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康德教育哲学研究(基于方法论内容的阐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前沿
分类
作者 陈得军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康德哲学和教育理论分别是现代哲学的基础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源头。但是,由于二者论述的重点和风格各不相同,所以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仍然是学术界讨论至今的一个问题。康德有一部他的学生整理出版的《论教育学》,但是他的教育哲学蕴含在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之中而不限于单行本的《论教育学》。本书不揣浅陋,立足于康德哲学文本的五个“方法论”内容,尝试探讨康德哲学和教育理论的关系,勾勒出康德并没有以教育之名撰写出的有关教育的批判性哲思。
作者简介
陈得军,202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哲学。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各级各类课题8项。
目录
第一章 康德教育哲学的系统结构
第一节 论康德哲学的教育学意义
一、康德开启了教育的现代化
二、康德赋予“目的论”新的意义
三、教育是人类进步的支柱
四、宗教和历史观是理解人类进步的理性理念
第二节 康德的教育阶段论
一、作为培养基础的纪律和自然的教育
二、孕育道德是培养和文明化阶段的目标
三、培养原理的道德是道德化的核心任务
第二章 第一批判“方法论”的教育学阐述
第一节 纯粹理性的训练:消极性的“方法论”
一、贯穿理论与实践是理性目的的批判性认知目的
二、运用理性的批判破除理性独断运用和怀疑运用的缺陷
三、纯粹理性在假设和证明上的训练承担着批判的教育目的
第二节 纯粹理性的法规:积极性的“方法论”
一、训练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二、促进道德发展是法规的积极性认识
三、区分意见、知识和信念是学习者判断自我和真理概念关系的基础
第三节 纯粹理性的建筑术:建构性的“方法论”
一、建构教育体系确保教育秩序符合人类的最终目的
二、批判的路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好方式
第三章 培养实践理性:第二批判“方法论”的教育学阐述
第一节 道德判断力:培养对法则的品味
一、客观的法则何以成为主观的动机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
二、预备性教育破除阻力
三、通过道德练习获得判断力
四、美与崇高深化道德练习,培养道德判断力
第二节 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法:培养道德判断的习惯
一、闲谈与对话可以培养道德洞察力
二、道德勇气能够培养道德执行力
三、塑造思维方式实践道德洞察力
第三节 公民社会的教育功能:塑造人格
一、公民社会发挥着外部教育机制的价值
二、通过自由交流塑造学习者的人格
三、教师承担着国家哲学在公民社会中的教化功能
第四章 第三批判“方法论”和“伦理方法论”的教育学阐述
第一节 审美关系:审美判断力“方法论”的教育价值
一、崇高感构成了学习者人格发展的基础
二、审美对道德教育起到支持性作用
三、借用文明化培养适合人性的社会性
第二节 目的论关系:目的论判断力“方法论”的教育价值
一、目的论:与自然有关的目的判断
二、终极目的:引导学习者追求卓越发展
三、批判哲学:以人的规定和使命为基础整合其他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 伦理关系:德性论“方法论”的教育价值
一、道德问答手册的教育意义
二、友谊理念促使学习者成为人类之友
三、友谊是学习者心灵生活的原则
结语:为了理性与自由的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引言
提及康德,世人很容易
敬仰他的哲学家身份,尤其
是三大批判在哲学史上所留
下的震古烁今的影响力,使
人忽略了他在教育理论方面
的贡献。即便世人关注其教
育思想,也往往限于单行本
的《论教育学》,而忽略了
康德哲学,尤其是其三大批
判所蕴含的教育哲思。康德
虽然不像杜威以教育主题来
写作哲学,但是教育问题一
直伴随着康德哲学思想的发
展。他一生都致力于学习者
的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的
政治和智力支持,从康德早
期所承担的家庭教师的角色
算起,他在教育领域的工作
时间长达近半个世纪,尤其
是在其饱经风霜的最后十年
中,更是如此。在他的著作
中,能够体验到种种教育学
的提示,尤其是在他独特的
哲学概念中,如理论理性、
实践理性、判断力、自然与
自由、人格等,从中我们更
能够清晰地看到他的教育哲
思。康德在1781年《纯粹
理性批判》的A版序言中明
确提出,自我认识是学习者
的重要任务,这不仅是哲学
问题,更是一个教育学的问
题。简单来说,批判性哲学
家并不是简单地另起炉灶,
在其哲学之外重新思考教育
的理论问题,相反,批判性
哲学家就是教育学家。康德
的学生林克根据其讲授教育
学时的笔记整理而成的《论
教育学》于1803年出版,
该书至今争论不断。正因如
此,在阅读康德教育学讲义
时,一定要在康德其他的文
本中找到相互对应的部分,
来佐
康德教育学讲义的真实
性,而非仅仅关注《论教育
学》,可以利用“互文性”文
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消除
对康德教育学讲义内容的争
议,从而拓展文本的范围。
从康德的视角来看,教育学
可以看作伦理学的对应物。
因此,缺少了伦理学视角的
研究也是不完整的。巴克纳
(Buchner)版本的《论教
育学》从康德不同著作中选
择了与教育相关的片段,包
括《纯粹理性批判》《实践
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除此之外,还包括另外一
些重要的文献,如《道德形
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奠
基》《实用人类学》《伦理
学》《逻辑学》《有关博爱
学院的文章》等。总之,这
个版本的第三部分,从一个
宏大的人类学、历史学、伦
理学网络背景中来构建康德
的教育哲学,借助文本之间
的互文性关系拓展了人们对
康德教育哲学的认识,也提
供了研究康德教育哲学的基
本框架。李秋零也将实践理
性方法论、德性论的伦理教
学法同样作为康德教育哲学
的内容,收录在《康德教育
哲学文集》中。
在《1765—1766年冬季
学期课程安排的通告》中,
康德提出他对学校和大学教
育的看法,而且这一文本应
该是而且一直是康德最重要
的著作之一。《纯然理性界
限内的宗教》是康德的教育
学作品之一。人类的恶来自
诱惑,而这意味着学习者并
不是终究要堕落,而是有改
善的可能。然而这种改变意
味着,学习者的思想首先需
要一个革命,也就是塑造一
个人格,而人格等同于思想
方式(思维方式),须加以
磨炼。康德在《实用人类学
》中将教育划分为教化、文
明化和道德化的进程,与
《论教育学》中的阶段
性划分形成对照。1784-
1795年的著作也有不少内
容对教育作了论述,在第二
批判和德性论的方法论中可
以找到更加深入和充分的讨
论。
“如果只就康德的《论教
育学》来谈康德对西方近代
教育思想的影响,那是远远
不够的。”A对于康德教育哲
学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
论教育学》这一文本,还需
要进一步阅读康德的三大批
判以及康德的其他相关文本
,从中寻找康德对于教育的
反思。如此一来,能够从更
多方面来呈现康德对于教育
的思考,建构一个立体的康
德教育哲学研究成果。也就
是说,利用互文性关系不仅
可以消除林克版本真实存在
的一些误解,而且可以充分
理解康德教育哲学与康德哲
学的关系,也可以进一步佐
证教育是康德哲学的一个核
心问题,而非边缘性问题。
在叶秀山看来,“方法论
”内容对于理解康德的哲学
思想来说,“决不可忽略不
计”,而且这部分内容“乃是
进一步理解康德哲学的方法
和门径—途径”。B换言之,
“方法论”的文本内容也是理
解康德教育哲学的途径和切
入点。“方法论”文本思考的
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更是
一个教育问题。
康德著作的结构基本上
由四部分组成:序言、导论
、要素论和方法论。比如,
《纯粹理性批判》(A版和
B版)包括序言、导言、先
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
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
批判》延续了这一结构;第
三批判中有鉴赏的方法论和
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
道德形而上学》的德性论中
也有一个伦理方法论。《纯
粹理性批判》中有关方法论
的论述虽然不到要素论文本
的百分之二十五,但方法论
被康德单独拿出来作为整部
著作的第二大部分。德国学
者赫费认为,学界由于方法
论文本所占篇幅的缘由,缺
乏对这一部分的研究。A但
是它承担着康德批判哲学的
教育工作,旨在探讨如何实
现人类理性的自我批判,从
而完成对理性的教化。
《实践理性批判》的方
法论文本同样被康德构想为
这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