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失踪者(精)/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奥)弗兰茨·卡夫卡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卡夫卡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以16岁的布拉格青年卡尔·罗斯曼的视角,描写他在美国的经历:到达纽约港、富有的舅舅对他的接纳和抛弃,跟两个物业游民一起的流浪生活,在一家大饭店当电梯工以及被撵出,再次与两个物业游民为伍,并被迫做了他们的奴仆。 作者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生于捷克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大学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用德语写作,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他的知名作品包括三部长篇小说(《失踪者》《审判》《城堡》)和《变形记》《在流放地》等中短篇小说。除写作小说外,卡夫卡对寓言、箴言、随笔、日记、笔记、对话等体裁均有涉及,这些体裁的文字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占了约三分之二的篇幅。 目录 一 锅炉工 二 舅舅 三 纽约近郊的乡村别墅 四 向拉姆塞斯行进 五 在西方旅馆 六 罗宾逊事件 停车的地方肯定是…… “起来!起来!”…… 未完成稿片段 (1)布伦内尔达出行 (2)卡尔看见 (3)他们乘车 译后记 序言 1902年,我馆筹组编译 所之初,即广邀名家,如梁 启超、林纾等,翻译出版外 国文学名著,风靡一时;其 后策划多种文学翻译系列丛 书,如“说部丛书”“林译小 说丛书”“世界文学名著”“英 汉对照名家小说选”等,接 踵刊行,影响甚巨。从此, 文学翻译成为我馆不可或缺 的出版方向,百余年来,未 尝间断。2021年,正值“汉 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 40周年之际,我馆规划出版 “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 赓续传统,立足当下,面向 未来,为读者系统提供世界 文学佳作。 本丛书的出版主旨,大 凡有三:一是不论作品所出 的民族、区域、国家、语言 ,不论体裁所属之诗歌、小 说、戏剧、散文、传记,只 要是历史上确有定评的经典 ,皆在本丛书收录之列,力 求名作无遗,诸体皆备;二 是不论译者的背景、资历、 出身、年龄,只要其翻译质 量合乎我馆要求,皆在本丛 书收录之列,力求译笔精当 ,抉发文心;三是不论需要 何种付出,我馆必以一贯之 定力与努力,长期经营,积 以时日,力求成就一套完整 呈现世界文学经典全貌的汉 译精品丛书。我们衷心期待 各界朋友推荐佳作,携稿来 归,批评指教,共襄盛举。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2021年8月 导语 从作家原先定的书名《失踪者》这个书名来看,罗斯曼最终要作为无辜者在这个世界上消失的。卡夫卡没有到过美国,他笔下的美国社会是虚构的,通过罗斯曼的种种遭遇,小说着力表现了一个人处在黑暗的、充满敌意的社会中的孤独和绝望。 后记 卡夫卡的《失踪者》的 初稿,是从他29岁那一年( 1912年)的年初开始写作 的,先是写出了前几章。但 由于当年8月他认识了菲莉 丝·鲍威尔,与之谈恋爱而 至订婚,便暂时停止了写作 。菲·鲍离开布拉格返回柏 林之后,卡夫卡于当年9月 又重新续写,在一个多月的 时间里写完了六章。在同年 11月11日写给菲·鲍的信里 ,他透露了此书的总标题是 《失踪者》;其中前六章的 标题分别是:一、锅炉工; 二、舅舅;三、纽约近郊的 乡村别墅;四、向拉姆塞斯 行进;五、在西方旅馆;六 、罗宾逊事件。同时他还告 诉菲·鲍,他写这个故事, 是为了摆脱自15岁起便深陷 其中的烦恼心境。然后在一 年多的时间里,由于他要赶 写《诉讼》和《变形记》等 作品,便没有续写《失踪者 》,直到1914年10月,方 着手续写,但也是断断续续 地写,只写了几个片段,尔 后,他再也没有续写一个字 。在其生前,此书未能完整 地公开发表,只是在1913 年5月,以《锅炉工》之名 发表了其中的第一章,且缀 以副标题“未完成稿”。有关 专家认为,其实卡夫卡对于 《失踪者》事先并无总体的 构思,他是想到哪里便写到 哪里,从不考虑下一步写什 么,故而他自己当时也“还 看不到结尾”。 尽管如此,与卡夫卡同 辈的以至后辈的同行,都认 为《失踪者》真实而生动地 展示出了二十世纪初年欧洲 的社会动乱场景和其中青年 一代的困惑、迷茫、无所适 从,这部小说堪称其扛鼎之 作。 在卡夫卡于1924年去世 之后,其发小马克斯·布罗 德于1927年将这批手稿略 作加工交给出版社发表,其 书名定为《美国》,从此世 人方知卡夫卡写过这样一部 作品。而后1983年的校勘 版将其更名为《失踪者》, 因为这更符合卡夫卡的本意 。从此以后,各种版本(包 括其英语、法语版)都是以 这个书名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 诚如著名学者、被誉为 中国卡夫卡学之奠基人的叶 廷芳先生所言:“在卡夫卡 的作品中……往往晃动着一 个熟悉的身影,那分明是作 者自己的身影。但这不是报 告文学的主人公,而是艺术 化了的人物形象:像他,又 不像他。原来作者把自己捣 碎在里面了!这就不难理解 ,他的作品何以有着如此入 木三分的真实,一种任何写 作高手凭经验和技巧都‘创 作’不出来的真实!这就是 卡夫卡的独特性,这就是出 身于表现主义而又胜于表现 主义的卡夫卡。”此言可谓 是一语破的,为我们评价《 失踪者》指出了最佳思路。 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国 际文坛上,卡夫卡受到了热 烈的追捧,以至卡夫卡学成 了一门显学。他令整个世界 为其着迷并为其困惑,进而 被誉为能与但丁、莎士比亚 和歌德相提并论的最伟大的 作家。 这部《失踪者》所呈现 的,主要是二十世纪初美国 社会自由开放的旗幡之下那 弱肉强食的场景,其对来自 欧洲的一个犹太少年之精神 冲击,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效 果,无异于是给这个初来乍 到者的一顿当头棒喝。我们 可以称之为卡尔来到美国上 社会大学的开学第一课。 卡尔遭到驱逐,远涉重 洋来到美国,既是由于其亲 生父母担心爱子无力承受家 乡风言风语的冲击,也是怕 他继续与家中那个女仆藕断 丝连。 现在他来到了遥远的美 国,见到了从未见过的舅舅 ,过上了既优裕无忧而又自 由自在的生活。然而好景不 长,他再次遭到驱逐——这 次他是被舅舅无情地驱逐了 。随后他便陷入食不果腹衣 不蔽体的泥淖之中,与下流 无赖者为伍。他哪里想到, 其实舅舅正是有意让他经受 磨炼,期望他通过四处碰壁 的艰苦奋斗而成长为有用的 人才。 但尽管如此,他到了美 国之后,与在家乡布拉格一 样,还是一个陌生人,仍旧 沉浸在孤独的精神世界里面 。 幸好不久之后,他在西 方旅馆里遇到了好心的女厨 师长及其秘书特蕾丝。她俩 亦是来自奥匈帝国,对这个 尚未成年的小老乡十分同情 ,故而对他颇为关照,致使 卡尔的孤独感略有缓解。 刚开始他借助于女厨师 长的人脉当上了电梯员,这 是这个即将成年者的第一份 正式工作。女厨师长的温情 关爱,成为了他不辞辛劳勤 奋工作的强大动力。与此同 时,更早依附于女厨师长的 特蕾丝亦与他结成了患难之 交的朋友。看来,有了这两 位女性老乡的庇护,他的奋 斗前景也许是一片光明。 然而卡尔却突然遭到诋 毁,无法自我辩护,还要被 开除。连深信卡尔是一个正 派人的女厨师长也没有办法 搭救他,只能屈从于制度而 默认了当权派开除卡尔的决 定。 卡尔不远万里来到美国 ,原是打算上大学的,但是 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先找个 工作,因为他不想靠富翁舅 舅的施舍来维持生活。这是 西方青年人普遍的成长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有个人的 自由。故而丢掉了电梯员的 工作,被撵出西方旅馆,他 也并不觉得惋惜。 从未离开过欧洲,更没 有到过美国的卡夫卡,能绘 声绘色地写出这个故事,我 们只能佩服其是一位写作天 才。 译者所言,权当抛砖引 玉,仅供参考而已。 徐纪贵 精彩页 一 锅炉工 当卡尔·罗斯曼所乘坐的海轮放慢速度驶入纽约港时,他发现那照耀着自由女神塑像的阳光忽然间变得更明亮了。那座高耸的塑像,他已经观察了很久,她的那只握剑指天的手臂,犹如刚刚才抬起一般,而她的全身都沐浴着自由之风。 这个十七岁的青年,之所以被可怜的父母打发到美国来,是由于他受到一名女佣的诱惑而同她生了一个孩子。 “这塑像真高。”他内心里自言自语着。虽然他根本没有想到此刻该下船了,却身不由己地被那些从他的身旁蜂拥而过的越来越多的行李搬运工一步步挤到了甲板的边缘,紧挨着栏杆。 在航行途中曾有过点头之交的一个年轻人走过他的身旁时,对他说了一句:“怎么?难道您不想下船吗?”“我已经收拾好啦。”卡尔回答道,他那笑吟吟的脸上,洋溢着一个强壮青年的自豪感,他将箱子提起来一甩便放到了肩上。然而,当他看见这个年轻人一边晃动着手杖一边随着人流渐渐远去时,他才发现自己把雨伞忘记在下面的船舱里了。于是他恳求那人帮忙照看一下箱子,停在原地等他。虽然那人脸上露出不怎么高兴的神色,他却环顾了一眼四周,匆匆选了一条自以为便捷的途径,急急忙忙返身向下面的船舱挤过去。到了下面他却感到一阵后悔,因为他所选择的这一条本来以为可以缩短行程的通道,此时却关闭了——想来是为了方便全体乘客下船吧。于是他只得穿过无数的小客舱、一条又一条七弯八拐的走廊和一层接一层的短楼梯,还穿过了一间闲置着一张办公桌的空房子。尽管他走得十分辛苦,但是到头来却是名副其实完完全全地迷了路——因为这条通道他只走过一两次,并且每次都是随大溜而行。此时,走投无路的他,因为看不到一个人影,只听见头上千百人没完没了地走动的脚步声和远处传来的已经停车的机器最后一阵喘息般的轰鸣声,于是他干脆停住了忽东忽西瞎闯的脚步,想也没有想便顺手在身边的一扇小门上敲了起来。 “门是开着的。”里面有人大声应道,卡尔终于松了一口气,把房门推开。 “您为何使劲擂我的门?”一个巨人对卡尔不屑一顾地问道。 天花板上有一个透光孔,从上面一盏早已用旧的电灯洒下来一束昏黄的光,照射着这间小得可怜的斗室。室内有一张床,一个柜子,一把椅子,加上这个巨人,相互紧紧地挤在一起,犹如库房里堆放的货物一般。 “我迷路了,”卡尔说,“航行途中我根本就没有发现,这艘船真是大得不得了。” “您这倒是说对了。”那人不无自豪地说,同时却并没有停止摆弄一只小箱子上的锁。他两手并用,一次又一次按压,想把锁锁上。 “那您就进来呀,”那人又说,“您总不能一直站在门外吧?” “我会妨碍您吧?”卡尔问道。 “您哪会妨碍我呀!” “您是德国人吗?”卡尔还想弄确实,因为过去他常常听人说起,在美国,爱尔兰人特别爱威胁新移民。 “对,我是德国人。”那人回答。 卡尔仍在犹豫。此时那人却一下子抓住门柄,连门带人将卡尔关进门内。 “我不能容忍别人从过道向我的寝室里观望,”那人说罢,又开始摆弄自己的箱子,“每个人路过都要往屋里瞧瞧,对许多人来说,这都是一种考验。” “不过现在过道里并没有别人呀。”卡尔说。由于室内空间狭小,他只得紧缩着身体倚在床柱子上,感到很不自在。 “现在确实是没有别人。”那人说。 “说的就是现在嘛,”卡尔心里想,“同这人真难沟通。” “您干脆躺到床上去吧,那样您倒能有更多的空间。”那人说。 于是卡尔便往床上爬,接着便因为自己没有能够顺利地翻身上床而笑了起来。但是刚刚在床上躺下,他便叫道:“糟糕,我简直把我的箱子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箱子忘在哪儿啦?” “上面甲板上。托一位熟人照看的。只是没有记住他的姓名。”他从母亲为他出远门缝在上衣衬里的暗袋里,摸出来一张名片,“布特鲍姆,他叫弗兰茨·布特鲍姆。” “您急需这箱子吗?” “那当然啰。” “那您为何要将它交给连名字都没有记住的人呢?” “我把雨伞忘在这下面了,便跑下来取,又不想拖着箱子下来。不料我却在这下面迷了路。” “您是孤身一人?没有人陪您?” “是的,一个人。”也许我应该依靠此人吧——卡尔的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那我就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朋友。 “而现在您的箱子也丢掉了。雨伞就更不用说了。”他坐到椅子上,仿佛此时才对卡尔的事产生了一点儿兴趣。 “我却相信,箱子是不会丢失的。” “有信仰才有幸福嘛。”他边说边用手使劲地挠着又黑又浓的短头发,“在船上,是换个港口就换一种风俗。若是在汉堡,您那个布特鲍姆有可能会替您守着箱子,而在此地,极有可能连人带箱子都消失得无踪无影啦。” “我现在必须立刻上去看看。”卡尔一边说一边左看右看,为的是找到下床的方法。 “您别动。”那人却一边说一边用手按住他的胸部,毫不客气地将他往床里推。 “您为何不让我下去?”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