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好心”没有好报的人生,你还要继续吗? 总是当“好人”的你,不仅“好人没好报”,还让自己的人生暗无天日。 时常帮助他人,自己困难时却无人愿意伸出援手。 好心分担同事的工作,最后全部的黑锅都由你来扛。 老是同情他人,到处救火,忙得焦头烂额。 你总是在意他人感受,凡事都以他人为首要考虑。 对人掏心掏肺的你,为什么既没有得到回报,还被人排挤、惹人讨厌?当“好人”这么不开心,你为什么要继续?累积临床经验超过80000例的日本知名心理咨询师大岛信赖,从心理学的角度,彻底分析“讨好型人格”的心理模式,告诉你“讨好型人格“害己又害人,让你拥有充分、具体的理由,勇敢跟“讨好型人格”说不! 作者简介 大岛信赖,心理咨询师,株式会社Insight咨询公司董事长。开发出短期FAP疗法,不仅治疗心理创伤,也治疗其他多种病症。在酒精成瘾症专科医院周爱利田诊所服务的同时,也以东京都精神医学综合研究所的研习生及成瘾问题临床研究所附属原宿咨询室兼职人员的身份,学习如何应对成瘾问题。出版多部畅销书,其中《瞬间改变“总是被摆弄”状况的方法》销量已突破12万册。 目录 前言 你会选择没有回报的人生吗? 第1章 “好人”只会越当越委屈 第2章 启动“快乐—不快”的开关 第3章 摆脱“万能感” 第4章 消除过去持有的“罪恶感” 第5章 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 第6章 不再害怕被人讨厌 序言 你会选择没有回报的人 生吗? 一名女士因为无法与人 建立亲密关系前来咨询。 据她说,和她同期的职 场新人一个个都在公司升了 职,只有她还停留在原来的 岗位,看不到晋升的希望。 她经常主动帮助工作中 遇到困难的同事,然而被帮 助的人不仅不表示感谢,还 会抢走她所有的功劳。 明明自己还有一堆工作 ,可只要身边的同事请求帮 忙,她就是无法拒绝。她总 是将自己的工作置之一旁, 优先帮助其他人处理工作。 明明是为了他人而牺牲 自己,结果反而被同事疏远 。自己还在加班,其他人却 早已不见踪影,最后发现: 啊!大家早就走了! 即使大家一起去聚餐, 却不知何故只有自己没被邀 请,往往总是只留下自己一 个人孤零零地在公司继续工 作。 就连私人生活方面也一 样,自己费尽心思讨好交往 的恋人,却还是时常觉得委 屈:“为什么他对我如此冷 淡?”对方还会无缘无故对 自己摆脸色。 明明付出了一片真心却 得不到任何回报,就连她自 己也觉得难以置信。 恋人对毫不相干的人都 能和颜悦色,但是对自己却 总是一脸冷漠。老是见不到 他的笑脸,渐渐地,彼此的 感情也变淡了。 她的恋爱关系总不长久 。 她把自己苦闷的心情向 朋友倾诉,朋友劝她:“那 是因为你太‘老好人’了,以 后别再这样下去了!” 于是,她下定决心再也 不当“好人”了。然而一上班 ,遇见工作中有困难的同事 ,她还是会忍不住,进入主 动帮助他人的模式,又回到 原来的状态。 “好人”只会越当越委屈 ,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 遭人厌恶。 但是,如果不当“好人” ,又会害怕大家疏远离开自 己,因而不得不做“好人”。 一个人胡思乱想,担心 不当“好人”就会被人讨厌, 因而不敢不做“好人”。但实 际上,做“好人”已经成为本 能,自己也无法控制,瞬间 就变成了“好人”。 就算下定决心不当“好人 ”,也会因为他人的某种反 应和态度,瞬间变回“好人” 。 所以才会烦恼,“自己可 能无论如何都无法不当‘好 人’……” 但想到当“好人”并不会 伤害周围的人,也不是在做 错事,于是就会保持现状, 继续当“好人”,并安慰自己 :“算了,就这样吧。”可是 当“好人”又的的确确会对自 己的人际关系和人生造成损 害。 即便如此,“好人”还是 想得很开:“反正也不会给 他人添麻烦,就这样吧!” 本书开头提到的那位女 士就是这样,很难按照自己 的意愿放弃当一名“好人”。 但是,和我进行咨询之后, 她发生了改变,不知不觉间 不再当“好人”。 那之后,她感到职场的 工作氛围发生了变化,团队 合作配合更为默契,工作效 率也得到了提升。 而且,过去恋人总是态 度冷淡,让她伤心不已。但 现在她却惊讶地发现:咦? 自己稍微任性一点,对方反 而会过来围着自己转。 对方的转变让她倍感诧 异。 “过去自己当‘好人’时, 为他付出那么多,根本想不 到有一天情况会反转。” 她拒绝再当“好人”之后 ,也收获了真正的友谊。那 些让她不快的人会离开,真 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会靠近。 这时,她不禁感慨道:“ 都怪当了‘好人’,自己才会 识人不清,误交损友!” 她之所以会这样想,是 因为她终于摆脱了“好人”的 桎梏,身心变得无比自由, 无比愉悦。 如果这位女士仍然是个“ 好人”,会怎样呢? 那她现在一定还在自我 牺牲,继续替其他人干着不 属于自己分内的工作,极力 讨好一脸不耐烦的恋人,费 力维系一段让自己心累的友 情。 读到这里,你可能也会 感同身受。 本书就是专为这一类人 而写的。他们过分在意他人 ,疲于应付他人,无法随心 所欲地生活。 害怕被人讨厌吗? 不为他人做点什么就无 法平静下来吗? 这些都是你在钻牛角尖 而已。 就算真的被人讨厌,什 么都不为他人做也没有关系 。你依然是一个值得被爱的 人。 “不可能。不为他人着想 ,自己怎么可能被人珍爱呢 ?” 可能有人还是会有这样 的疑问。但是,如果你能把 本书读完,就一定会明白这 个问题。前面所说的那位曾 经当“好人”的女士,就微笑 着说过:“不再扮演‘好人’之 后,所有的事情都好了起来 !” 也许你曾经想要放弃当“ 好人”,却发现无论如何也 做不到。但只要彻底了解其 机制,再抓住一点小诀窍, 你就可以不知不觉间摆脱“ 好人”的标签!然后,你就 会变得越来越自由,周围的 人也会和你一样,可以自由 自在地生活。 我希望正在阅读本书的 你,能够享受自在生活的人 生乐趣。 导语 热衷于取悦他人的你,为什么好心却没有换来好报,反而被人排挤、惹人讨厌? 你自以为的同理心还有泛滥的圆情心,只是内心小剧场升华的结果:每当一次好人,你就会累积内心的压力,让大脑产生“全能感”。你会开始进一步想象别人多可怜,有多需要你的帮忙,如果你视若无睹,他将会陷入多么悲惨的境界…… “讨好型人格”不会让世界更幸福,只会让你活得很辛苦,告别一切委屈,你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拒绝“讨好型人格”! 精彩页 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恒定性。 恒定性是人体机能“折中之力”在发挥作用。 如果产生了积极的“活力”,就需要消极的“忧郁”进行中和,让高涨的情绪平静下来。这一心理活动也就是恒定性。 比如,前一天大家一起愉快地喝酒,兴奋地喊“开心”,第二天清晨,难免会大为懊恼:“啊!真不该玩得那么凶!”“难受”的情绪就中和了“开心”这一高涨的情绪。 期待不已时也会突然产生不安,担心万一发生突发情况该怎么办。这也是由于大脑中“折中”这一恒定性机能在发挥作用。 反之亦然。就算灰心丧气,不久就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也是因为恒定性机能在发挥作用。 恒定性也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这一点。 我对“人体激素对压力的作用”很感兴趣,曾对压力激素进行过研究。 当有人按响汽车喇叭时,人们就会感到烦躁:“那家伙到底怎么回事?”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听到喇叭响起的瞬间,人体的压力激素值就会飙升。一旦开始分泌压力激素,身体和精神就会做好与他人争论或随时逃跑的准备。 但是,情况因人而异。也有人不会马上分泌压力激素或只分泌很少的压力激素。在这种情况下,事情过后人们往往会感到无比后悔,会觉得吵架的时候没有发挥好,于是,更加怒气难消。 有一次,一对夫妇前来咨询,丈夫脾气暴躁、易怒,而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丈夫就像个不良少年,态度恶劣。坐在一旁的妻子提醒道:“在他人面前收敛点!” 于是,我为她丈夫进行了压力刺激检查,发现他在压力之下,无法正常分泌压力激素。 相反,妻子在压力刺激下能够正常分泌压力激素。因此,我只给她丈夫做了治疗,确保其压力激素能够正常分泌。 几个月后,那对夫妇再次前来咨询时,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夫妇两人的表现发生了逆转。妻子打扮得像个不良少女,言语粗俗。而坐在旁边的丈夫却坐姿端正,认真回答我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好人”。 之后,我又给两人做了压力激素的检查,得到了一个更令人吃惊的结果,妻子和丈夫的压力激素分泌情况完全逆转了!原本是“好人”的妻子无法正常分泌压力激素,反而是丈夫受到压力刺激时,能够正常分泌压力激素。 当时,我切实感受到,人际关系中确实也存在恒定性。 我对父母和子女进行压力检查,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结果表明,原本叛逆的孩子成为“好孩子”,能够冷静地处理压力,而原本的好妈妈反而会做出奇怪的反应。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个人体内的激素讲究平衡,就连人际关系中,恒定性也在发挥作用。 因此,如果你顾及周围人的感受而成为“好人”,那么对方就会站在“好人(你)”的对立面,肆无忌惮地利用你,以取得人际关系的平衡。 只要你继续当“好人”,他人就会变本加厉地欺负你,让你对人际关系感到痛苦。(“为什么这么对我!”) 我在前面提到的那对夫妇,一开始妻子是个“好人”,非常温柔地对待丈夫。即便如此,丈夫还是慢慢变成一个既不工作又没用的男人。后来,当丈夫变成一个“好人”,开始努力工作养家,妻子反而开始不干家务。 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