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淘金岁月/新时代散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郑航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散文集作品,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辑是《淘金岁月》。这部分是对作者的广州生活和工作的反映。散文写作开始于在广州的职业生涯迷茫期和思考人生往哪里去的阶段,《淘金岁月》就是反应这个阶段的行迹和心情。其实就是一个南漂客的漂泊和迷茫。第二辑是《羁旅天涯》。因为工作原因,经常需要差旅各地,也让作者有机会在年轻的时候能够见世界、见他人。第三辑是《尘世微末》。这部分是对广州七年以外的人生阶段的反映,包括童年在老家,读博在天津,以及对过去的人和事的回忆。第四辑是《朝闻夕逝》。主要是过去这些年写过的一些杂文。
作者简介
郑航,四川南充人,笔名舟生。曾在医药行业从业十余年,现在某医科大学任教。2011年开始写作,以散文为主,作品散见于《广州文艺》《南飞燕》《向度》《小品文选刊》等刊物和多家网络媒体。曾任文学期刊《向度》责任编辑、主题文集《九十年代回忆录》策划编辑。
目录
淘金岁月
淘金岁月
黄花新村
过年在广州
广州的雨
洛阳面馆
春节琐记
羁旅天涯
昆明散记
福州在回忆里
五月在江汉油田
印象丽江
西湖
大理遇故人
登机口
候机
尘世微末
白塔山下
天津的风花雪月
冬夜忆吃
清明回忆我的爷爷
围庭先生其人其文
朝闻夕逝
宋江解套
贾府的第一功臣
因为专注,所以卓越
人生是一场修行
收梢
《向度·品城》引文集
附录
江湖行舟海纳天 文/孙维庭
文学青年的舟公 文/程阳
舟生的淘金岁月 文/张亚莉
华年似水笔生花 文/吕峰
我们都是漂泊者 文/贾志红
序言
2011年,我还在广州,
职业生涯进入了“瓶颈”期。
迷茫了一段时间以后,重新
拾起了过去的爱好——写作

此后,利用工作之余,
陆续写了一些日记体散文,
在QQ空间和新浪博客上发
表,自娱自乐。边写边把书
柜里尘封已久的散文大家鲁
迅、郁达夫、沈从文等人的
散文集翻出来阅读,渐渐地
对什么是真正的散文有了一
点朦胧的感觉。写了十几篇
以后,开始到天涯论坛的散
文板块去发表。虽然互动的
频率和热度不高,但是认识
了一些写散文的朋友,并且
通过他们最终找到了新散文
观察论坛这一个聚集了一大
群散文写作者和评论者的阵
地。
2013年,我辞去工作,
告别妻儿,到天津读书。在
天津的三年,也是我在新散
文观察论坛混迹的三年。认
识了论坛创始人楚些教授和
一些散文作者朋友,渐渐知
道了现在的新散文和过去的
旧散文已经有很大不同,也
意识到了自己过去的习作之
稚嫩。这三年里,陆续又写
了一些散文发表在论坛里,
和文友的互动成为那段时间
在学习和工作之余的最好消
遣,并且渐渐有一些文章在
刊物发表。其间,还参与了
民间刊物《向度》的创办和
《品城》栏目的编辑工作。
这算是我的三年“文学青年”
时期。
2016年,毕业以后,告
别天津,来到了重庆,走上
了新的工作岗位。近年来,
迫于生计的压力和职业方向
的转换,更多的精力用在了
专业写作领域,也少有时间
做文学作品的输入。没有了
输入,也就缺乏了供给写作
不断向上的养料,只能做重
复的没有新意的输出。所以
,散文写作日渐减少了。以
至于最近的一篇散文——对
天津生活的回忆——起意于
三年前,完成于近日。
从2011年到2021年,转
眼十年已经过去了,如白驹
过隙一般。这十年里,从国
家的情势到个人的际遇,都
已经沧海桑田。终于在
2021年年底,鼓起勇气来
对这十年里写的散文进行了
编辑修订和整理成册,算是
对十年文学生涯的一个总结
吧。
我把这些散文分成了四
个部分。
第一辑是《淘金岁月》
。这部分是对自己的广州生
活和工作的反映。我的散文
写作开始于在广州的职业生
涯迷茫期和思考人生往哪里
去的阶段,《淘金岁月》就
是反映这个阶段的行迹和心
情。回头来看,其实就是一
个南漂客的漂泊和迷茫。
第二辑是《羁旅天涯》
。由于工作原因,经常需要
去各地出差,也让我有机会
在年轻的时候能够见世界、
见他人。《羁旅天涯》正是
在广州工作期间的差旅生活
的反映。有一些算是游记,
有一些只是在路上的所见所
闻、所思所想。因此,第二
辑其实也是第一辑的延伸。
第三辑是《尘世微末》
。这部分是对广州七年以外
的人生阶段的反映,包括童
年在老家、在天津读博,以
及对过去的人和事的回忆。
第四辑是《朝闻夕逝》
。主要是过去这些年写的一
些杂文。不多,寥寥几篇。
编辑这本集子,首先是
希望可以为小我和与小我所
关联的时间和空间留下一些
痕迹。其次,关于漂泊客、
羁旅人、家乡情,这也是当
下社会的职场人比较普遍的
多重身份和多元情感。如果
这些痕迹能够引起我的时空
伴随者哪怕一点共鸣,我就
知足了。
总结不是为了结束,而
是为了开始。德国诗人荷尔
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
但是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
上。”我始终认为,散文写
作是给作者提供一个向内的
精神世界的存放空间。这对
于像我这样的内向型的人是
非常重要的。我必须在任何
时候同时存在另一个我的安
放之地。因此,我还会写下
去,为了安放另一个我。
书的最后一部分是这些
年一直保持联系的几位文友
为这本书写的一点文字。感
谢他们,他们都是优秀的散
文作者,我的文学生涯,离
不开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他
们和我的地理距离和工作领
域相差甚远,大家仅仅因为
对文字的纯粹的爱好,走到
了一起,结下了缘分。我由
衷地感恩。感恩遇见,感恩
简单,感恩记得。
导语
从2011年到2021年,转眼十年已经过去了,如白驹过隙一般。这十年里,从国家的情势到个人的际遇,都已经沧海桑田。本书即是作者对这十年里写的散文进行了编辑修订和整理成册,算是对十年文学生涯的一个总结吧。书中文字充满哲理,语言情感亲切,或直抒胸臆,或娓婉叙爭,行文干净利落,语词性情爽快。
精彩页

淘金坑是广州的一个地名。也许在过去,那里有金可淘,所以得了这个名字,其实就是黄花岗后面的一块洼地。淘金坑的北边挨着恒福路,广州火车站发出的列车从那里经过。南边临着酒店、商场和写字楼。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一片是外国人从事外贸和商务活动的聚集地,也是广州最早的白领们上班和消费的地方,所以淘金坑里住着很多外国人和白领,有点异国情调和小资气氛。我到广州后的第一个住处,就在那里。
我们当时是从友谊商店和世贸大厦之间的淘金北路进入淘金坑的。先到广州的同事M带着我们在淘金坑里钻进钻出,找中介,看房。在广州,看房叫“睇楼”,很有意思。
那些天,正值雨季。广州的雨季与内地不同,刚才还是艳阳高照,突然间就倾盆大雨了,雨停后马上又是艳阳高照。于是,脸上是雨水还是汗水,也分不清楚了,我只能确定,没有泪水。
走到淘金北路尽头的半坡处的三岔路口,有家“黄振龙”凉茶铺,下雨的时候,我们在那里面避雨。装着各色凉茶的锃亮开水壶一字排开,摆在档口,用小牌子标出不同的名字和功效。纸杯装的三元一杯,瓶装的四元一瓶。有一次,我要了一杯癍痧凉茶,喝了一口,比中药还苦,颠覆了我对茶的印象。此后这些年,好像我也就喝过这种凉茶,其他的连名字都没留意过。
M长得一副老板派头,租房经验老到。中介都以为他是我们的老板,所以围着他转,认为把他搞定了,我们这些小跟班就自然没意见了。我也乐意当个小跟班,跟在“老板”后面,一把汗,一口水,顶着烈日或暴雨,左看看,右看看,和我的现在九个月大的儿子出门在外的表情差不多,怯生生的,好奇着,兴奋着。
几经周折,我们几个最后到广州的人,在公司把我们赶出宾馆以前,终于找到了一个住所,一栋二十年左右的老楼。还不错,有电梯,只是运行起来轰隆隆的。我一进电梯,就想到中学物理课本上的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那个球体。

同住的另外有三人。
W,湘雅医学院毕业的湖南姑娘。年纪小,模样小,穿着红衣服,像个花骨朵,话题离不开校园里的人和事,很聪明。小M,湘雅医学院毕业的山东大妞,有点大姐做派,却又学生气十足。我第一次见到她,就感觉她是从学校的实验室直奔广州来的。后来了解到事实也确实如此,临走前,她还给导师洗了几个瓶子。Q,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小伙,婴儿脸,废话多,上大学时就喜欢在网吧里打游戏。有女同事说,他就是个“长大的婴儿”。
我们搬进去不久,就领到了第一笔工资,就那么一点钱,却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于是在一个阳光普照的周末的下午,我们四人同去淘金坑里的重庆火锅店小聚。毕竟是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对成功充满信心。有工资,哪怕只够吃饭,有房住,哪怕是别人的,就觉得已经离成功很近,触手可及了。这家餐厅的火锅不错,很地道,和老家的和平桥边的满堂红火锅的味道有点像,我后来还请一位高中同学来吃过一次。总之,这一次聚餐后,我们四个天南地北的“南漂”的短暂的“同居”生活就正式开始了。
淘金岁月,无金可淘。
每天早上起来,衬衣领带,穿得人模人样的出门,太阳已经出来了。在路边买份早餐。那时候喜欢吃濑粉,一种圆条状的米粉条,加热水成糊状,有点像老家的油茶,加点萝卜干和虾米,还挺好吃的。穿过华侨新村,经过一栋栋几十年前的别墅,从“新大新”公司的旁边钻出去,过马路,到上班的公司,打卡上班。所谓上班,多数时间无事可干,工作基本靠发邮件,学习基本靠看资料,我都不知道每天是怎么从早坐到晚的。下班了,扯掉领带,拿着公司发的笔记本下楼,太阳已经西下了。过了马路,从新大新公司的旁边钻进去,经过一栋栋几十年前的别墅,穿过华侨新村,回到淘金坑里。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