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凯山·丰威汉主席的生平和革命事业(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天津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凯山·丰威汉同志是老挝人民革命党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为老挝的民族解放以及保卫和建设国家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了迎接凯山主席诞辰100周年(1920.12.13~2020.12.13),凯山纪念馆管理委员会组织收集其生平资料和革命事迹,总结了各大部委、中直机关、地方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举办了五次关于凯山主席生平和事业的学术研讨会,回顾了其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此外,还从曾经支援老挝革命斗争的越南专家以及凯山纪念馆的合作伙伴胡志明纪念馆处获得了许多宝贵素材。在以上资料的基础上,凯山纪念馆管理委员会编著了该书,详细记录了凯山主席一生的生平和革命事业。 作者简介 李小元,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老挝语教研室主任。主编教材《老挝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老挝谚语选编》、《东方民间文学》(老挝部分)、《老挝语讲中国文化》,编著《老挝社会文化与投资环境》,译著《老挝民间故事》,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老挝文版的修订、翻译工作。 目录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1920—1945) 第二章 参加推动民族解放斗争运动(1945—1946) 第三章 抗法斗争(1946—1954) 第四章 领导抗美救国 实现民族解放(1955—1975) 新时期激烈的斗争 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凯山·丰威汉 决定性的转折 第五章 领导保卫和建设国家(1975—1992) 领导保卫和建设国家初期 凯山·丰威汉的重要论著 老挝人民革命党三大 老挝人民革命党四大 晚年生活 第六章 凯山·丰威汉主席永远活在老挝各族人民的心中 译后记 序言 编写本书是为了纪念老 挝功勋卓著的伟大民族英雄 、老挝人民的优秀儿子凯山 ·丰威汉主席,他把毕生的 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民族解 放、保卫和建设国家的伟大 事业。为纪念凯山主席诞辰 100周年(1920年12月13日 至2020年12月13日),凯 山纪念馆管理委员会组织收 集其生平资料和革命事迹, 总结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 及地方机构的研究成果,举 办了五次关于凯山主席生平 和事业的学术研讨会,其中 万象市两次,外省三次,邀 请曾同他一起开展革命运动 的资深领导人及其身边的工 作人员出席会议,共同回顾 了凯山主席科学的领导方法 和工作方法。此外,我们还 从曾支援老挝革命斗争的越 南专家处,以及凯山纪念馆 合作伙伴胡志明纪念馆获得 了许多宝贵资料。 凯山纪念馆管理委员会 根据这些丰富的资料编撰了 凯山传记第三版。与前两版 相比,这一版内容更加翔实 。同时,在语言和内容方面 采纳了相关人员对前两版提 出的意见和建议。当然,本 书可能依然存在历史事件不 够完整、时间不够清晰、遣 词造句不够妥当等情况,希 望得到读者的批评,以便再 版时完善和改正。 导语 本书是为了纪念老挝功勋卓著的伟大民族英雄、老挝人民的优秀儿子凯山·丰威汉主席,他把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民族解放、保卫和建设国家的伟大事业。在他72年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参与和领导了老挝民族解放斗争、抗法斗争和抗美救国斗争,成立了老挝人民革命党,建立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建国后,他继续领导老挝人民保卫和建设国家,制定革新开放政策,在这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符合老挝国情的治党治国理论和实践,成为老挝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后记 凯山·丰威汉是老挝党和 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在他72 年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参与 和领导了老挝民族解放斗争 、抗法斗争和抗美救国斗争 ,成立了老挝人民革命党, 建立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建国后,他继续领导老挝 人民保卫和建设国家,制定 革新开放政策,在这过程中 ,形成了一系列符合老挝国 情的治党治国理论和实践, 成为老挝党和国家的宝贵精 神财富。这部作品,正是对 凯山的生平和革命事业的详 细回顾和高度总结。翻译这 样一部作品,对于我们而言 ,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翻译工作起始于热爱, 却必须以严谨认真的学术态 度贯穿始终。无论是对史料 的考证还是对语言的锤炼, 都容不得半点儿敷衍。这个 过程自然也是苦乐参半的, 而其中更多的是快乐,或许 因为一个“妙手偶得之”的词 语,也或许因为一个遍查史 料终于获取的信息。掩卷回 首,翻译本书也让我们有机 会再次深入学习了老挝近代 史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党史, 实在不失为一段宝贵的经历 。 具体翻译分工如下:何 斌翻译了第一、二、三章; 李小元翻译了第四章;王璐 瑶翻译了第五、六章。李小 元对译稿作了一些修改和补 充,并负责定稿。 需要说明的是,原著中 提供了百余幅图片,但由于 种种原因,只能割爱,仅保 留了文字内容。原书中一些 脚注的信息不完整,只能暂 时删去,希望在今后的译本 中能够得到弥补。此外,原 著中少数地方信息不全或不 实,译者在查阅相关资料后 进行了补充和订正,希望能 得到读者的理解。 借此机会,感谢“亚洲经 典著作互译计划”提供翻译 出版的机会;感谢天津出版 传媒集团作为承办单位承办 此项目;感谢亚洲经典著作 互译计划专项工作办公室秘 书处所作的沟通、协调工作 ;感谢天津教育出版社张文 萱编辑几个月来耐心细致的 工作;感谢中央广播电视总 台越南语部陈敏玲老师帮忙 核对部分越南人名和地名的 译文;感谢北京外国语大学 越南语专业王嘉老师详细解 答了越南史相关的一些疑惑 ;感谢李紫杨小友帮忙通读 初稿。同时也要感谢几位不 愿透露姓名的好友,虽然公 务繁忙,依然在译本的定稿 阶段抽出宝贵时间通读全文 ,并进行了详细认真的修改 ,避免了一些不该出现的错 误。此外,需要特别感谢前 驻老挝大使潘广学前辈最后 通读了全文,提出了宝贵的 意见和建议,让这部译稿更 完善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原著所涉及的历史知识 极为广泛,不仅包括老挝史 ,也涉及与老挝近代革命有 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越南民族 解放运动和印度支那共产党 的发展史。在这宏大的背景 中,译者常常感觉到自身知 识的局限,翻译时也始终如 履薄冰,因此,虽然竭尽所 能,依然难以保证译文的完 美。恳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 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 精彩页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1920—1945) 凯山·丰威汉于1920年12月13日出生于沙湾拿吉省坎塔武里县①纳升村,父亲卢安②在法国殖民政府官员高·米歇尔的办公室担任翻译,母亲娘铎③是沙湾拿吉县美丽的农家女孩。1920年初,卢安与娘铎喜结连理,婚后育有三个孩子:凯山、沙婉通和贡玛妮。 凯山年幼时,父母和姨妈娘潘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娘潘姨说:“哄他睡觉的时候,我得把他放到摇篮里,给他唱歌,不然他就不肯睡。”④在母亲的养育和家人的关怀下,凯山茁壮地成长起来。 凯山的家庭教育非常严格,卢安教导孩子们必须尊敬长辈,听父母的话。他养育孩子的方式也与众不同,比如,他让孩子喝煮沸过的牛奶,说这样的牛奶才卫生,对身体健康有益。卢安建了一幢小楼,做了烤炉,猪肉、牛肉、鸡肉和鱼都要烤熟之后再给家人吃。他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出门赴宴时常常吩咐用人多带回点儿好吃的给孩子们。他还亲自给凯山洗澡。由于生活习惯良好,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凯山和两个妹妹都很健康。 卢安特别关心孩子们的精神生活。他请了一位名叫陶安的著名音乐老师教凯山敲木琴、吹芦笙①,教沙婉通弹钢琴,教贡玛妮演奏管乐。卢安认为,通过学习音乐,会让人热爱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祖国。凯山从小就学习吹芦笙,并且精于此道。 凯山年幼时,母亲常带他去离家不远的沙湾拿吉县中心的塞亚普寺,那里供奉着许多佛像,造型精美,庄严肃穆。这座寺庙建成于1902年,寺里有位名叫本恩的僧人接受娘铎的供养,后来成为凯山的老师,备受凯山尊敬。本恩向凯山传授佛教教义,讲述道德典范“桑信赛”②的故事。凯山在越南求学期间,每逢假期回到沙湾拿吉,常常去塞亚普寺阅读贝叶经文,研究老挝民俗。后来凯山参加革命成为领导人之后,还曾兴致勃勃地向其他同志讲述“桑信赛”的故事。凯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从少年时代已可看出端倪。 凯山6岁时,卢安开始教他老挝语和法语,7岁去沙湾拿吉省北村(塞亚普村)的老挝语小学和南村(他曲村)的法语小学上学。 上小学时,凯山天资聪慧,勤奋刻苦,法语进步很快。卢安对儿子的表现赞赏有加,唯独潦草的字迹让他不太满意,他提醒儿子要好好练习书法,争取写得漂亮一些。 娘铎曾教育儿子:“要认真学习,才能当官获取俸禄,当父母老了才有能力赡养父母。要像佛祖一样善良和隐忍。”凯山幼时乐于学习新鲜事物,在小伙伴中表现十分突出。他曾向教授风俗的长者学习。老人家教育他要持戒守律,言行一致,不欺不诳;身为男子汉,要勇敢坚毅,不畏艰难;要虚心学习他人长处,不骄不躁;要增长智慧,博闻强识,如此才能赢得好口碑。长辈的教诲在凯山幼小的心灵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记,鞭策着他奋勇前进,直到成为老挝革命领导人以后也不曾忘怀。 法国人称沙湾拿吉为“天堂之门”,这里物产丰富,森林茂密,风景优美,让人流连忘返。凯山参观了历史文化遗迹后,了解了颇加多奋起反抗法国殖民者的英雄事迹,对这片土地上的璀璨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