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学里的社会和人生(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本细读十八题)
分类
作者 赵焕亭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篇目、著作和传记作品做的文本细读,共分三章十八节。第一章“散文里的人间真情”分为六节,分别解读了朱自清的散文篇目《背影》、丁玲的散文篇目《牛棚小品》、刘白羽的自传著作《心灵的历程》、杨稼生的儿童教育著作《叩问童心》等。这些解读切入的角度尽管不同,但是都关注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体现了文学对美好人性的歌颂。第二章“诗歌、小说、剧本里的历史背影”共分六节,对徐玉诺的诗歌《雨夜》《聊且号叫》《蚯蚓歌新抄》《最后咱两个换了换裤子》、丁玲的小说《水》、赵清阁的小说《旱》、姚雪垠创作的中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茅盾的中篇小说《腐蚀》、林蓝的电影文学剧本《童年泪》进行了解读,从不同层面呈现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作家的人生经历和思想状况。第三章“传记里的纪实人生”共分六节,分别对林辰的《鲁迅传》、田本相的《曹禺传》、施建伟的《林语堂传》、朱珩青的《路翎传》、黄昌勇的《王实味传》、陈漱渝的《鲁迅传》进行了解读,展现了传记对种种人生的真实记录和深刻思考。
作者简介
赵焕亭(1967-),河南宝丰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平顶山学院教授,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中国丁玲研究会第八届常务理事,中国茅盾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姚雪垠研究分会理事,平顶山市徐玉诺文化研究会第三任会长。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教育研究》《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鲁迅传记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赵清阁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等。主讲《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研究》等课程。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散文里的人间真情
第一节 《背影》的修辞论美学阐释
第二节 《牛棚小品》显示丁玲晚年的创作个性
第三节 《心灵的历程》对刘白羽和丁玲关系的书写
第四节 《叩问童心》:祖父的呵护与母爱的需求
第五节 《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展现的三个世界
第六节 《两岸书》中大爱无疆、大道低回的精神品格
第二章 诗歌、小说、剧本里的历史侧影
第一节 《雨夜》《聊且号叫》和《蚯蚓歌新抄》的辑议
第二节 《最后咱两个换了换裤子》引发的思考
第三节 《水》与《旱》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多元化的文学生态
第四节 《春暖花开的时候》对河南抗日救亡运动的反映
第五节 《腐蚀》对理想人性的张扬
第六节 《童年泪》对河南地域文化的反映
第三章 传记里的纪实人生
第一节 《林语堂传》童年叙事的作用
第二节 《老舍评传》对老舍文学密码的揭示
第三节 《王实味传》对传主悲剧命运的剖析
第四节 《路翎传》原型考证的价值
第五节 《曹禺传》戏剧史视角的专业考察
第六节 《搏击暗夜——鲁迅传》的时代性、学理性与文采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现当代文学文本的社会
学论述
《文学里的社会与人生
: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本细读
十八题》是赵焕亭新近的重
要著述。最近,他将书稿通
过微信发给我,让我先睹为
快。阅读之后,我感到,最
大的感受就是她对现当代文
学文本作出了社会学的论述

在《文学里的社会与人
生》中,赵焕亭首先对现当
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和尚
待经典化的作品展开解读。
在许多解读文学文本的文章
中,绝大多数都是就文本本
身作出解读,也就是说着力
于解读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
文化意蕴,并且解析文学作
品的美学特色和艺术魅力之
所在。在赵焕亭这里,她在
文本之外做足了两项功夫:
一是对文本的阅读史做了较
为详细的梳理;二是就文本
解读的相关理论做了深人的
阐述。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
《背影》自1925年写成发
表后的几十年里经常被选进
大中学文学(语文)教材,
并且受到学界和普通读者的
广泛关注,进而被经典化。
赵焕亭在解读这篇经典散文
之前,一方面就修辞论美学
理论及其应用进行了充分的
论述,让读者了解并掌握到
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解
读方法;另一方面将《背影
》诞生以来的阅读史按照“
春晖时代”“寒冬时代”和“夏
日时代”一一做了梳理与介
绍,进而让读者了解到经典
的文学作品与阅读语境的密
切关系。这样,我们透过阅
读史的叙述了解到经典文学
作品解读与中小学语文教材
(包括教学参考书)的编写
与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如
果说修辞论美学给解读文本
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撑,那么
阅读史的叙述更是一种历史
的反思,让我们看到文学文
本解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陷
阱和误区,更避免了因阅读
方法和阅读思维的僵化导致
阅读走进了死胡同。所以,
在赵焕亭的这部著作中,不
只是单纯地对一部作品的解
读,而是为我们解读文学作
品提供了与众不同的阅读途
径和方式方法,并且拓展了
我们的阅读思维。赵焕亭对
于《背影》的解读,通过修
辞论美学的具体操作,进而
从文本中发现了不为人注意
的重复修辞,通过对重要修
辞的分析,抓住了儿子对父
亲的不满,从中挖掘出父亲
对儿子的专制,再结合具体
语境的分析以及传记学的剖
析,确定了朱自清与父亲之
间的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控
制与独立的冲突,专制与自
由的矛盾,并且与五四新文
化这个时代联系起来,强调
了父子对立的实质,进而表
达朱自清内心的苦闷。赵焕
亭的这个解读走出了常见的
文本表层意义的拘囿,摆脱
穿凿附会的政治上否定的误
读,抛弃了一些解读者的浪
漫想象和过度诠释,从而得
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崭新的观
点,进而开拓了读者的文化
视野。与此同时,赵焕亭注
意到对于《背影》普遍的解
读——“父爱”以及与此相联
系的儿子的悔悟。吴周文先
生则将其视为“爱的二重奏”
,这当然不是误读。赵焕亭
借用双重文本理论阐释了容
易被人忽视的潜文本,进而
揭示出朱自清反叛传统文化
的内心焦虑,这就带领读者
走进了朱自清内隐的精神世
界,触摸到朱自清痛苦而焦
虑的灵魂。由于赵焕亭对《
背影》的阅读史进行了梳理
,并且运用新颖的修辞论美
学进行解读,所以她的解读
也就构成了《背影》解读史
新的篇章,那么她的观点也
就理所当然地纳入了《背影
》解读的知识谱系之中。赵
焕亭在细致解读了《背影》
之后将其作为经典解读的范
例,从而给当下的中学语文
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进而
拓展思维空间,根据自己所
掌握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
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结构与审
美经验,对经典文学作品作
出属于自己的解读。
《牛棚小品》是丁玲晚
年的重要作品,赵焕亭以传
记研究的方式,将其与丁玲
的另一篇重要作品《杜晚香
》进行对读,发现了丁玲晚
年的多元创作现象,并且通
过“作家心态与创作”的理论
进一步挖掘其中的“真诚的
心态”与“自由的心态”在丁
玲创作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这
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再由
此深人到丁玲的创作个性上
予以进一步的探析。同样以
传记研究方式,赵焕亭还对
刘白羽的《心灵的历程》进
行了解读。而这一解读并不
是单纯对文本的解读,而是
通过文本结合相关史料,理
清了刘白羽与丁玲的关系变
迁,进而解读出一段作家的
心灵史和精神史,并且解开
了文学史上的谜团。令人感
到回味无穷的是对傅光明的
《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
舍》解读。赵焕亭别具慧眼
,从文本中发现了“三个世
界”:赵清阁与老舍交往的
世界;韩秀与傅光明交往的
世界;傅光明自己的精神世
界。赵焕亭的解读突破了文
学作品解读的单一性,或者
说冲出了线性思维方式,从
而读出了丰富而多彩的多重
世界,而且这里的世界既有
著作叙述对象的,又有著作
者自己的。所以,这种解读
显然对于我们具有很大的启
发。相比前面的解读对象,
《叩问童心》则是普通作家
的作品,其影响力自然比前
面那些解读对象要小得多。
但是,赵焕亭在阅读中既读
出了她对爷爷爱心的深刻理
解,对书中田田心态的准确
把握,又读出了自己的思考
:爱与宠爱的平衡点、严格
要求与压力过度的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9: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