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曹诗选/余冠英古诗选注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余冠英先生研究先秦汉魏六朝诗歌数十年,并且致力于古代文学作品的推广和选本的编订。他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专门编选了《三曹诗选》。本书选目精良,包含了三人的代表性诗作;体例精当,每诗附有题解,重点讲解诗歌背景、体裁特点、艺术价值等;注释部分释义准确、文字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古代文学爱好者,尤其是学生阅读。 作者简介 余冠英(1906-1995),江苏扬州人,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曾得到杨树达、陈寅恪、黄节、刘文典、朱自清、俞平伯等著名学者的亲炙。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任教。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后任文学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遗产》杂志主编、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余冠英先生不仅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各体文习作、历代文选和国文教学实习指导,还曾主编了《国文月刊》的第三期至第四十期。 目录 前言 曹操 度关山 薤露行 蒿里行 对酒 短歌行 苦寒行 步出夏门行 却东西门行 曹丕 钓竿行 十五 短歌行 燕歌行二首 秋胡行 善哉行“上山”篇 善哉行“有美”篇 丹霞蔽日行 上留田行 大墙上蒿行 艳歌何尝行 煌煌京洛行 芙蓉池作 于玄武陂作 杂诗二首 清河作 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 代刘勋出妻王氏作二首 曹植 箜篌引 薤露行 鰕?篇 吁嗟篇 豫章行二首 浮萍篇 当来日大难 野田黄雀行 门有万里客行 泰山梁甫行 怨歌行 精微篇 桂之树行 当墙欲高行 名都篇 美女篇 白马篇 苦思行 升天行二首 五游 远游篇 仙人篇 斗鸡篇 盘石篇 种葛篇 公宴 七哀 送应氏二首 杂诗六首 喜雨 离友诗二首 赠徐幹 赠丁仪 赠王粲 赠丁仪王粲 赠白马王彪 赠丁翼 朔风 矫志 杂诗 三良 情诗 弃妇诗 七步诗 失题 序言 一 建安时代在中国文学史 上,特别是在文人诗的传统 里,是一个很突出,很辉煌 的时代。锺嵘《诗品》说: 自王、扬、枚、马之徒 ,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 …诗人之风顿已缺丧。东京 二百栽中惟有班固《咏史》 ,质木无文。降及建安,曹 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 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 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 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 之盛大备于时矣。 这时文学的主要体裁已 经从辞赋转变为五言诗,而 作家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 度。沈约《宋书·谢灵运传 论》又说: 至于建安,曹氏基命, 三祖陈王成蓄盛藻。甫乃以 情纬文,以文被质。 “以情纬文,以文被质” 说明了建安文学不同于两汉 作家“王、扬、枚、马”所代 表的以歌颂帝王功德为目的 、以讽谕鉴戒为幌子的文学 ,而是有感情、有个性的抒 发性的文学;也不同于班固 《咏史》那样“质木无文”, 而是情文兼具、文质相称的 文学。这些都是显著的变化 ,尤其是从颂扬鉴戒到抒情 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上面 所引的锺嵘和沈约的话虽然 简单,可使我们感觉到建安 时代是一个文学史上的新时 代。 在这个文学新时代活跃 的作家以“三曹”和“七子”为 代表。“三曹”是曹操和他的 儿子曹丕、曹植,就是上引 《诗品序》所说的“曹公父 子”“平原兄弟”。“七子”是 曹丕《典论·论文》所评述 的七个作家,《诗品序》提 到的刘桢、王粲便是其中的 冠冕。七子在政治关系上是 三曹的僚属,在文学事业上 是三曹的“羽翼”(其中孔融 稍不同,请参看注)。当时 三曹在文学上和政治上一样 是处在领袖地位的,他们的 文学才能和实际成就也配得 上这个地位,其中的曹植尤 其是历来公认的当时最优秀 的作家。 建安诗篇流传下来的不 足三百首,其中曹植的诗最 多(约八十首),其次是曹 丕(约四十首),再其次是 王粲和曹操(各二十余首) 。诗人的作品保存下来或多 或少,可以有种种原因,但 其质量是否禁得起时间淘汰 往往是主要原因之一。从现 存建安诗的质量看来,曹王 四家也正该排在建安诗人的 最前列。由于三曹在当时诗 坛的领袖地位,由于其作品 成就较高,留存的又较多, 便自然地成为后人研究建安 诗的共同时代特征的主要资 料。因而他们的代表性也就 较高于同时的作家。这就是 三曹(主要是曹植)诗在建 安作品中值得我们首先注意 的原因。 …… 乐府民歌对于建安文人 诗是从内容到形式都产生影 响的。上面谈过三曹诗的民 歌化,“民歌化”便包含着语 言的通俗性这一特征。将一 般建安诗和两汉正统文学— —赋颂和四言诗——比较起 来,通俗化的色彩是很明显 的。尽管比起最初的五言诗 (如班固的《咏史》)来, 建安作品显得文采化,比起 朴质的民歌来,又不免“雅 词”化,但基本上还是明白 自然的语言,不曾失掉“乐 府性”。这一点在当时词采 最华茂的曹植诗里也还是很 显著的。 这里再略述建安以前文 学语言通俗化的趋势。散文 方面,在一世纪下半,思想 家王充(27-100)已经主张 而且实行使用朴实通俗的文 字。在辞赋方面,汉灵帝时 曾有以乐松、江览为首的“ 鸿都门学”派,大量制作以“ 连偶俗语”为形式特征的辞 赋。这一派作家曾被世家大 族阶层的正统派文人学者所 攻击,骂他们为“群小”、为 “驩兜”,比之为“俳优”。这 派作品并未保存下来,但从 《后汉书·蔡邕传》的叙述 ,知道那是颇为通俗化的。 同时有一位名士赵壹做了一 篇《疾邪赋》,赋里夹有两 首五言诗,其第一首云:“ 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 ”这里面颇有俗语,全诗是 很近乎白话的。五言诗本是 民歌体,从班固以来间或有 文人偶然模仿作一两首,现 在用来夹在辞赋里,也可以 见出时代风气的转移。这种 趋势说明建安时代民歌化、 通俗化的诗体一方面为现实 性的内容所决定,另一方面 也是从一定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 我们在这篇文章的开头 曾引用沈约“以情纬文,以 文被质”两句话,假如读者 问:这“情”是怎样的“情”? “质”是怎样的“质”?“文”是 怎样的“文”?现在便可以从 以上三点的说明得到答复。 余冠英 一九五六年春 附记:借这次重印的机 会,增选了三首诗——曹丕 《十五》一首,曹植《离友 诗》二首。注文增改较多。 此外,为了与后编的《汉魏 六朝诗选》《唐诗选》等一 致,体例、格式做了较大的 改动。 一九七八年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