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本古代试律试策论稿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作者 孙士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长期以来,学界对日本古代试律试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史层面,而从文学史、思想史层面的考察不多。本书立足中国文化主体立场,对保存着中国文化与文学域外传播丰富材料的日本古代试律试策,一是进行文体学研究,二是进行文化研究,三是进行文献整理方法论研究。通过以上研究,以期加深对历史上唐日之间在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交流的认识。
作者简介
孙士超,河南鹿邑人;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日本文学暨中日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为研究生、本科生讲授中日文学交流史、日本文学文献学研究、比较文学原理、日本古典文学史、日语古典语法、日汉互译等课程。近年来主要从事域外汉籍和日本汉文学研究,发表该领域研究论文近20篇,主持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在内的省部、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曾获“河南省高校教学技能竞赛(外语类)一等奖”,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科研成果多次获省、厅级一等奖。
目录
绪论
上篇 日本古代省试诗研究
第一章 日本古代的试诗制度与体式规范
第一节 日本古代的试诗制度
第二节 平安时代省试诗的诗形特征
第三节 平安时代省试诗的限韵方式
第四节 平安时代省试诗的用韵
小结
第二章 平安时代省试诗用典研究
第一节 平安时代省试诗用典概述
第二节 平安时代省试诗用典的典源与典据
第三章 唐日省试诗与祥瑞尚奇文化
第一节 唐代省试诗与祥瑞文化
第二节 平安时代的省试诗与祥瑞文化
第三节 唐日省试诗与尚奇文化
第四节 平安时代省试诗尚奇文化特征
小结
第四章 初唐咏尘诗赋对平安时代《奉试咏尘》诗的影响
第一节 平安时代的奉试诗
第二节 初唐咏尘诗赋对《奉试咏尘》诗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文选》《艺文类聚》与平安时代的省试诗创作
小结
中篇 日本古代对策文研究
第五章 日本科举试策考论
第一节 科举制的产生及其影响
第二节 日本贡举制度概述
第三节 日本贡举制度的实施
第六章 日本古代对策文文献考述
第一节 奈良时代的对策文文献
第二节 平安时代的对策文
第三节 《经国集》对策文诸本考说
第七章 日本对策文文体研究
第一节 奈良时代对策文的对句和声律
第二节 平安时代对策文的对句和声律
第三节 对策文的形式体制
第四节 对策文与唐日骈文风尚
第八章 唐初试策类书与日本对策文研究——以《魏征时务策》为中心
第一节 《魏征时务策》及其东传日本
第二节 《魏征时务策》对日本对策文的影响
第三节 《魏征时务策》对奈良文风的影响
小结
第九章 对策文与早期中国思想文化的容摄
第一节 忠与孝的阅斗:对策文与奈良时代的忠孝观
第二节 崇玄与斥老:唐日科举文化中的老子思想
小结
下篇 日本古代试律试策整理研究方法论
第十章 《经国集》对策文精细化整理的学术意义——兼论敦煌文献在日本汉文写本整理研究中的价值
第一节 《经国集》的版本及注本
第二节 《经国集》对策文精细化整理的学术意义
第三节 敦煌本《兔园策府》在《经国集》对策文整理中的学术意义
小结
第十一章 金泽文库旧藏本《本朝续文粹》及其整理研究
第一节 《本朝续文粹》成书及构成
第二节 《本朝续文粹》的主要版本
第三节 金泽文库本《本朝续文粹》校勘整理相关问题
第十二章 敦煌本《兔园策府》与日本古代对策文研究
第一节 《兔园策府》与类书
第二节 《兔园策府》的成书及东传
第三节 《兔园策府》与日本古代对策文研究
小结
第十三章 基于文本复杂形成过程的文献整理方法论问题拟——以《释氏源流》的一则校勘为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从《释氏源流》的一则校勘得谈起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与文本形成的复杂性
第三节 基于文本复杂形成过程的文献整理方法论回应
参考文献
序言
自20世纪90年代“科举学
”被作为专门的学问提出以
来,科举文化研究持续升温
,直至形成了专门的“科举
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会议”
(该学术会议已成功举办二
十一届。第二十一届研讨会
于2022年9月在陕西省蒲城
县举办)。科举选士制度不
仅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
会得以长期贯彻的重要手段
,也是儒家思想在整个东亚
汉字文化圈内传播的重要载
体,“是中国对世界文化贡
献的一件可以自夸的事”(
胡适语,见《胡适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随着东亚汉字文化圈内
诸国科举文化研究的不断深
入,“东亚科举文化圈”概念
呼之欲出。
本书立足东亚科举文化
圈,重点考察日本古代的试
律试策——省试诗和对策文
。统观中日两国学界的科举
文化研究可以发现,日本学
者往往重制度考察,轻作品
研究,且研究视野相对狭窄
、方法比较单一。而我国学
者对日本试律试策涉足不多
,成果有限。之所以出现如
此状况,以笔者看来,这是
与我国长期以来在西方学术
方法影响下对文化进行文史
分科研究的影响分不开的,
诚然,这种分科研究开创了
中国学术的新纪元,但不可
否认的是,分割的研究往往
不能完整呈现文化的全貌和
全部价值。
纵观一千多年中日古典
型文化交流史,对策文、愿
文、蒙书等方面的交流占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日本早
期思想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
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
首先,中日文学交流研究应
从两国文学交流的实际出发
,而不是从某种抽象的概念
出发,才能充满活力。其次
,随着科举选士制度东传而
为日本选士所采用的省试诗
、对策文等科举文体在东瀛
落地生根,对儒学在日本的
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
古代的试律试策文学研究是
我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延伸和
有益补充,在中华传统文化
研究中具有深远的现实理论
指导意义。
综上,在东亚文化共同
体的东亚各国,在以科举文
化为研究对象的“科举学”正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科
举”研究的热潮逐步兴起的
当下,把在中日学界长期被
“束之高阁”,乏人问津的日
本古代试律试策,从文学视
角出发进行研究。我们相信
,这样的尝试将从根本上弥
补当前科举文化研究中的这
一短板,进而把科举文化研
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本书的主要内容摘自笔
者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唐代科举文化影响下的
日本古代试律试策文学研究
”的结项报告。对试律试策
文献的基础整理在原课题设
计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
包括《经国集》卷十三、十
四省试诗校注、《经国集》
卷二十对策文校注以及《本
朝文粹》卷三对策文校注等
三部分,二十万余字,由于
篇幅所限,这次只能割爱。
本书主要收录了结项报告中
的“研究”部分,分为上中下
三篇。全书主要以东亚科举
文化圈为研究视角,以日本
奈良平安时代的试律试策文
献为重点考察对象,分析研
究唐代试律试策文化东传及
其对日本科举文化的重要影
响。“上篇”省试诗研究的主
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章为日本古代的试
诗制度与体式规范研究。在
与唐代试诗制度进行比较考
述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日本
古代的试诗制度以及日本古
代省试诗的诗形、限韵方式
等内容。与《文苑英华》所
收唐代省试诗均为五言六韵
排律体不同,平安初期省试
诗除了五言六韵、五言四韵
,还有七言四韵、七言八韵
、十韵等这样的长诗,表现
出平安时代省试诗在诗形上
的多样化特征。在用韵研究
方面,在归纳唐代科举诗赋
用韵以及唐代科举诗赋用韵
研究方法基础上,重点分析
了《切韵》系韵书东传与平
安时代省试诗的赋韵情况。
第二章为平安时代省试
诗用典研究。从诗歌用典的
典面、典源和典源文献等理
论出发,分析了平安时代省
试诗诗题以及正文用典的典
面构成方式、典源和典源文
献特征等。平安时代省试诗
用典在承载着命题者与应试
者思想及文学涵养的同时,
也是平安时代学人在思想、
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努力吸收
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
第三章重点分析了唐日
省试诗的祥瑞尚奇文化。第
一节重点探讨我国祥瑞文化
及其渊源以及唐代试律诗中
的祥瑞文化等相关问题。第
二节重点分析祥瑞文化东传
日本的情况以及平安时代省
试诗对祥瑞文化的接受等。
第三、四节则通过与异闻和
神仙等相关典故运用情况的
分析,考察了日本古代省试
诗的传奇性用典问题。
第四章论述了初唐咏尘
诗赋对平安时代《奉试咏尘
》诗的影响。《经国集》所
收五言试律诗《奉试咏尘》
,从命题角度看,是对唐代
传统试律诗命题范式的拓展
和突破,表现出平安时代试
律诗的模仿轨迹与创新意图
。这组《奉试咏尘》诗在创
作中大量化用谢偃《尘赋》
、张说《咏尘》等初唐咏尘
诗赋语句,在用典上亦表现
出与初唐咏尘诗赋的相似特
征。《文选》《艺文类聚》
传人日本之后,成为平安时
代士人试律诗用典用事的宝
库,在日本古代的试律诗创
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篇”为对策文研究,
主要内容如下。
第五章为日本古代试策
制度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