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清初遗民小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丛书
分类
作者 杨剑兵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初遗民小说研究”(编号:16BZW069)结项成果,结项等级为良好。所谓清初遗民小说是指清初顺康时期由文化遗民创作的反映遗民意识的小说群体。清初遗民小说是在清初的人文思潮、文化因素、史学情结、文学语境等复杂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应运而生,其作家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于江南地区,在生存状态上具有忠明、逃禅、交游广泛等特点。而在清初遗民小说的创作、艺术、评点、传播等方面,遗民意识则是贯穿始终,或通过隐晦曲折的方式,或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清初遗民小说与古代遗民戏剧、遗民诗词等遗民文学之间具有颇多的互通共性,甚至互动表现。总之,清初遗民小说具有鲜明的明清易代特色,更多地具有小说史与文学史价值。
作者简介
杨剑兵,男,安徽桐城人,文学博士,汕头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小说戏曲、元明清文学等。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结项等级为良好,省部级2项,市厅级4项。已出版专著2部,编著2部,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10篇核心以上期刊论文和1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论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清初遗民小说的概念界定
一、清初遗民小说的相关概念
二、清初遗民小说的概念
第二节 清初遗民小说的研究现状
一、清初遗民小说相关研究现状
二、清初遗民小说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书的主要结构
第一章 清初遗民小说的生成
第一节 清初遗民小说生成的思想基础
一、清初的实学思潮与经世致用的文学叙事
二、清初理欲统一的社会思潮与理存于欲的文学书写
三、清初注重社会功用的文学思潮与文学教化倾向的渐趋浓厚
第二节 清初遗民小说生成的文化因素
一、夷夏之辨与文化民族主义的文学表达
二、清初的剃发易服与反剃发易服的文学写实
三、清初的文字狱与遗民意识的曲折表达
第三节 清初遗民小说生成的史学情结
一、明亡之思的史家情怀
二、补史之阙的史家责任
三、遗民传记的史家笔法
第四节 清初遗民小说生成的文学语境
一、清初遗民诗、词、文、戏曲的创作概况
二、清初遗民小说与遗民诗、词、文、戏曲的关系
第二章 清初遗民小说的作家
第一节 清初遗民小说作家的数据统计
一、生卒年统计
二、别号统计
三、籍贯统计
四、科考统计
五、主要任职统计
六、遗民身份统计
第二节 清初遗民小说作家的空间分布
一、清初的行政区划及遗民小说作家的籍贯分布
二、两江、闽浙地区是遗民作家的重要集散地
三、遗民小说作家游历广泛
第三节 清初遗民小说作家的生存状态
一、遗民作家的名、字、号的更改
二、遗民作家的交游
三、非遗民作家的遗民情怀
第三章 清初遗民小说的创作
第一节 清初遗民小说的主题
一、宣扬忠、孝、节、义
二、记录明遗民心路历程
三、总结明亡教训
四、追忆香艳
第二节 清初遗民小说的才学化
一、清初遗民小说中的才学
二、清初遗民小说才学化的成因
三、《续金瓶梅》中的才学宗教化
第三节 文言小说的地域特色
一、《板桥杂记》——秦淮风月中的南都记忆
二、《南吴旧话录》——有明一代南吴轶事的“世说”体书写
三、《研堂见闻杂记》——娄东视角下的江南社会
第四章 清初遗民小说的艺术
第一节 清初遗民小说的人物结局描写
一、篡国者及其追随者的结局描写
二、变节投降者的结局描写
三、专权误国者的结局描写
四、忠臣义士的结局描写
五、明遗民的结局描写
第二节 清初遗民小说的叙事艺术
一、清初遗民小说的叙事结构
二、清初遗民小说的叙事顺序
三、清初遗民小说的叙事意象
第三节 清初遗民小说的语言特色
一、借人物之口表作者之意的人物语言
二、叙议结合的叙事语言
三、非叙事文体的过多插入导致小说语言风格的不甚统一
第五章 清初遗民小说的评点
第一节 清初遗民小说的评点概况
一、清初遗民小说的序跋
二、清初遗民小说的夹批
三、清初遗民小说的尾批
四、清初遗民小说的其他评点形式
第二节 清初遗民小说评点中的遗民意识
一、评点中的遗民意识
二、评点者遗民情怀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清初遗民小说的传播
第一节 清初遗民小说的刊印、选录与禁毁
一、清初遗民小说的刊印
二、清初遗民小说的选录
三、清初遗民小说的禁毁
第二节 清初遗民小说的改编与续写
一、《桃花扇》对《樵史通俗演义》中弘光朝事的改编
二、《聊斋志异》对王猷定、徐芳传奇志怪的改编
三、《板桥杂记》的续书——《续板桥杂记》与《板桥杂记补》
第七章 清初遗民小说的比较
第一节 清初遗民小说与古代遗民戏剧的比较
一、题材选择的比较
二、人物塑造的比较
三、遗民意识的比较
第二节 清初遗民小说与古代遗民诗词的比较
一、创作主体的比较
二、纪录现实的比较
三、遗民意识的比较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清初遗民小说作家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二 清初遗民小说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三 清初遗民小说著录、收录书目索引
附录四 宋、元、明遗民诗词作家籍贯及主要活动地区统计
后记
序言
程国赋
2021年6月底,接到剑兵
电话,在电话里他提到他主
持的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
金一般项目“清初遗民小说
研究”(编号:16BZW069
)已经完成,准备出版,希
望我写篇序言。剑兵主持的
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终
成果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撰
写而成的。2008年,剑兵
考入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跟随我攻读中国古代
小说戏曲方向的博士生,
2011年毕业,获得博士学
位,迄今整整十年的时间。
十年来,剑兵先后任职于湖
北、江西和广东的几所高校
,虽然工作单位几次变动,
但剑兵对于清初遗民小说研
究这份执着之情一直没有变
。2011年剑兵完成的博士
论文有近40万字,于今,经
过十年的辛勤耕耘,他拿出
50余万字数的书稿《清初遗
民小说研究》。综观全书,
我觉得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创新与特色:
一、书稿首次正式提出
并详细阐释了清初遗民小说
的概念。遗民文学是中国文
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它们出现于改朝换代
之际,鲜明地体现出不同时
代文人的心理状态、主观情
感和民族情怀。同时,这些
作品也是不同时代社会现实
和文化思潮的集中体现。就
清代初年而言,在文坛上出
现大量的遗民文学,相比之
下,遗民戏曲和遗民诗词受
到学术界较多的关注,而遗
民小说受到的关注比较少。
就有关清初遗民小说的研究
成果来看,目前学界一直没
有正式提出清初遗民小说的
概念,也未对此进行全面厘
清与阐释。剑兵的书稿在借
鉴学界对文化遗民、明遗民
、遗民意识等概念阐释与界
定的基础上,首次正式提出
了这一概念,并阐释了其核
心内涵。作者主要从三个方
面进行界定:其一,创作时
间。上限为崇祯十七年
(1644)三月十九日明廷
灭亡,下限为康熙六十一年
(1722)。下限时间的界
定主要依据是明遗民方国骅
(即方颛恺)(1637—
1722)卒于是年。这是目
前已有资料显示的最后一位
明遗民去世时间。其二,创
作主体与主题。创作主体必
须为文化遗民,包括明遗民
、非明遗民、遗民身份不可
考作家。创作主题必须体现
遗民生活或反映遗民意识。
其三,小说作品的依据。作
者判断某一作品是否为小说
的主要依据是古代小说书目
的著录。同时,对小说选本
及小说总集收录的作品(古
代小说书目著录的除外),
作者则主要根据其是否具有
小说因素而进行甄别,未具
小说因素的作品不在此书考
查范围。综合上述三条件,
作者认为,所谓清初遗民小
说,是指在清初顺康时期由
文化遗民创作的体现遗民生
活或反映遗民意识且为古代
小说书目著录或为小说选本
选录并具小说因素的作品群
体。
二、研究角度全面系统
。此书在界定了文化遗民、
遗民意识、清初遗民小说等
三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从
七个方面全面系统深入地展
开了研究:1.清初遗民小说
的生成。此部分主要从思想
基础、文化因素、史学情结
、文学语境等四个方面,探
讨了这些因素对清初遗民小
说生成的影响,以及清初遗
民小说在这些方面的主要表
现。如清初文字狱的兴起,
既是清初遗民小说产生的文
化因素,也是清初遗民小说
的遗民意识曲折表达的原因
所在。2.清初遗民小说的作
家。此书共统计出小说作家
90人,主要呈现籍贯相对集
中、身份多近于平民、活动
遍及大江南北等特点。同时
,清初遗民小说作家在入清
后,或隐居故里与山林,著
书立说,教授生徒;或结社
倡和,聊慰故明悲情;或游
历名山大川,纾解亡国之痛
;或积极抗清,表现对故国
之忠诚;或入清为官,追求
士人传统价值,但遗民情怀
却一直挥之不去。3.清初遗
民小说的创作。此书已统计
出小说作品有l83部(篇)
,这是迄今为止对清初遗民
小说最为全面的统计。清初
遗民小说具有多重创作主题
,在创作特色方面主要表现
为小说的才学化与文言小说
的地域特点等。4.清初遗民
小说的艺术。此方面主要表
现为富于情绪化的人物结局
描写,不同小说体例在叙事
结构上具有不同特点,如章
回小说复合结构的多样性、
文言小说单线结构的一致性
、话本小说串联结构的新颖
性。小说在语言上也颇具特
色,如人物语言具有借人物
之口表达作者之意的特点,
叙事语言具有叙议结合的特
点。5.清初遗民小说的评点
。小说评点属小说传播范畴
,因清初遗民小说的评点有
其独特性与重要性,故于此
独立成章。清初遗民小说的
评点形式主要包括序跋、夹
批、尾批等。这些评点形式
是我们解读清初遗民小说的
创作动机、成书过程、艺术
特色的重要手段。清初遗民
小说评点中的遗民意识主要
包括对于忠明者的赞誉、对
阉党、农民起义者的痛恨、
对满清统治者的间接不满等
,而这种遗民意识的出现又
与评点者的遗民身份有关、
与评点者同明遗民的交往有
关、与当时史论中的遗民意
识等有关。6.清初遗民小说
的传播。其中,传播方式主
要包括评点、刊印、选录、
禁毁、改编、续写等六个方
面。传播特点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小说通过评点、刊
印、选录、改编、续写的方
式,使遗民情结得以流传;
另一方面统治者又通过禁毁
的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