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空间结构视角出发,采用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构建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形成演进的数理模型,并根据模型的均衡结果进行比较静态分析与特别动态分析,从集聚扩散、中心边缘和中介屏蔽三个层面探讨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形成的过程原理以及驱动机制。同时选取代表性省际交界区,分析空间结构的共时性、历时性、形态化,并对其空间结构的经济效应及影响因素加以比较分析。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剖析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优化整合的背景、内涵、模式,提出我国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优化整合的对策与实施路径。 作者简介 曾冰,经济学博士,副教授,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项、省级项目7项;以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在《地理科学》、Resources Policy等CSSCI、SSCI、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2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智库咨询报告获副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3次;出版《中心城市培育与我国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研究》等学术专著3部,主编《区域经济学》教材1部。入选安徽省教育厅高校杰出青年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文献梳理 第二节 文献计量分析 第三章 概念范围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范围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四章 我国省际交界区的历史演化与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省际交界区的历史演化 第二节 我国省际交界区的基本情况 第五章 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形成演进机理 第一节 模型构建 第二节 集聚扩散机制与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 第三节 中心边缘机制与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 第四节 中介屏蔽机制与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 第五节 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阶段性特征 第六章 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实证分析:以湘鄂赣为例 第一节 研究区域 第二节 湘鄂赣省际交界区空间格局分析 第三节 湘鄂赣省际交界区网络结构分析 第四节 湘鄂赣省际交界区网络结构的驱动机制分析 第七章 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的经济效应分析:以湘鄂赣为例 第一节 湘鄂赣省际交界区整体空间结构的经济效应 第二节 湘鄂赣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特征发展的经济效应 第八章 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优化整合分析 第一节 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优化的内涵 第二节 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 第三节 省际交界区空间结构优化整合的重点路径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