容易被骗 55.不要去动样品 第8章 击退骗子的对策 56.看到人的话就把他当做小偷 57.骗一次就会被骗第二次 58.要试图挽回失败 59.不要被有名人士的推荐所欺骗 60.骗子们会用变化球进攻 61.最初的一句话就已经决定了胜负 62.叫你名字是有理由的 后记 精彩页 4 就算花钱也想被尊敬 搔动你虚荣心的骗子们 无论是谁,都有渴望被他人尊敬的欲求。这本身无可指责,以得到他人尊敬为目标而努力,严于律己,进而不断成长的事情也是常有的。 然而,跳过这种努力,企图安逸地获得尊敬的人也不少。无孔不入的骗子们,自然也不会放过利用他们这种浅薄的虚荣心的机会。其代表就是“绅士录商法”。 这次骗子们瞄准的是,地方的市议员和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等一些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对他们提出“请一定要将您的履历登载于绅士录之上”之类的口号,声称登载费用接近免费,并且声称,在这个绅士录上,甚至有国会议员和足以代表日本的大型企业的重要角色。 “绅士”们一旦被说服,之后就会非常麻烦。登载你名字的绅士录就会送到,强迫你购买。一本就贵达数十万日元,而且会以“2009版”、“2010版”的速度不断更新,一次次地逼你购买。 当然,国会议员和大企业的重要角色,不会花这种钱,甚至连这种绅士录的存在都不知道。也只有这些被欺骗的人,才会每年花高价钱买堆废纸。 从有名的“马斯洛欲望金字塔”就可以看出,食欲、性欲、金钱欲已经得到满足的人,下一个要追求的正是“名誉”二字。 但是,名誉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用金钱买到的名誉,也只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 5 为什么人们对头衔没有抵抗力 “先生文化”孕育欺骗 在日本有所谓的“先生文化”。 教师、医生、政治家、学者、作家,甚至某些场合中的咨询师,都被称呼为“先生”。尽管,这种称呼并不是依循其人格和实力而得来的。仅仅是看到其头衔,就将其作为先生来对待了。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 IRINOI科技研究所的研究员阿奈特?特拉以学生为对象,关于“头衔”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是,使用录像来进行名为“问题解决法”的关于方法论的演讲。其间,就录像中出现的讲师对半数的学生给出积极的头衔介绍,对另外半数的学生做出消极的头衔介绍。 实验结果显示,对“问题解决法”感兴趣的学生没有受到头衔影响,对讲义内容做出了客观评价。与之相对,对“问题解决法”不感兴趣的学生却受了头衔的很大影响。 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我们放弃用自己的头脑判断问题的时候,就会仅靠头衔来判断。 我们经常可以在健身器械和美容物品的广告上看到“医学博士也赞不绝口”之类的说法,这些不啻为针对对头衔没有抵抗力的人的欺诈广告里面甚至会有伪体验谈。要想不被头衔欺骗,就要做到在自己脑子中客观地思考,不要轻易做出“这样厉害的人都推荐了,应该没错吧”之类的判断。那个先生自身,说不定就是个冒牌货呢。 6 越在意别人眼光的人越容易 随波逐流 劝说词“大家都在这么做” 这里是宝石的卖场。 某个家庭主妇在看一条珍珠项链,这时候售货员过来搭话说: “珍珠是任何场合都用得到的物品,所以大家都会选择品质高的使用。” 如此一来,大多数主妇就会不假思索地买高价格的项链,理由仅仅是因为“大家都买了”。 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在意别人眼光的心理倾向,并且一旦开始在意别人的眼光,就会想尽可能和别人的做法保持一致。在心理学上,这种状态叫做屈服于“同步调压力”。 俄勒冈大学的心理学家格莱高利.罗兹以600名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项心理测试,用以调查易同步调人群的特征。结果表明,想和他人联系在一起这一“亲和欲求”越强的人越容易产生同步调倾向(10人中有8人)。并且,亲和欲求越强的人,越容易抱有不安的心理。 人们随波逐流的心理也可以用这一“同步调压力”来说明。比如以前在女高中生中流行的褶皱袜,也不过是因为“大家都在这么做”自己才这么做,从而流行开来罢了。之后,因为“大家都不这么做了”,所以自己也不穿了。 骗子们就是狡猾的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如果听到“大家都已经买了”、“这个价位是很受欢迎的”之类的话,就一定要注意了:不管是谁买了怎样的商品,和你都没有任何的关系。 P8-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